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致徐小淑绝命词》鉴赏
释义

《致徐小淑绝命词》鉴赏

作者: 张家顺

秋瑾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沈谁挽(1)。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2),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3)?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4),他年共唱摆崙歌(5)。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胪。壮志犹虚,雄心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这是秋瑾被害前五日写给好友徐小淑的绝命辞。它表现了一代雄杰、巾帼英雄忧国忧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愤心情和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干云豪气。

文章用骈体写成,它完全没有一般文人运用骈体容易出现的堆砌、呆板的毛病,把骈体的对仗、声律、用典等技巧运用得极自然,极有助于表达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本文的对仗,运用“对”的形式天然地揭示了造成作者悲剧命运的复杂深刻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矛盾的认识而又无可奈何的忧愤心情。前两句,“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正是造成革命失败,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悲祖国之陆沉谁挽”,革命缺乏力量,祖国陆沉之势难以挽救这种悲剧就带有不可避免性。所以,这样的对仗就显得极其沉实有力,作者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情绪也就显得极为深广。文章的用典也极有表现力。“日暮穷途”让人想起伍子胥,“残山剩水”让人想起辛弃疾,“新亭之泪”悲慨中原的沦丧,“招志士之魂”又令人怀念屈原,这些典故运用十分恰切,使作者情感的抒发显得郁勃沉厚。在典故的组接上十分自然,符合作者的感情发展:在行将献身的时候,看到国家支离破碎,面临亡国之痛,而人们尚不觉悟,自己的牺牲能否唤起民众,尚不可知,作者心情该是何等沉痛!在声律方面,骈文本讲究平仄,本文虽不甚严格,但借助这种讲究,也极自然地表现作者情感之起伏,读之唱叹之韵调自出。

作者之所以能将骈文这一形式运用得如此之好,关键在于她是以血泪为文,真情流注,心声倾吐,内在的韵律已天然形成,外在形式当然会应之而来,这是搜索枯肠,无病呻吟者所绝对达不到的境界。

秋瑾很善于用极简约的词句表达内心极复杂的情感。她就义前的一句名章:“秋雨秋风愁煞人”就将其无限情怀表达出来,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本篇结尾一句也可记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原回首肠堪断”,其中寄托多少忧国忧民的深情,又有多少壮志不酬的遗恨啊!这种结句,给人留下无尽的情思。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