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邵荃麟
释义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邵荃麟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邵荃麟

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浙江慈谿县人,原名邵骏运。192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时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并开始从事共青团和党的工作。1934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1937年出狱后在浙江、挂林、重庆等地做党的文化宣传工作,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1949年始,调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计划局长等职,1953年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横遭迫害,含冤而死。

邵荃麟在创作和翻译方面均有成就。他的文艺理论著述较多,四十年代曾写有《话批评》(1948)、 《大众文艺丛刊评论专集》 (1946) 。重要的论文有《论主观问题》、《对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等。他还写过《文艺的真实性与阶级性》等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小册子。

邵荃麟的代表性的文艺主张,主要是六十年代初期在《文艺报》召开的两次会议和在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思想。他认为农村题材的创作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作家要从描写人民内部矛盾中反映出社会主义和教育农民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以表现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积极因素。而在现实中,矛盾往往集中在中间人物身上,因此文艺创作不仅题材要多样化,人物描写也应多样化,不能只写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而忽略了中间人物。关于“现实主义深化”问题,他提出: “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现实主义则是我们创作的基础。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浪漫主义。我们的创作应该向现实生活突进一步,扎扎实实地反映现实”。因此既要反对粉饰现实,迴避矛盾,也要反对为写矛盾而写矛盾;既反对假现实主义,也反对浮夸的浪漫主义。邵荃麟的这些文艺主张在当时曾引起了持续两年的激烈争论,然而从1964年下半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竟上升为对他的全面批判。他的这些主张被认为是“反人民的概念”,是“资产阶级的文艺主张”,于是大连小说会议被说成“反革命黑会”,他本人也因此惨遭迫害。然而实践证明,他的这些主张恰恰显示了他对生活的冷静思考,对文艺现状和理论现状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