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黑晴中出现了风暴,
一道道闪电划过夜空,
雷霆在乌云中隆隆作响,
倾盆大雨哗啦啦地落进树丛。
任何地方都看不见一个生命,
全都躲进了忠实的住所。
只有拉伊莎,可怜的拉伊莎
独自一人在黑暗中四处奔波。
她的心中悲观失望,
所以对风暴无动于衷,
狂风暴雨的可怕的呼啸
也无法压倒她的悲哽。
她脸色苍白,像一片枯萎的树叶,
她嘴唇铁青,与死人相同;
一双眼睛上笼罩着黑晕,
然而,心脏却在她胸口剧烈跳动。
她白皙的胸部袒露着,
已被树枝狠狠地刺伤,
热血似小溪一般淌了出来,
滴到潮湿的绿色草地上。
海岸上,高傲地耸立着
花岗石的悬崖峭壁;
在悬崖之间,拉伊莎
攀着怪石,登上山脊。
(这时,借着火光的闪烁,
无底的大海正在发怒,
卷起巨大波浪,厉声咆哮,
威胁着要淹没整个大陆。)
她看了看,沉默下来,
但很快又发出可怜的呻吟,
与暴风雨呼啸混在一起:
“哎哟!哎哟!我就要失去生命!
克洛尼德,你离开我去了何方?
你呀,既亲切可爱又冷酷无情!
为什么要把拉伊莎
孤零零地抛在可怕的黑暗中?
克洛尼德!快到我身边来!
我会原谅过去的一切,求求你!
可你不会来找可怜的拉伊莎!……
啊,我为什么要与你相识?
父亲和母亲那么爱我,
我也曾温柔地爱过他们;
我所度过的那一时一刻
都伴随着天真无邪的欢欣。
然而,当你像天使一般出现,
并用温柔的声音对我说:
'我爱你,拉伊莎,我爱你!'——
我便把父母亲全都忘却。
我含着炽热的爱情的泪水,
带着真诚的颤栗和无比的欢欣,
投入了你的怀抱,
向你奉献了一颗芳心。
两颗心终于连到了一起。
我的呼吸和生存迁移到你的身上,
在你的眼中我看到了太阳的光线,
对于我,你就是一个神圣的形象。
为什么我的生命
没有在你爱情的拥抱中消失?
那么就不会发现你的变心,
那么就是一个幸福的结局。
然而命运作对,你觉得另一个女人
比你忠诚的拉伊莎更好更美;
当我睡得酣甜的时候,
你永远抛弃了我,远走高飞,
当时,我正在想着克洛尼德,
伸出双手,准备将他拥抱!
天哪!我抱住的只是一团空气……
克洛尼德已经出逃!
幻想破灭,我醒了过来;
呼唤他的名字,没人答应;
我用目光四处搜索,
但是眼前不见他的身影。
我急忙登上高高的山丘……
真是可怜!……远处的克洛尼德
带着柳德米拉,逃出了我的视野!
我即刻跌倒在地,失去知觉。
从那个可怕的时候起,
我彻底崩溃,无法摆脱痛苦;
我遍地寻找,呼唤克洛尼德,——
可你却始终对我不屑一顾。
现在,不幸的拉伊莎
最后一次将你呼唤……
我的心灵期待着宁静……
永别了!……愿你幸福美满!”
说完这些话语,拉伊莎跳崖投海。
这时,雷霆轰隆一声巨响,
同一个天空宣告:毁她的人
也遭到了灭亡的下场。
(吴笛译)
【赏析】
卡拉姆津是俄国感伤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作家和理论家。别林斯基认为他“开始了俄国文学的一个新纪元”。从《拉伊莎》一诗中可以看出,卡拉姆津在自己的作品中同情下层人民,关注普通人物,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在感伤主义文学的典型体裁游记和中篇小说两个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写下了著名的小说《可怜的丽莎》。在诗歌创作方面,卡拉姆津主要擅长于悲歌和书信体诗歌等形式的创作,不过,就情感的深度而言,他的抒情诗反而不如他的小说。
卡拉姆津的诗歌《拉伊莎》作于1791年,是根据古谣曲改写的,比他的中篇小说《可怜的丽莎》早一年。这篇诗作颇像《可怜的丽莎》,读来仿佛是一篇诗体的《可怜的丽莎》。拉伊莎的命运,如同丽莎一样,令人同情,令人惋惜。
诗篇的开头,描写的是狂暴的自然场景以及在这一自然场景中奔波着的拉伊莎的孤独的身影。一个深夜的情景,划过夜空的闪电、隆隆作响的雷霆、压顶的乌云、倾盆的暴雨,没有一个人影,唯有可怜的拉伊莎,面对狂风暴雨的呼啸,发出声声悲哽。
在接下去的诗行中,诗人以场景和色彩的强烈的对照的笔法描写了海滨宏大的狂野的场景,以及拉伊莎的弱小的身躯。尤其是第四诗节对拉伊莎的肖像的描写,极为生动具体。诗人分别运用白、青、黑、红等四种色彩的对比,刻画了这一悲剧性的形象:“她脸色苍白,像一片枯萎的树叶,/她嘴唇铁青,与死人相同;/一双眼睛上笼罩着黑晕,/然而,心脏却在她胸口剧烈跳动。”通过这一对比,既对她的悲剧形象进行了渲染,也突出了她身上依然具有的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经过场景的充分渲染之后,诗歌用了较多的篇幅以第一人称的独白形式展现了拉伊莎的悲剧命运的根源。原来,拉伊莎倾心所爱的一名男子克洛尼德背弃了拉伊莎的纯洁的感情,带着另一个姑娘柳德米拉,离她而去,奔走他方。
这一恋爱故事本身并没有新奇之处,但是,却反映了俄国感伤主义作家的基本思想倾向。卡拉姆津等感伤主义作家多半逃避社会斗争,不太关注重大的题材,对于人民和社会苦难,他也只能发出哀叹、表示同情。这是俄国感伤主义作家的局限性所在。
卡拉姆津对俄国诗歌的主要贡献是在诗的韵律、语言及形式方面。他汲取了民间文学的韵律特征,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第一次尝试民谣的创作,并竭力使诗歌语言接近于贵族阶层的口头语,同时又充分吸收西欧语言,特别是法语的语言特征和营养,从而极大地扩展了他的诗歌的表现力。
(吴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