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晏子春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释义

《晏子春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旧题为春秋时期齐国晏婴所著。晏婴(?—前500)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君,他不肯以死殉君,认为君主与国家有别,君主虐民而亡,人臣不必殉死。曾对齐景公论述“和”、“同”之别。“和”是相异的事物合而相济,“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同”是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以“和”“同”之辨劝景公去“同”取“和”,听取不同意见。他还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取代。

经学者考证,《晏子春秋》系后人依托并采掇晏婴的言行辑成。有内外篇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1972年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有关章节对照,内容大体一致。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