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道情·郑燮》原文与赏析
释义

《道情·郑燮》原文与赏析

郑燮

老书生, 白屋中, 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扬州八“怪”中,郑燮是代表人物。他一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在诗、词、小唱、家书和题画上,处处表现出愤世嫉俗、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画工竹石兰蕙,有清新飘逸的风韵。字为隶楷相参,奇巧洒脱,错落有致,别树一帜,“有乱石铺街之美”。印章古朴奇拙,无一丝市俗气。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乐意讽诵。

《道情十首》是曲艺唱词,初写于雍正八年,当时作者尚未中举,寄居扬州天宁寺苦读,后来屡经修改,至乾隆八年才定稿付刻,其时作者任范县令两年。因此《道情十首》写于作者失意时期,揭露了封建社会世道人心险恶与不平。作者在开场白中说:“倒也踢倒乾坤,掀翻世界,唤醒多少痴聋,打破几场春梦。”(见广东省博物馆藏《道情》手稿)显示出作者刚正不阿,蔑视世俗的反抗精神与怪僻个性。

这里选的一首是诉说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不平。“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满头华发的老塾师,住在草屋中,向门生讲黄帝和虞舜远古时代的事情,赞扬上古淳朴的风气和禅让的风格。可是后生小子并不听他的劝告,我行我素,热衷功名利禄,许多学生“高科中”,考上了进士。看来这位老塾师是科举角逐中的一位失败者,他看透了考场的黑暗,也认清了官场的腐败与残酷,饱经沧桑,老于世故,目光如炬,洞察毫末。果然这些考中的门徒,“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威风凛凛,红得发紫,可是“一朝势落成春梦”,曾几何时,他们又在封建政权内部“恨不得我吃了你,你吃了我”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好象做了一场春梦,好景不长。这正是《红楼梦》“好了歌”的协奏曲。曹雪芹说得好:“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祆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郑燮与曹霑生活在同一时代,当时的有识之士,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的。郑燮看到官场腐败的现实,却又无力补天,无法改变它。他能做到的就是保持高尚节操,不去同流合污:“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象老塾师一样,在穷人居住的地方,教几个无知儿童为好。

《道情》是曲艺的一种,源于演唱道教的故事,宣传老子思想,提倡消极出世。郑燮的这一首,当然因袭了这一传统。过去,人们把黄老之学简单地加以否定。其实,在封建社会中,它常常被有识之士作为揭露黑暗、否定现实、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武器。这首道曲对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加以揭露,给予鞭挞。宁生活于平民百姓之家,不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正显示了诗人的高风亮节。在正统派看来,郑燮他们有“正道”不走,偏要避世逃名,不跟最高统治者合作,不是“怪物”么!他们的作品当然也就是“旁门外道”、“异端”、“怪物”了。由此可见,这首道曲的思想倾向还是值得赞扬的。

《道曲》属小唱,也是当时所谓“正宗”文人不屑一顾的。郑燮利用这一艺术形式的通俗性,来宣泄自己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这件事本身就体现了他的叛逆思想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