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十四桥仍在
释义

二十四桥仍在

二十四桥仍在

“隆兴和议”以后,宋、金双方维持几十年和平时期。南宋君臣又渐渐地忘却了靖康国耻,陶醉在歌舞升平的生活之中。一些爱国志士反对偏安,主张再次北伐,为此奔走呼号,但终究没有能够实现。

这时,在文学上出现了一些讲求声律、雕琢辞藻的词人,像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等,他们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诗词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其中,姜夔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他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精通音律。工诗,词尤有名。有词中之圣之称,与辛弃疾、吴文英分鼎南宋词坛。其词现存80余首,《扬州慢》便是其中的一篇,原文为: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曾隐居吴兴白石洞,世称为白石道人。这“道人”并不是指他当过道士,而是表示他有一种飘逸高洁的气质。

姜夔的父亲曾在汉阳当过县官。父亲死后,他依靠姐姐生活。父亲留给他许多藏书,从小就钻研学问,尤其爱诗词。到青年时期,就已经是崭露头角的词人。

二十二岁那年,姜夔路过江苏扬州。扬州自古是繁华的都市,是商贾云集、歌舞游历的胜地。晚唐诗人杜牧曾有不少名诗赞赏扬州的风月繁华。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自从金主完颜亮侵掠扬州以后,扬州城被洗劫一空。

姜夔到扬州时,正是冬至日傍晚,大雪初晴。在当年被杜牧誉为“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只见遍野一片野麦。进了城,更是荒凉,留下的荒废池塘、兀立的乔木,似乎在诉说这场残酷的战争。一到晚上,四周响起号角声,给空城增添了无限的悲凉。

姜夔面对扬州不胜感慨,情不自禁地挥笔写了《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就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全词分为上下两阙。但两阙的写作手法都是运用一种鲜明对比,用昔日扬州城的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词的上阕,写出了词人亲眼所见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现在却长满及彩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词的下阕,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黍离之悲”的主题。昔日扬州城繁华,诗人杜牧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城不朽的诗作。可是,假如这位多情的诗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会为今日的扬州城感到吃惊和痛心。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很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纵观全词,行文的基调都笼罩在一种悲凉凄怆的氛围中。无论是词人所见到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还是在黄昏里听到的“号角”和“空城”还是词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难赋深情”和不知亡国恨的“桥边红药”,都是一种悲剧的写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