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西游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释义

《西游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西游记》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明代中叶的优秀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人,后徙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西游记》100回,是作者根据历代民间传说、话本等无名作者的作品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部绚丽多彩的神话小说。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玄奘西天取经的真人真事。在唐人笔记、南宋话本中就记述了不少唐僧取经的故事。到元代(最迟至明初)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动的《西游记平话》,主要内容已与吴承恩的《西游记》非常接近。《西游记》全书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7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8~12回)写唐僧身世,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故事,说明取经缘由。第三部分(13~100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以及沙僧、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上与各色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经81难,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他积极乐观、勇敢无畏、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降妖除怪在书中占突出地位,取经的目的则退居到大背景上的次要位置,甚至只具象征意义。而孙悟空具有了《水浒传》中人物嫉恶如仇、为民除害的品格,这是现实社会阶级矛盾和对立的产物。书中写了祭赛国、朱紫国、灭法国等9个人间国度,所用多为明代官制,国王多是昏君……这些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对唐僧的批评多于肯定,他恪守封建礼教和宗教信条,迂腐顽固、颠倒是非,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是《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很大的不同处,也是取经故事在历史的流变中经历代人民加工、创造的结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正是《西游记》的社会意义和思想特色。幽默讽刺和浪漫主义的幻想相结合,构成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人物塑造上、又把人性,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有机巧地结合,将一个个书中角色写得活灵活现、行动逼真、个性鲜明,既神奇,又有强烈的现实感。描绘出一个如此完整的神话世界。《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清两代,有续作、补作《西游记》的小说多部出现,并被改编搬上舞台,足见其影响之大。

现存《西游记》最早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刻出象宫板大字西游记》。万历三十一年(1603)书林扬闽斋刊本。明崇祯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清代出现多种版本,主要有清初刊本《西游证道书》、康熙丙子(1696)刊本《西游真诠》、乾隆戊辰(1748)晋省书业公记刊本《新说西游记》、乾隆已巳(1749)其有堂刊本《新说西游记》、嘉庆已卯(1819)护国庵刊本《西游原旨》、道光已亥(1839)德馨堂行本《通易西游正旨》等。1954年作家出版社据明刊世德堂本为底本,参校清代其他版本整理出版排印本。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