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明代诗歌与散曲》鉴赏
释义

《明代诗歌与散曲》鉴赏

《明代诗歌与散曲》鉴赏

(一)


公元1644年,朱明王朝覆亡,清兵入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满族统治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大帝国,即清王朝。自清世祖元年(1644)至宣统逊位(1911),清朝共历268年。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重大变化,出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封建性的生产方式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方式。在历史分期上,通常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界标,分为两个历史阶段时期:前者,自清初至清中叶,即1644年至1839年,共197年,为中国古代史的最后阶段;后者,自清道光中期至鸦片战争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到五四运动兴起,即从1840年至1919年,历时80年(一说,自1840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止,历110年),为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的近代史阶段。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阶段,大体与此相当。一般都认为鸦片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之后,即进入中国近代文学的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清代,小说、戏剧继明代之后继续发展,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传统诗词、散文和骈文领域里,也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各种不同的流派,几乎历代盛行的各种文学体裁,均有所继承和发展。但到了清代中叶以后除小说之外,一般传统文学的总趋势,却是日益衰落。比如,诗文的流派,虽然层出不穷,但始终没能跳出形式主义与摹拟的圈子,没有取得比唐诗、宋词更大、更新的成就。前一代的“明词”成就不高,而“清词”却比较繁盛,不乏自创流派的作家,但仍然无力挽回词的发展日益衰落的颓势。

清代文学发展大体可分为清初期和清中叶两个时期(晚清划归近代)。综合观察各个时期和各种文学样式所取得的成就,以小说为最,成为清代文学的主要样式。文人独立创作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均已十分成熟。清代戏曲也取得重大成就,后期剧坛十分活跃。地方戏也日益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成为我国戏剧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黄金时代。清代散文创作出现若干流派,其中影响大的是以方苞为首的“桐城派”,还有若干著名骈文家;清代的说唱文学有若干新品种;清代还出现了前所罕见的大量诗话、词话、曲话和文论等理论批评著作,内容丰富而系统;对前人作品的编选、整理、注释和研究工作,也有许多建树。

(三)



诗歌呈现中兴之势。中国古典诗歌经过元、明的低迷后,在清代出现了诗学观念多元,大家名家众多,诗歌流派纷呈。不完全统计,留存后世的个人诗文创作别集约有数百部之多,其中著名的就有七、八十部,确为历代所罕见。清代诗歌发展,经历了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由于清代晚期属于近代史时期,这里只叙述前两个时期。

(一)清代初期是清诗活跃时期。这个近八十年的历史,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在这个时期的前一阶段,文坛中最著名的诗人有顾炎武、屈大均、魏禧等人。以大学者兼诗人名世的顾类武,同开清代“朴学”风气的黄宗羲、王夫之等并称为学术界“三先生”。其诗多写国家民族兴亡大事,托物寄兴,吊古伤今,充满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其风格沉雄悲壮。其次是屈大均,是“岭南三大家”之一。他自认为自己的屈原的后代,要像屈子那样行事,诗歌多佳作。

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还有:屈事清人的钱谦益、吴伟业和侯方域等。前二人乃清初诗坛的盟主,他们与龚鼎孳合称为“江左三大家”。由于饱经忧患,他们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

在后阶段(约40年)中,施润章、宋琬、王士禛和朱彝尊等人,是诗坛上最孚众望的诗人。他们生于明代,活动于清朝。民族气节之情已淡,作品情调与“遗民诗”有很大不同,却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和某些社会风貌的佳作。另外,还有一个清代学宋诗成就最大的重要诗人查慎行。

王士禛,在钱、吴之后成为此时最著名的诗人、诗坛领袖,其影响甚大。在诗歌创作上,倡导“神韵说”。所谓“神韵”,就是诗歌境界以清远为佳,语言以含蓄最好,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诗为最高境界。他的这种主张,实际上是唐人王、孟、韦、柳诗风的继承,并无新的发明,但其成就有所超越。清初诗坛,从顾炎武到王士禛,使人看到了清代诗风从现实主义到形式主义的转变。

(二)清代中叶诗坛的争奇斗巧。这个时期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坛上流派纷呈,表现得异常繁荣。除了清初王士禛“神韵派”继续有影响之外,又涌现了若干新流派。如沈德潜的“格调派”、袁枚的“性灵派”和翁方纲的“肌理派”等全国性派别;此外,还有地域性的各流派,如河朔诗派、岭南诗派、虞山诗派和常州诗派等等。在众多诗派中,力量最大、成绩最著和影响最深远的是性灵诗派。以下简述各主要诗派的情况:

①性灵诗派。其核心人物是袁枚,因别号“随园”,故又称此派为“随园派”。其中排为第二、第三号人物是赵翼和张问陶。其成员,大多是布衣寒士和平民女子,属于市民阶层,生活于江南城镇,思想比较通达,多性灵感悟,遂独树一帜为“性灵派”。

袁枚思想开放,敢于冲击崇古、泥古观点,表现甚为活跃。在学术上反对汉学(考据),反对宋学(理学);在文学上特别批判“格调说”,又讥剌“学问诗”;对于“神韵说”,也有非议,认为朦胧隐约的“神韵”,是脱离“真性情”的假诗,大力提倡诗歌写“性情遭际”和个人灵感。他擅长近体诗,尤工七律。由于注重一时之“灵感”,凭“一点灵犀”去写诗,其诗大都是一些生活琐事,缺乏重大社会内容。但也有论者认为性灵派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最接近诗歌的本质,并基本符合古典诗歌的发展规律。所以,其影响深远,播于海内外。

袁枚与赵翼、蒋仕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而赵翼是史学家写诗,特别重视发展观点;蒋仕铨诗歌骨力坚苍,不为“性灵说”所囿,他们的风格也不完全相同。

②格调诗派。在康熙晚期到乾隆中期,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是沈德潜的“格调说”。他是清朝重臣,作诗十分重视“格调”,认为“诗贵性情,亦须论法”。这就是说,写诗在内容上,“一切归于温柔敦厚”;在态度上“中正平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在方法上,讲究格律,要学古法,重比兴,重婉陈,不“发露”,提倡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这是一种正统派理论,从中可以看到一点明代前后七子的影子,实为“乾康盛世”的产物。

沈德潜以诗论和选家名世。《古诗源》和唐、宋、元、明、清等几代的“诗歌别裁”,都是经他选编的。但他的诗歌成就并不大,缺乏生动性创作。传世之作中比较受人注意的是反映人民疾苦的一些作品,如组诗《晚秋杂兴》、《夏日述感》和《刈麦行》等。

同时,还有浙江钱塘诗人厉鹗。他推重宋诗,著有《宋诗纪事》,自己创作风格幽峭妍秀。他是“宋诗派”浙派领袖。但他的诗论、诗格与沈德潜不合。

③肌理诗派。倡导“肌理说”是翁方纲。他原是精研经术,长于考证的学者,也是一位金石学家和书法家。但他喜欢赋诗属文,还喜论诗,首创了“股理说”,最后成了乾嘉诗坛的领袖人物,代表了考据学派统治下的一个诗派,并影响着近代的宋诗运动。

所谓“肌理说”,翁方纲认为“义理之理,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翁著《老言集》)这就是说,作诗要把义理(思想)、文理(文词结构)肌理(学问材料)三者统一起来就行了,不必高唱神韵,死守格调和多谈性情。他的这个论调,实出于宋人,同“江西诗派”差不多。所以,他们作诗时,往往将经典考据学上的“以文说经,以经说文”的方法引入诗歌创作,其结果,就搞出了一些不大象艺术品的“学问诗”。于是,这个诗派的追随者不众,影响也不如沈、袁大。

与此同时,诗坛上还有一些“不落派”的卓然自立的诗人,如郑燮、黄景臣和舒位等人,各自写出一些有意义的诗歌佳作。乾嘉时期,诗坛人气甚旺,除上述名家之外,应当留名诗史的还有不少。如:诗文兼胜的姚鼐、工于咏史的严遂成、格调秀雅的吴锡麒,诗中有画的黎简和奔放奇崛的洪亮吉,以及直抒胸臆的宋湘等。

(四)



欣欣向荣的清词。别称为“长短句”的我国词的创作,自唐至宋,已达到了高峰。元代它同诗文一样,不得不把统治宝座让位于元曲。明代词学虽有继承,却无发展,且日趋凋蔽,及至有清一代,它却青春焕发,在文坛上斗艳争奇,词又是中兴的新气象。叶恭绰《全清词钞》,入选词人达3196人,陈乃乾《清名家词》初编,就刊印了著名词人专集100种,其词人之多,词集之众,大大超过了前代。

清词发展分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即——

(一)前期词坛一片繁荣。几个为后世称道的词人,几乎在清初即已成家立派。著名的有王夫之、屈大均、龚鼎孳和宋琬、尤侗等人,都是诗人兼词家,都有专门词集。吴伟业、王士禛的集子,在当世就已广为传诵。江南词人陈维崧,是位多产词家,达1600多首,集为《迦陵词》专集,词风豪放,接近苏、辛,内容多为感旧之情和反映民生疾苦之作。由于他是江苏宣兴人,古名阳羡,称其词派为“阳羡派”。与陈同时,还有当行词人纳兰性德。他以专门填词名世,善用白描手法,直抒性情,自然流丽,词风近似南唐后主。满人佟世南、无锡顾贞观等人,词风也近容若(纳兰性德之字),比较著名。

此时更著名的是“浙西派”开山祖师朱彝尊。他是一位著名经学家,又是诗、文、词兼胜的文学家,以词的影响最大。他推崇南宋姜、张词派的“清空”、“幽雅”词风,以纠正元、明以来的“浮靡猥杂”的不良风气,取得了重大成就,追随者众。其中有名的是李良言、厉鹗、沈岸登等,以厉鹗最有成就。

(二)后期词坛词学继续发展兴盛。这时出现了常州词人张惠言和周济为代表的“常州词派”。它以自己的词作理论与创作实绩,取代了原浙派词坛的统治地位,其影响超过浙派,直至近代。

盟主张惠言,官翰林院编修,专治《周易》和《仪礼》,是嘉庆间著名的经学家,也是善词能文者。散文成就很高,与恽敬同为“湖阳派”之首。但他的词名更大,编有《词选》和《茗柯词》等集子,因出身常州,故称“常州派”。他倡导作词要继承与光大诗、骚比兴之旨,要求词写得“深美闳约”。因此,他的词多沉厚、少空灵,词旨隐而不显。

后继之主要代表周济,晚出张二十年,但其成就不逊于张,并成为“常州派”重要词作理论家。他推重周邦彦,崇尚雅正,强调比兴法,“非寄托不入”,词作者应“见事多,识理透”,其词“托意”要高。这些词论,不仅对“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起了纠正作用,而且对近代词的创作也有不小影响。其中的佼佼者有谭献、王鹏运和朱孝臧等人。

不受常州派词风约束而自成家门的词人,也不在少数。其中闻名于时者都有词集传世。如廷纪的《忆云词》、郭麐的《灵芬馆词》和进入近代的蒋春霖《水去楼词》,以及龚自珍等。

综观清代词坛,我国词学确有“中兴”之概,不论作家或者作品数量,都大大超过元、明两代。但究其内里和发展趋向,其虚假繁荣,终于难掩词之实质颓败之势,宋词之盛恐已难继矣,当然,中华词学的真正“中兴”,还待后世努力。

附图八:

清 代 世 系 表

 

世数十一十二
庙号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仨宗宜宗文宗穆宗德宗 
谥法高(原谥武,康熙元年改谥:高)。 


天命(本系尊称,后相沿作

年号)。
天聪(本系尊称,后相

沿作年号,十年四月改

国号为清,年号崇德)。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兼并同种,三十三年而称金

汗,并称天命皇帝,又历十

一年。
十七年十八年六十一年十三年六十年

(加禅位

后 太 上

皇 三 年

三天)
二十三年三十年十一年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年退位


福陵(与以上四祖并葬一

处,顺治称“永陵”)。
昭 陵孝陵景陵泰陵裕陵昌陵慕陵定陵惠陵崇 陵 葬

于 民 国

二年
 


称“天命”时,为明万历四十

四年丙辰至天启六年丙寅。
自明天启七年丁卯至

崇禎十六年癸未。
元年即崇祯

十七年甲 申

至十八年(顺

治)辛丑
自壬寅

至壬寅
自癸卯

至乙卯
自丙辰

至癸卯
自丙辰

至庚辰
自辛巳

至庚戌
自辛亥

至辛酉
自壬戌

至甲戌
自乙亥

至戊申
自乙酉

至辛亥


努尔哈赤(明代作“奴儿哈

赤”)
皇太极(亦作黄台吉、

黄太极)
福临(不令天

下避讳)
玄烨胤禎弘历顒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


起兵为二十五岁,称“汗”为

五十八岁
三十六岁六岁八岁(十

三 岁 亲

政,十六

岁掌权)
四十五岁二十五岁二十七岁三十九岁二十岁六岁四岁三岁
崩年六十八岁五十二岁二十四岁六十九岁五十八岁八十九岁六十一岁六十九岁三十岁十九岁三十八岁六岁退位


在开聪间,本不知有谥,九年

明叛将许世昌奏请上谥,并

改先汗为先宝,始曰武。
清帝皆一建元,无改无

者,太宗建清国后实行

一建元。
崇禎甲 申吴

三桂引清兵

入关,五月摄

政王入京,十

月于北京即

中国帝位。
  传位仁

宗年八

十六岁,

(嘉庆四

年 正 月

初三崩)
  卒于七

月十七

太后垂

帘,初定

祺祥,后

改为 同

治,始即

位(十月

初 九

日)。
在辛亥

革命中

逊位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