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伦敦金融城的成因考证
释义

伦敦金融城的成因考证

因果关系经常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据说放松监管好处多多,好处之一就是能够降低监管成本。但2016年新书《伦敦金融城》(Crash,Bang,Wallop:The Inside Story of London’s Big Bang and a Financial Revolut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似乎有不同的例证。1986年,英国全面放松金融监管,但合规成本不降反涨:1986年伦敦金融城的合规成本是2000万英镑,但到1992年却增加到9000万英镑。但该书作者伊恩·马丁(Iain Martin)并没有说明,合规成本增加是否有通货膨胀的因素。

《伦敦金融城》英文原版封面

30年前,英国全面放宽金融监管,动作凶猛、激烈,比作是宇宙大爆炸(Big Bang)。推出此举之后,美国各投资银行纷至沓来,争相在伦敦摆摊设点。但马丁认为,伦敦金融城并非必定胜出,历史上就有反复。《伦敦金融城》试图列出了伦敦金融城崛起的各种因素,包括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偶然因素包括:伦敦城的行业协会兴起,有助于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的地位;中东产油国售油获得的美元大量涌入欧洲,成为欧洲美元,为伦敦金融城增加了不少业务。

马丁列出的必然性因素包括:伦敦位于纽约与东京之间,处于“交易的最佳时区,且长于外汇交易和融资交易,还有百年机制框架”。不过,这些必然因素并非一成不变。比如,时区是有利因素,却不是关键因素,甚至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股票交易所(以下简称伦交所)一直在研究如何推出沪伦通,即两家交易所的投资者可以异地进行交易。上交所与伦交所不在同一时区,时区方面不仅没有优势,而且有劣势。香港股票交易所的高层领导曾经得意扬扬地表示,不必担心来自伦交所的竞争,时差过大就是伦交所解决不了的难题。2016年11月,伦敦股票交易所首次透露的初步设想如下:伦敦股票交易所精选伦交所上好的公司,在上海当地交易时间内在上海交易并结算,由伦交所指定的经纪公司担任做市商。上海交易所也选出上好的公司,在伦敦当地交易时间内在伦敦交易并结算。伦敦的投资者可以当地的交易时间内买卖这些股票。这实际上是又设立了两个交易所。

《伦敦金融城》是伦敦的金融史,故事是从头说起。马丁介绍了1519年出生的托马斯·格雷沙姆(Thomas Gresham),伦敦首家交易所由其创设。马丁称格雷沙姆是“商人、探险者、金融设局者和土地开发商”。马丁还引用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问题:“格雷沙姆是窃国大盗,还是江洋大盗,是政治家,还是南海泡沫的弄潮儿。”斯威夫特揭示了金融大亨的矛盾身份,而这种矛盾的身份与其成就金融大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清楚。斯威夫特看到了格雷沙姆成功的多面性,马丁也看到了伦敦金融城成因的多面性,但两人都不愿直面的一个因果关系是:一个国家是否会有国际金融中心,与该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密切相关。

伦敦金融城的崛起与英帝国主宰众多亚非国家不无关系。而纽约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无关系。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发横财不富。倘若不是路有冻死骨,哪里来的朱门酒肉臭。勤劳可以温饱,最多是小康水平,不可能发大财。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但英、美人不愿意提及他们所获得的不义之财,好像他们是靠勤劳致富的。

各种因素与伦敦金融城崛起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证券市场的许多问题与其成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难以确定。比如,投资者索赔的诉讼中,华尔街的银行作为被告经常提出,即便被告做了重大虚假陈述,即便原告合理依赖了这些陈述而且蒙受了损失,原告仍然不能胜诉,因为原告所购股票是因为股市价格整体下跌所致。换言之,被告所做虚假陈述与原告损失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美国法院也时常接受这种观点。但换一个问题,华尔街的银行又一口咬定存在因果关系。华尔街推销股票的一个理由是,上市公司会不断成长壮大,其股票价随之增加。但通过量化宽松不断为证券市场输送资金,则股票价格自然会上升,经济体量不断放大,股票价格也会随之上升。水涨船高并不说明船好。股价上升与公司是否成功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股价本身上升也不足以证明上市公司的价值。当然,《伦敦金融城》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考证因果关系,马丁只是借助因果关系的逻辑来讲述故事:虚构作品和非虚构作品都必须有主线,而主线离不开逻辑关系,甚至逻辑关系本身就可以是主线。

不讲逻辑关心,不讲因果关系,实践上也是前后矛盾。伦敦的前任市长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就是自相矛盾,前后立场不一致。鲍里斯·约翰逊大力鼓吹脱欧,并因此而争得了外交大臣的交椅。但据好事者后来考证,鲍里斯·约翰逊先前曾经悄悄支持过留欧。不讲逻辑就是前后立场矛盾。这位市长大人——现在的外交大臣——并不一定是要骗人,怕是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做什么。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动机,动机不同,即便是同一主体(“主体”是法律术语,泛指自然人、法人和任何实体)做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动机。2015年欧洲央行推行量化宽松,德国默克尔当局多有微词,2016年3月欧洲央行搞经济刺激,德国的默克尔当局又有微词。但彼微词与此微词不同。2016年欧洲银行贬值欧元,默克尔当局是真反对。德国存款者和小银行深受其害(利差是小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但2016年德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低息刺激对德国未必不好。但2015年一百万难民由巴伐利亚涌入德国,巴伐利亚人深为不满。巴伐利亚居民传统上支持默克尔所在的基督教社会党联盟,但对欧元一向深恶痛绝。默克尔集团生怕巴伐利亚人倒戈,所以攻击欧洲央行,试图转移斗争大方向。

《伦敦金融城》的作者马丁是记者出身,先后为《华尔街日报》和《每日电讯》等报纸工作过。《伦敦金融城》由Sceptre出版社出版,全书352页,精装版售价25英镑。马丁还著有《心想事成:引爆英国经济的弗雷德·古德温、苏格兰王家银行及其人们》(Making it Happen:Fred Goodwin,RBS and Men Who Blew up the British Economy)。许多有关国际金融市场的英语力著出自记者出身的著者,其中包括:介绍华尔街内幕交易的《贼巢》(Den of Thieves),作者詹姆斯B.斯图尔德(James B. Steward);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内幕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作者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介绍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业务的《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s at the Gate),作者布赖恩·伯勒(Bryan Burrough)和约翰·赫利亚尔(John Helyar);介绍安然丑闻内幕的《愚人的阴谋》(Conspiracy of Fools),作者库尔特·埃诚瓦尔德(Kurt Echenwald);介绍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超大银行的垮台》(Crash of the Titans),作者格雷格·法雷尔(Greg Farrell);以及介绍黑石的《资本之王》(King of Capital),作者戴维·凯里(David Carey)和约翰·莫里斯(John E. Morris)。至少可以说,每次出现金融危机或金融丑闻(两者经常联系在一起),著书评论的大多是记者出身的作者。《伦敦金融城》一书也有危机背景,英国脱欧之后伦敦金融城暂时遇到了信心问题,一些外资已经撤出或表示要撤出伦敦。而马丁的意思是,伦敦几起几落,其兴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路朋友大可少安毋躁。

伦敦的金融行业十分重要。2016年7月初,全球五分之一的贷款是在伦敦发放;伦敦的美元交易量是美国的两倍;伦敦欧元的交易量是欧元区的两倍;全球18%的对冲基金设在伦敦,13%的私募股权基金设在伦敦。了解伦敦金融城对我国金融业也很重要。伦敦证券交易所与上海交易所正在商谈设立处的联合交易。此外,香港证券交易所(简称港交所)收购了伦敦金属交易所。港交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接交易,还要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接交易。可以说,伦敦金融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伦敦金融城》一书有助于了解伦敦的金融行业。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