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先对自己有要求,然后才是对别人
释义

先对自己有要求,然后才是对别人

先对自己有要求,然后才是对别人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这样一句话:“最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就是企图去改变别人。”我们在生活中不是正在犯类似的错误吗?我们总是不满意别人的行为,总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处事;总是对别人有太多的要求,却常常忽视对自己的要求。实际上,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当首先要求自己,然后才是要求别人。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冲别人发火,而且跟别人在一起待的时间越长、了解越多,你会发现越是容易发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太多。我们总是妄想改变别人,妄想使别人的习惯、行为方式、讲话方式、观点或是人生态度跟自己保持一致,总是妄想不让任何人对自己失礼、冒犯自己。或者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我们在心理上对别人的要求太苛刻,甚至到了希望能够左右别人、能够改变别人、能够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方式来做事情的地步,尽管我们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我们有时不满意别人的行为,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别人。其实这不仅是徒劳无功的,而且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我们常常要求别人改正自己的错误,告诉别人我们对他们的做法多么不满意,多么希望他们能够改变这些行为。当我们的想法得不到满足时,我们会不断地来重复自己的意愿,而且口吻会越来越强烈。

如果还是达不到目的,我们则可能会对他们怒目相对,比较极端的人则会大发雷霆。事实上,我们一直在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别人、纠正别人、提醒别人,甚至是哄骗、祈求、鞭策、辱骂、恐吓、威胁,无所不用其极。且不说我们想尽了多少办法企图改变别人,单是我们这样费尽心机地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别人就足够令人生厌了!

看看出租车司机张东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是怎么做的吧。张东是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在首都机场,有个客人上了他的车,惊讶地发现这辆车地板上铺满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还点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漂亮的名画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既惊讶又愉快地对张东说:“我在国内还从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呢!”

“呵呵,您过奖了。”张东笑着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道。

“车不是我的,都属于公司。”张东说,“其实我原来在公司做清洁工人,每辆出租车晚上回来时都要拖回一堆垃圾。地板上全是烟头,座位或者车门把手甚至有口香糖之类黏黏的东西。我当时想,如果有一辆很清洁很干净的车给乘客坐,乘客也许会多为别人着想一点。

“我拿到出租车牌照后,便马上开始清洁公司给我驾驶的出租车。我把它收拾得干净明亮,又弄了一张好看的薄地毯和一些花。每个乘客下了车,我就查看一下车子,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垃圾,一定要在下一个乘客上车前把车里打扫干净。

“其实,你把一切都打扫干净时,别人也不会故意破坏你创造的好环境。从开车到现在,客人从来没有一根烟蒂要我捡拾,也没有花生酱或冰淇淋蛋筒之类不容易清洁的垃圾。”

司机张东在看到出租车上的垃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要改变乘车的人,而是先从自己开始,先从改变车内环境开始做起。干净的环境也影响着乘车人的心情和行为,没有人会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做一个破坏者。这说明什么?你虽然不能改变他人,但你文明和绅士的行为会感染别人。如果他认可你的行为,他自然也会跟你一起改变。不用你对他提出要求,他自己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张东的事例也让我们看到,无论何时,我们要先对自己有要求,先要求自己凡事都做到位,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

思路突破

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地反思自己,先对自己有要求,然后才是别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放弃一味改变别人的错误观念

你问问自己,你愿意被改变吗?你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去和别人保持一致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么你应该知道,别人也是这样想的。企图改变别人的人很少会成功,别人很少会按照你的意志来改变自己。而且有时候你的努力还会事与愿违,获得完全相反的结果。

不要企图改变别人了,哪怕你花再大的力气,最后的结果也只会是失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都是喜欢听别人夸奖不喜欢听别人指责的。你越是强调他人的缺点,越是希望他们改掉这些缺点,他们反倒会重复自己的错误做法,哪怕你的建议对他是有益的。有时我们越是期望能够尽快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越是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企图改变别人这个思路本身就有问题。人常常有以下几种错误的观念:

第一种错误观念:我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在智慧或者心理方面甚至能力上,别人总是不如我们的,也想当然地认为他人应当遵守我们的行为准则,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因此强烈地要求别人遵照自己的行为准则来行动。这种做法、这种意识即使不会对别人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足以让人觉得非常的可笑。你凭什么证明你的确比别人强呢?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想法的确比别人的想法更有价值呢?你凭什么觉得自己的观念、行为方式优于别人呢?如果你没有证据,那为什么企图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和思维处事呢?

第二种错误观念:总以为每个人都乐于改变自己。事实并不是这样,对我们自己而言,我们也喜欢固守自己的习惯性行为,别人自然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况且,你认为是缺点的习惯,别人说不定还认为是优点呢;而你认为是优点的,在别人眼里也可能是缺点。

第三种错误观念:总以为只要是自己真诚的建议,别人一定会虚心接受。认为比起别人对我们的那些行为,我们对于他们的行为并不会令他们讨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出现这样的想法只因为我们只关注自己,很少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身上。如果别人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时刻关注的话,那早就无法容忍我们的行为了。但是别人并没有对我们的行为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并没有来控制、干涉我们的行为。事实上,他们这样做并非因为我们更加优越、比别人更优秀,而是因为他们更懂得去宽容别人。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不愉快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从自己的角度找原因,而不要去一味地指责别人。如果他人的行为冒犯了我们,那么我们应该反省自己,而不应该寄希望于改变别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跟别人和平共处。执拗地认为别人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改变而且企图去改变别人,这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问题出在你身上而不是别人那里。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只会做太多的无用功,而不能解决问题。

改变自己更容易

刘易斯·普雷斯诺尔说:“也许你会认为别人的行为像是傻瓜,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动,即使他们的行为真的非常愚蠢。”当别人的行为让我们不满意时,要求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很久以前,在很远的地方住着一位国王,他贵为一国之君却常常感到不快乐。其实他的生活已经足以让他满意了:他拥有漂亮的宫殿,他的臣民对他十分忠诚,他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总之,他生活得非常舒适。尽管过着如此奢华的生活,但他还是不满足。他希望自己能够徒步走遍他的国家,去看看他的臣民;他希望能看到自己的臣民也在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不过他的这个愿望不太容易实现,因为他的国家到处是山,道路坎坷崎岖。他无论走到哪里,脚底板都会感到疼痛无比,所以他根本无法走遍他的国家。

国王很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又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来。一天,他召集了国内所有聪明的谋士到宫里,让他们帮他想想办法。谋士们彼此交头接耳讨论了一下,但脸色都不好,因为谁也没有很好的意见。最后一位老谋士说:“尊贵的陛下,请给我们3天的时间吧,难题肯定会解决的。”“好吧。”国王同意了,而且他让所有的谋士在会议室思考,以免受到干扰。

3天一晃就过去了。尽管谋士们想出了很多主意,但都是不可行的。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他们派一个代表去回复国王:明天一早,他们一定将他们的想法告诉国王。

第四天一早,国王很早就来到了宫殿,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所有的谋士。沉默片刻后,最老的谋士说道:“尊敬的陛下,我们的主意就是您需要下令杀掉咱们国家所有的牛,然后剥掉它们的皮,用来为您铺路。这样山路上锋利的石头就不会扎痛您了。”国王问:“这需要多长时间啊?”谋士答道:“要10年。我的陛下。”

“10年!”国王惊呼道,“我怕我都活不到10年了。如果这就是你们的主意的话,那么应该把你们的皮剥掉。”国王一怒之下说出了气话,不过他并没有这样去做,因为他还算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仁君。

就在这静得连呼吸都听得到的时刻,宫里的一个小太监不知不觉地爬了进来,他大胆地对国王说:“陛下,如此说来还不如只杀一头牛,用它的皮包住您的脚,这样您就可以走遍我们的国家了,根本不必杀掉所有的牛。”

国王恍然大悟:有时候,改变自己比改变整个世界要容易得多。

以身作则,是赢得尊重和效仿的前提

很多人都犯这样的毛病:责人易,非己难,看社会看他人处处不顺眼。实际上最大的问题恰恰出在自己身上,往往自己的心境调整好了,身边的环境也会跟着改变。在责难别人时,应该先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感觉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之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无主人吗?”终不摘梨。

任弼时同志常常把自己形容为一只骆驼,驮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任重道远。载着重物在茫茫沙漠里远行的骆驼,从不拈轻怕重、偷奸耍滑,而是凭借着顽强的精神一步一步地艰难跋涉。骆驼还有一个特点,它始终向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前行。任弼时同志以骆驼自喻,也充分表现出他革命的坚定性和甘于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从16岁起就投身革命,抱定“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的人生信念。由于不停地忘我工作,终至积劳成疾。在他病情日益加重时,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坚定地答道:“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100步,就不该走99步。”

董必武同志也把自己形象地比喻为“布头”和“龙套”。“布头”,就是把自己看作革命队伍中的平凡一员,不自大,党把自己补在哪儿,自己就牢牢地贴在哪儿;党需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讨价还价,不计较得失。

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关键不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别人,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自己,或者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凡事不去管别人能不能做到,而是自己首先做到,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要战胜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必定一事无成。

点亮思维

不要总是对别人提出要求,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和立场。当你想不通、看不惯别人的行为与观点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改变自己,先对自己有要求。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