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典故《二虫》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释义

典故《二虫》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二虫

【出典】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唐·成玄英疏:“《大戴礼》云:‘东方鳞虫三百六十,应龙为其长;南方羽虫三百六十,凤皇为其长;西方毛虫三百六十,麒麟为其长;北方甲虫三百六十,灵龟为其长;中央躶虫三百六十,圣人为其长。”

【释义】 古代泛称动物为虫,《庄子》曾称蜩与鸠为“二虫”。

【例句】 二虫喜,各衔花拜跪,来寿樗翁。(刘克庄《沁园春·二鹿》2597)这里用“二虫”称所咏二鹿。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