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岳飞·满江红·写怀》鉴赏
岳 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一首向以忠愤著称的气壮山河的名篇,传诵极广,长期激励着人们的爱国精神。它将与日月同光,与山河共在! 岳飞此词作于高宗绍兴初年。有人考证,即于绍兴三年在九江期间。
《满江红》词调,唐人名为《上江虹》,后改为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秋”词为正格。全篇九十三字,上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下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亦可酌用衬字。姜夔改作平韵,则情调俱变。
****
上片:渴望立功报国之壮怀与豪情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开篇五句一气贯注,有如一组特写镜头,首先为人立起了一位光焰照人的英雄形象。一阵暴风骤雨刚刚过去,他登楼依栏远眺。于是,想起了那时中原陷落,二帝(徽宗、钦宗)北掳,山河残破,百姓遭殃。见此情景,怎能不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个横空出世、高举惊挺的开篇,为词的主人公具象化,起到了奠基作用,以下即沿着此线展开与收结。怒发冲冠,语出《史记·刺客列传》:“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作者借以形容极度忿怒之意。
紧接四句,是为自励之语。年届“而立”(实际三十多岁,以举成数而言),我从军至今已十多年,且披星戴月,转战南北八千里,虽然有一点贡献,但离既定目标甚远,只是有如尘土一般微不足道。因此,一定要珍惜光阴,抓紧时机,奋力争取,及早恢复失土,重整乾坤。否则,自少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这是上片的基本内容,简而言之,即:表明自己的渴望立功报国的壮怀与豪情。以下是第二段,即——
下片:表述“还我河山”之高志与决心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靖康耻,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京师与中原陷落,二帝北掳,北宋灭亡的奇耻大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是说,要驾着战车向敌军阵地长驱直入,连贺兰山也要踏破它。这里的贺兰山,原是宁夏与内蒙的界山,当时为金军占领。此代指敌境,并非实指。
这过片开头四句,以连续三字短语,以激促的声调,表露作者的忠于社稷的强烈情愫。现在这大仇大耻未雪,臣子之恨,何时泯灭! 并以“踏破贺兰山”来表示直捣敌巢的决心。饥餐胡虏肉与渴饮匈奴血,有如苏舜钦诗句:“马跃践胡肠,士渴饮胡血”之诗句,均为作者愤激之语,表达对敌人蹂躏中原,涂炭生灵的切齿痛恨,同时也表明彻底消灭强敌的铁的决心。
最后,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两句作全词的结拍。是说等到恢复失地,统一国家之后,再收兵回朝拜谒皇帝,重过太平日子。
****
岳飞现存诗词作品,虽然只有这首《满江红》、《小重山》和另一首登黄鹤楼的《满江红》等三首,但首首均为佳作,特别是现读的这首词,是流传极广的千古名篇。它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的爱国精神。尤其在国难当头之际,他的坚决抵抗外侮、雪耻报国和忠于社稷的民族英雄业绩,连同这首嘉词,更是鼓舞奋勇前进的号角。故而长期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与称颂。在著作权上,虽然存有争议,但本书不欲深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