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寓言·夸父追日》寓言赏析
释义

《中国寓言·夸父追日》寓言赏析

《中国寓言·夸父追日》寓言赏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列子·汤问》

这则寓言取材于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从神话内容本身来看、它反映了原始人类敢于向自然挑战,渴望战胜自然的英雄气概。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的产生,也许都与上古时期干旱对人类的威胁有关。人类苦于阳光的长期强烈照射,太阳因而成为了斗争与渴望征服的对象。但后羿是胜利者,夸父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夸父的故事带有浓烈的悲剧色彩。由于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同干旱的斗争难免以失败告终。然而,人们幻想着即使没有了水的滋润, 他的“尸膏(油脂)肉所浸”,也将生出一片“弥广数千里”的“邓林”(桃林),覆盖大地,给后人遮阴避暑。 人们景仰他的雄伟气魄、牺牲精神和辉煌业绩。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颂夸父“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唐代柳宗元则在《行路难》诗中,以“夸父”的失败象征永贞革新的失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他们都从神话的本体意义上肯定了夸父的形象和夸父的精神。

然而,《列子》一书在运用这则故事时, 目的却并不在褒扬神话英雄夸父,而是为了宣传道家思想。这从首句“夸父不量力”一语中即可看出。在《汤问》篇里,列子把“愚公移山”与“夸父追日”两则寓言相连并提,赞扬愚公而指摘夸父。因为愚公不是“期功于旦夕”(如智叟那样),而是“以天地为一朝, 亿代为瞬息, 忘怀以造事、 无心而为功。”(张湛《列子注》)他顺应自然规律,符合道家“无功、无名、无己”的思想,而夸父却“恃能以求胜,则步影而不及。”(卢重玄《列子解》)。作者未能认识原始神话的积极意义,却用来表现了道家思想的消极性。但也从另一方面给人以启示: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办事必须正确地估计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力,决不可违反规律和超越可能性, 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所以,后人用夸父形容那种志大才疏、不自量力的人。

神话是原始人类思维的产物,因此,神话自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常成为后代寓言的材料, 有些神话实际上同时也是寓言。荷马史诗中著名的“西绪福斯神话”,叙述西绪福斯因犯罪受罚,被迫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 巨石坠而复推,推而复坠,永无止息。就常常为后人引用,成为一则感叹人生苦痛,表达欧洲人罪感文化心理的寓言。从神话到寓言,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结果。因而,我们无须要求寓言作家的理解和发挥尽符原意。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