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魏武帝集》的主要内容,《魏武帝集》导读
释义

《魏武帝集》的主要内容,《魏武帝集》导读

《魏武帝集》的主要内容,《魏武帝集》导读

《魏武帝集》是三国魏武帝曹操的诗文集,又称《曹操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太祖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于戎马倥偬之中,仍然勤于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传世者有19种之多,《魏武帝集》30卷不过是其中一种。《隋书·经籍志》著录 《魏武帝集》26卷,并注:“梁三十卷,录一卷。梁又有《武皇帝逸集》十卷,亡。”两《唐志》亦著录《魏武帝集》30卷,《宋史·艺文志》则不载,说明唐以前有不同本子流传,至宋已散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魏武帝集》1卷,收入诗文百余篇。近人丁福保更事增补,添注篇章出处,总分为4卷,辑入《汉魏六朝名家集》。1959年中华书局以丁本为底本重新进行整理,又增加了《孙子注》,改名《曹操集》出版。《曹操集》包括诗集、文集、孙子注三部分,文集部分又分为3卷,此外附录有传记资料、数条佚文及《曹操年表》(江耦编)、《曹操著作考》(节录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这里现今收录曹操著述最赅备的本子。1979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根据这个本子所作的 《曹操集译注》。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 人。父曹嵩,本姓夏侯,归养于宦官曹腾,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曹家虽有权势,却不为士族重视。曹操20岁举孝廉为郎,历洛阳北部尉、顿丘令。汉末乱起,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迁济南相。又募兵讨伐董卓,在各派军阀的混战中,挟天子(汉献帝)以令诸侯,先后陆续消灭了陶谦、袁术、袁绍、刘表等割据集团,平定了三郡乌桓,大致完成了北方广大地区的统一。建安十三年,由司空晋升为丞相。这一年的十一月,与孙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大受挫折,南北统一的愿望未能实现。建安十八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号魏王。二十二年,设天子旌旗乘舆,立曹丕为魏太子,虽未称帝,实际上已代汉自立。二十五年,病故于洛阳,得年66岁。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三国志·魏书》 卷1有传。

作为历史人物,曹操首先是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个文学家。今本《魏武帝集》(《曹操集》)所收的作品,大部分是切合实用的散文,包括令、教、表、奏事、策、书、尺牍、序、祭文等,约150题。主要用来抒发情怀的辞赋和诗篇计18题24篇,此外还有零星残句。这些散文表达了曹操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主张,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的价值。例如,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冀州以后,为赢得社会的支持,下令蠲免河北当年租赋,打击豪强,抑制兼并。《抑兼并令》(一作《收田租令》)说: “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首先指斥袁绍、袁术父子统治下的河北地区,豪强地主势力掠夺人民的土地,接着主张严格限制田亩收租,避免恃强凌弱。在政治上打击豪强的主张,在当时无疑是比较进步的。

战乱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为恢复农业生产,保证军粮供给,曹操推行耕战政策,实施屯田制。《置屯田令》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这是建安元年(196)发布的政令,说明他在经济领域里很早便注意吸取历史经验,采取了强兵足食的措施,从而保证了他在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因为身处乱世,又需要广揽人才打天下,所以曹操特别看重刑名之学,强调以法治匡救时弊,用人则坚持“唯才是举”的方针。曹操的文章反映这方面的内容最多,如《以高柔为理曹掾令》说:“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这是讲治国大略的。《败军抵罪令》说:“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这是讲凡事赏罚要分明的。至于《求贤令》公开提倡“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要求选拔“取进之士”,有所作为;《举贤勿拘品行令》主张起用“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即使他们“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也在所不避,这些又都表现了曹一生求贤若渴、矢志完成统一大业的政治愿望与人格追求。

上面所谈到的令文都写得观点鲜明,短小精练,这也可以说是曹操散文的一般特色。另外,晚年又有两篇稍长的文章作得极好,一篇是作于建安十五年末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一篇是作于建安十七年的 《与王修书》。《让》文分四段,先写投身仕途,不过“欲为国家讨贼立功”,能够封作将军已大满足;次写讨平董卓,完全出于“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而今居相位感到“意望已过”;接着写钦仰前代名臣武将,自明毫无“不逊之志”;最后写宁愿将所封四县交出三县,食户三万减去两万,用以“分损谤议”,但不能交出军政大权,以免“慕虚名而处实祸”。这篇文章是反击政敌的,言词恺切,但写来如话家常,质朴率直,却又不失王霸气势。《与》文劝慰王修安于盐铁职事,引古律令,剖心置腹,也写得富有感情色彩。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而体裁皆属于拟乐府诗。如果以建安十三年(208)出任丞相作为分界,则曹操前期的诗作多取材于汉末的征战乱离,写社会的风云变幻,写人民的苦难,也写自己的志向,后期多写壮志未酬的感慨,嵯岁叹老,甚至寄望于游仙长生。《薤露》、《蒿里》的作年较早,前者写汉灵帝任人不良,少帝柔弱,何进被杀,董卓入洛擅权,初平元年 (190)胁迫献帝西迁长安,烧掠洛阳;后者写关东群雄讨伐董卓,各怀异心,兵连祸结,生灵涂炭,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大灾难。这两篇描写了近10年之久的社会动乱,哀伤民间疾苦,确有真情实感。又《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206),写自邺北上太行,征讨高干,于苦寒中行军,备尝艰辛;《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写北征乌桓,胜利回师途中所见所感。这一类诗不仅生动概括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被后人称誉为 “诗史”、“汉末实录” (明钟惺《古诗归》),而且写来古朴深沉,骨力雄健。如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以海自况,志在容纳,直有吞吐宇宙的气象。“龟虽寿”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言词激昂慷慨,建功进取,老而弥坚,读之催人奋起。

齿衰心壮,这是曹操后期诗作的一个强音,但同时也不可否认,以《短歌行》、《秋胡行》、《精列》为代表的晚年诗,毕竟被感伤情绪所笼盖。如《短歌行》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感叹人生无常,不得不借酒浇愁;《秋胡行》所谓“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蓬莱,飘飖八极,与神人俱。思得神药,万岁为期”,幻想长生永视,流露出思想中的消极一面。

总之,曹操在政治上“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文学上则是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同上),文风清峻通脱,极有个性。除了史传记载而外,《魏武帝集》(《曹操集》)是研究曹操一生的政治思想与文学成就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资料。至于前人对于曹操的诸多评论,如明钟惺说:“老瞒生汉末,无坐而臣人之理,然其发念起手,亦自以仁人忠臣自负,不肯便认作奸雄。如‘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亦是真心真话,不得概以‘奸’之一字抹杀之。”(《古诗归》卷七)清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亶亶之词,数者而已。本无泛语,根在性情,故其跌宕悲凉,独臻超越。”(《采菽堂古诗选》卷五)读此集亦当有所比鉴和领悟。

参考文献

  • 1. 《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
  • 2. 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 3.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
  • 4. 《曹操论集》,三联书店,1959。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