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长白仙踪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释义

《长白仙踪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长白仙踪图

明·崔子忠作

绢本设色

纵三五.六厘米

横九七.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长白仙踪图》是描绘张延登的一幅肖像画。张延登,字济美,山东邹平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累官太仆寺卿、右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为人仁德高洁,多提拔后进,人称华东先生。晚年隐居长白山。

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张延登与友人同游长白山(位于山东邹平县南十五里,因山中云气常白而得名,最高处名会仙峰),走到半山坪坡处,突然一只白兔蹿出,倏忽而过。他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于是在坪上筑一洞室及一亭,题名“兔柴”,以便经常来这里领略大自然景色,排遣心中烦闷。

事隔两年,张延登自浙江回故乡,偶然读到唐代诗人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一诗,诗云:“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诗注云:“《一统志》载,长白山又名会仙山,白兔仙居此。”他不禁喜出望外,自语道:“兔柴名号其天授乎!”

崇祯四年(1631),张延登去南京。一天与友人同访一位姓雷的画师,看到他的客厅里挂着一幅两仙画像,一人穿草衣,手握茯苓,一人穿道服,手执拐杖,身旁跟一白兔。忙问所画何人?雷画师称:草衣者名赤松子,是雨神。黄冠乃白兔仙,修炼得道后住在长白山,常骑着飞兔到各地去探访仙友。张延登听了惊喜益甚,虔诚地照摹了这幅神仙像,带回山东,挂在山上“兔柴”里。

事后,张延登细想自己的奇遇,三十三年前见白兔而筑“兔柴”,三十三年后在三千里以外又见到白兔仙的画像,岂非奇缘?因此于崇祯五年自撰了《白兔公记》,把这段神妙的巧合记叙下来。

长白仙踪图

崔子忠构思这幅画,就是采用这个传奇式的巧遇为题材,来绘制张延登肖像的。他在肖像旁绘一白兔,正是为了将白兔仙的传说与张延登的奇遇结合起来,藉以表示自己仰慕之意。

舒开画卷,画面展现出高山险峻处一片平坡,坡上端岩石向前伸出,犹如屋顶。右方空间特别光亮,显出高空特有的清旷气象。左边山石嶙嶙,泉水淙淙。石壁隙缝间虬松盘崛,藤萝蔓延,荒草地苔,颇似人迹罕到的仙境。张延登肖像装束古朴,束发道服,手执竹杖,缓缓而行。看他容貌清古,更觉飘然脱俗。身旁白兔紧随足边,看它竖耳回首仰顾,显得聪慧亲昵,似解人意。

崔子忠不但在构图上有独到之处,于绘画技巧上也颇见功力。画肖像最重要的是“传神”,要写出人物性情言笑之姿,必须认真观察对象的性格、谈笑、举止,并对对象的品质、思想、情绪有所了解,这样下笔,才能收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才具有打动观者的艺术魅力。诚然,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决定性的条件还是作者的绘画技巧。崔子忠熟练地掌握肖像画的要领,默记了张延登的瞬间视觉形象,勾勒肖像用笔不多,而面部的清癯神态跃然纸上,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心灵和风采。衣纹行笔似铁线,坚韧有力。山石用破笔横皴,更显示出岩石的突兀崚嶒。整幅画的色调清新雅致,非常柔和,于青山绿树、藤萝荆棘丛间敷上淡淡的胭脂色,尤觉真实而有生气。右边作者署款:“甲戌三秋同里后学崔子忠奉教华翁太老师沐手谨图。”甲戌为崇祯七年,华翁即张延登。崔子忠对他执礼甚恭,可见他对张延登崇敬之情。款下钤“子忠之印”白文印。

在崔子忠作此图的前一年,张延登已请董其昌将《白兔公记》以行楷书成一卷,下钤“养居”、“延登”白文印,起首“寄清园”白文长方印。记后,董其昌又为之题跋。图成后,文震孟为题引首,隶书“长白仙踪”四字。姜逢元又为之题跋。

此图递经明张延登、近人沈田莘、朱屺瞻等收藏。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