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臣”是象形字。甲骨文就像竖起来的一只眼睛。当人低头向上斜视时,眼睛便会竖起来。隶变后楷书写作“臣”。
《说文·臣部》:“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属皆从臣。”(臣,受牵制的人,奉侍君王的人。像屈服的样子。大凡臣的部属都从臣。)
“臣”的本义就是奴隶(男奴)。由奴隶又可以引申为俘虏。如孔颖达在注解《礼记·少仪》时说:“臣,谓征伐新获民虏也。”意思就是,在征战时所捉的俘虏叫“臣”。
奴隶或俘虏都是下贱之人,官吏侍奉君主犹如奴仆侍奉主人,所以古代官吏在君主面前自称为“臣”。
由俘虏又引申指称臣降服、服从。我们熟知的“臣服”、“称臣”都是这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