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王任叔
释义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王任叔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王任叔

曾用笔名巴人、赵冷、屈轶、碧珊。浙江奉化县大堰乡人,著名文艺理论家、作家。青年时代受《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影响走上新文学之路,先后加入文学研究会、左翼作家联盟。当过教员、编辑。解放战争时在解放区任过中共中央统战部第二处副处长。1950年任我国驻印尼首任全权大使。1953年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协委员。1957年因《论人情》一文遭批判; “文革”期间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被遣送回原籍,1972年惨死故里。

巴人一生著述颇多,通晓小说、散文、评论多种文体,其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疲惫者》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其理论著作《文学论稿》 (1939——1940)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文艺理论著作,材料丰富,论述全面,力求以马列主义观点对文艺领域的各种问题作出解释。该书曾再版多次,有较大影响。

1957年,巴人写下的《论人情》、 《给〈新港》编辑部的信》、《以简代文》在文艺领域引起强烈反响,其观点是当时我国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大论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方。他提出,文艺作品中的“人情”就是“人类本性”,也就是“人道主义”。大凡有价值的伟大之作,总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适用于任何文学作品的概念或标准。他认为,“人情就是人和人之间共同相通的东西。饮食男女,这是人所共同要求的。花香鸟语,这是人所共同喜爱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是普通人的共同的希望。”而在阶级社会里,由于这些“人类的本性”受到“压抑”, “受到阻止和妨害”,因此, “就会有人起来对抗和斗争”,“这就有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主张阶级斗争是为了“解放全人类”,所以“阶级斗争也就是人性解放的斗争”。由此他提出, “我们要使文艺服务于阶级斗争,正是要使人在阶级消灭后‘自我归化’——即回复到人类本性,并且发展这人类本性而日趋丰富”。并认为当时文艺创作中 “政治气味太浓,人情味太少”,就是因“机械地理解了文艺上的阶级论的原理。”无产阶级文艺要“通人情”、要“达无产阶级的理”,但唯有“能通情‘才能达理’,”因此没有理由反对在为阶级斗争服务的文艺作品中表现更多的人情味,使阶级的战士闪烁着更多的人性的光辉。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