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庸·九经治天下》释义
释义

《中庸·九经治天下》释义

九经治天下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1]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注释]

[1]子庶民:像对待子女一样对待普通百姓。子,以之为子。

[译文]

治理天下国家的大原则有九条:修身、尚贤、亲爱亲人、尊敬重臣、体恤群臣、慈爱百姓、招徕工匠、优待远客、抚顺诸侯。

[通解]

朱熹注解:“此列九经之目也。”

[原文]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译文]

知道修身便能确立中道。能尊贤就不会困惑。和睦九族就不会招致亲人的抱怨。尊敬重臣就不会遇事慌张混乱。体恤群臣,士人们会加倍回馈。慈爱百姓,百姓会努力上进。招徕工匠,国家就能百货齐备、财源广进。善待远客,四方之人都来归顺。抚顺诸侯,天下都会敬畏。

[通解]

朱熹注解:“此言九经之效也。”

[原文]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译文]

斋戒沐浴,衣饰整齐,不合于礼的事不做,以此来修身。

驱逐小人,与美色保持距离,轻视财物而重视德行,以此来尊贤。

提高他们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与他们好恶一致,以此来团结亲族。

安排足够的下级官员供其指挥,使其能集中精力处理大事,以此来抚慰重臣。

对待他们有诚信,供养他们有重禄,以此来勉励士人。

征发徭役不与农时冲突,尽量减少赋税征收,以此来慈爱百姓。

按日考勤、按月考绩,发放的酬劳与做出的贡献相称,以此来激励匠人。

能护送他们离开,能迎接他们到来,嘉奖有善性长处的人,体谅才能不足的人,以此来安抚远来之人。

为绝代的诸侯在旁系里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将被攻亡的城邦重新建设起来,治理混乱,扶持微弱,按时接受诸侯的朝见聘问,赠礼丰厚而收贡少,以此来抚顺诸侯。

[原文]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

总之治理天下国家有九大原则,而实践起来,就是秉持“诚”这么一个核心。

[通解]

以上这部分讲述治理国家要坚持的九大原则,条理很清晰,三段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角度层层递进。“九经”之内,也有明白的先后顺序,朱熹《中庸章句》引用吕祖谦的观点说:

天下国家之本在身,故修身为九经之本。然必亲师取友,然后修身之道进,故尊贤次之。道之所进,莫先其家,故亲亲次之。由家以及朝廷,故敬大臣、体群臣次之。由朝廷以及其国,故子庶民、来百工次之。由其国以及天下,故柔远人、怀诸侯次之。此九经之序也。

可见九经是按照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修身—尊贤和亲亲—敬大臣和体群臣—子庶民和来百工—柔远人和怀诸侯。

修身是为政的基本起点,尊贤与亲亲体现了领导者的智与仁,是修身的延伸。这些我们前文已经讲到。

◎治国之经纬

重臣是国之栋梁,是国家建设中某一方面的专家,因此要为他们多配人手,提供各种所需的条件。这也是为了让他们从琐碎的闲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重要工作。再厉害的人,你让他把每天的时间都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浪费在为各种事情排队、等待指示和批准上,他也什么成绩都做不出来了。因为任何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专家真正成为他所在领域内的专家,他才能为你在具体的、特殊的问题上出谋划策,这样治理国家就不会有困惑了。

各级工作人员是治理国家的基石,是上层与下层沟通的桥梁。再好的政策,如果没有执行,都是废纸一张。因此要言而有信、厚待群士,反面例子就像朱元璋,虽然由布衣成为天子,但他敌视官僚阶层,俸禄微薄的同时又以严刑峻法对待他们。这样官僚只能从百姓身上盘剥利益,他们生存的压力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因此,宽厚对待工作人员,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活力和信心。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今天的“行业”已经非常繁多,并且由于时代的变化也永远处于变动之中。而在古代中国,尤其是西周这么早的时代,基本还只有农业和手工业可以称为生产行业。因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商业活动相比之下也并不很活跃。所以九经中强调社会生产时,只有“子庶民”和“来百工”两个方面,这是先秦时期社会环境的反映。

农业生产是一切个人和集体的生命线。从古至今,“三农”问题从来都是不能轻视的问题。如果果腹都解决不了,其他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但看中国古代的历史,总有些帝王为了一时的利益,征收大量的赋税或者无休止地征发百姓进行战争、修建工程,最终破坏了生产,乃至葬送了整个国家。因此要如《论语》中所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合理地征收赋税,不去与民争利;合理地安排公共工程的建设,不去与民争时。这样人民群众自然对国家支持,对领导者满意。

手工业就是古代的“高科技”产业,技术上的一点提升就可能带来生产力成倍增长。因此要定时定量加以考核,衡量对比付出与贡献的多少,给予工匠们相应的奖励,这样百工自然专心于自己的特长,不断磨砺和改进工艺。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间的关系复杂,人口流动也比较自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卫国的商鞅帮助秦国变法,本是楚人的伍子胥为了报父仇去做了吴国大夫,更有孔夫子周游列国这样的事例。这种情况下,好的环境和政策就能获得赞誉,吸引人才主动前来,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九经”的最后提出对待“外人”的“柔远人”和对待“外国”的“怀诸侯”。

《孟子》当中有很多关于施行仁政吸引远方人民的描写: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因此说,对待远方主动前来的人民:对于有能力、有抱负的要加以厚遇,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才,商鞅就属于前者;对于遇到困难前来投奔的也要同情和善待,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伍子胥就属于后者。这样四方之民自然都愿意前来归顺。

春秋的各国虽然互相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但从历史渊源上来说皆为周天子治理下的亲戚之国。国家之间的战争可能针对的只是统治集团的少数人,并不追求彻底消灭对方的国家。《论语·尧曰》中也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直到勾践灭吴国时,才渐渐进入了追求“彻底征服”的战国时代——就算是在规模和冲突更加剧烈的战争里,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战败国也是承认战败即止,并不会被彻底歼灭。所以这里讲,对处于困难,乃至失去领导的混乱邦国,要施以援手,帮助他们恢复秩序,重新复兴。这既是把对方国家的民众和自己国家的民众一视同仁的仁爱之心,也是为自己国家的长远利益而考虑。

对于运转良好的国家,则要建立起良性的沟通关系,以礼相待。《礼记》中说: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就是关于“来往”的规定,人与人之间交往要有礼,国家与国家之间更是如此。“礼”的原则之一就是在双方平等的情况下“自卑而尊人”——放低自己而尊敬对方,简单地对自己而丰厚地对对方。“厚往而薄来”的原则几乎一直被中国的历代王朝所坚持着。

公元238年,是我国的三国时代。当时的日本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臣难升米和副使都市牛利来到魏国,向魏明帝献上带来的“生口”(奴隶)男性四人、女性六人以及班布(染以杂色的木棉布)二匹二丈。魏明帝盛情款待了这些日本“稀客”,并效法汉光武帝赐封倭国女王卑弥呼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封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都市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另外,魏明帝又赐下“绛地交龙锦五匹、绛地绉粟@十张、@绛五十匹、绀青五十匹”,“绀地句文锦三匹、细班华@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斤,皆装封”,让难升米带回倭国。这是正史中记载的中国与日本的第一次接触。

15世纪初,随着郑和“超级舰队”向南对印度洋的巡航,以及明成祖朱棣向北对蒙古势力的扫荡,结合“厚往而薄来”的外交政策,明朝的朝贡体系达到了一个高峰,向明朝朝贡的国家和部族超过了六十个。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朝贡体制更成了这些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主要手段。其中最有名的是明朝朝廷与日本幕府之间的“勘合贸易”:

实行海禁后,明朝朝廷只允许外国与明朝进行有时间、地点规定的朝贡贸易。外国商船载贡品及方物土产来华,朝廷将“贡品”收下后,再以“国赐”形式回酬给外商们所需的中国物品。这些贸易船舶必须持有明朝朝廷事先颁发的“勘合”(贸易许可证)。

这表面看来只是一种政府间的贸易方式,但实际上并不是纯粹的商业交换,日本幕府从中获取了极大好处:首先,明朝朝廷的回赠品的价值大大超过上贡方贡物的价值。其次,明朝朝廷给出的价格很高,以日本刀为例,在日本值800到1000文的刀,明朝朝廷就会给价2000文。再次,这种贸易不仅减免关税,明朝朝廷还会承担整个使团在大明期间的全部食宿费用,免费供应归途一个月需要的海上旅程用粮。

从以上两个例子,大略可以看出“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的原则对后世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这保证了清朝统治之前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要贯彻执行这九大原则,“行之者一也”的“一”是什么呢?以程颢、朱熹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一”是指下文提到的“诚”:

一以贯九者,诚也。故其下论诚。(程颢《中庸解》)

一者,诚也。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朱熹《中庸章句》)

所有这九大原则实行起来,核心是一个“诚”字。如果内心不诚,只是口头上支持,而内心里并不认可,那么一切都会变成虚文、变成口号,不可能长久地发挥作用。

[原文]

凡事豫[1]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注释]

[1]豫:预备,准备。

[2]@(jié):绊倒,此处指言语不顺畅。

[译文]

凡事预先有准备就能达成,不做准备就会失败。就像发言,事先准备好就不会吞吞吐吐。就像做事,事先筹划就不会出现困窘。就像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就像选择了中道,就不会有穷途。

[通解]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不论是发言、做事、行动还是求道,都必须得预先有所计划、有所准备、有所追求。像上面讲到的治国“九经”就是这样,为政治国不能等出现了什么问题再去应对解决,而必须早有原则和预案。当领导者都看到了问题的严重,那老百姓还不知道已经在水深火热中煎熬了多久呢。

对于个人而言,古语云“莫欺少年穷”。立长志,矢志于一个“道”,人生就有格局、有气象,脚步就更扎实稳健。年轻时穷困不可怕,怕的是方向不明、浑噩度日,长大后依然穷困。孔子说: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年轻人年富力强,谁也不能断定其将来成就不如别人。但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就真的不值得敬畏了。孔子又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么这个人也就这样了。曾子也说:“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

人生有理想、有目标,就有动力。持之以恒,目标就越来越近。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早早确立了学习和奋发的方向,有志于“道”。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岁达到“知天命”的境界。孔子心中有“道”,虽然少时丧父丧母、地位低微贫贱,但他在逆境中奋发,用后天的“好学”成就了他的“博学”。不仅是孔子的话语,他的人生轨迹同样给我们以启迪。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国家到集体,再到个人,皆是如此。如果事事都靠随机应变的能力来拆东墙补西墙,总有一天会彻底玩不转了,全盘轰然坍塌。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