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陋室铭(刘禹锡·唐)》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释义

《陋室铭(刘禹锡·唐)》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17.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作家作品简介

选自《全唐文》卷六〇八。陋室,简陋的屋子。铭,一种文体。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梦得文集》。

三、解释加点的字词

[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2]有仙则名:名,出名。

[3]有龙则灵:灵,灵异。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斯,这,为指示代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惟,只,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5]苔(tái)痕上阶绿:上:长到,蔓到的意思。

[6]鸿儒(r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7]白丁: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

[9]金经:即《金刚经》,这里泛指佛经。

[10]案牍(dú):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公文)。

[11]劳形:形,形体、身体。劳:使……劳累。

四、问题设计

1.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此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答: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描写了陋室清幽、宁静、简朴;主人活动高雅;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4.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表现了作者高洁伟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

7.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附:

刘禹锡愤写《陋室铭》

刘禹锡因为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了当时朝廷的权贵宠臣,被贬到今天的安徽和县当通判。和县唐时称和州,和州的知府姓策,策知州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了不少权臣,又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反倒十分高兴,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悬挂了这样一幅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不仅抒发了自己对这三间小屋的喜爱,也表明了自己的心志。这举动可气坏了策知州,他命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面积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想看看他如何再观白帆。这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的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命笔,又写了这样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仍旧在这一间半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州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他和书丞商量了好久,便又在城中为刘禹锡选了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逼他搬家。

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就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刘禹锡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之意,实在难能可贵。

五、主旨

本文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