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战火中的青春》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释义

《战火中的青春》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战火中的青春》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59 黑白片 90分钟

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

导演:王炎 编剧:陆柱国 王炎 摄影:王启民 主要演员:王苏娅(饰高山) 庞学勤(饰雷振林)

【剧情简介】


1947年,山东。山头阵地上硝烟慢慢散开。穿着破棉袄的高山扶着身负重伤的区干部坚守在山头上。国民党军队正步步逼近。大多数解放军战士已经战死。敌人追击了三天三夜,高山的父亲区委书记把机密文件托付给她,便牺牲了。高山仍在坚守着阵地,她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扔向敌人。

这时,解放军步兵尖刀英雄排排长雷振林挥舞着战刀带领部队向山头冲锋。战斗结束了,雷振林押着俘虏,团长满意地看了看他。

身为区小队长的共产党员高山抑制着悲痛,向团长要求:“为了牺牲的同志,我能不能参加野战部队?”团长认为他年岁小,让他到后方去学习。高山激动地反问:“我不是干过两年区小队长,有着三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么?你为什么不信任我?”团长终于答应考虑高山的请求。

雷振林和战士们在农家囤杂物的空屋里扎了营,他们正等待着新上任的副排长到来。大家猜测新来的副排长一定是膀大腰圆、威武健壮的英雄。连长来了,带来了副排长——高山,高山穿着过长的黑棉袄,瘦弱的小个头、背着一支破套筒枪。战士们很失望,雷振林不满地看着连长,恶作剧地使劲握了握高山的手。高山忍住疼,装做没事的样子,用挑战似的目光看着雷振林。雷振林对高山显出轻视的态度,高山从容自如。全排集合会上,战士们七嘴八舌,甩出怪话:“哪儿是副排长,简直是儿童团团长嘛!”高山沉着地走到队列前面,平静地说:“我们要战斗、生活在一起了,希望大家今后能用共产党员和副排长的条件来要求我……排长吩咐我管理全排的行政内务,我保证执行这个命令!”接着她又严肃地说,“以后集合,希望同志们注意军容,把帽子戴正,风纪扣扣好。”战士们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军容不整,连雷排长的风纪扣也没扣好。

一天夜里,高山查夜,发现战士们为了驱寒不仅拿了老乡的玉米芯引火而且差点酿成火灾。高山当即严格要求战士把老乡的东西送回原处。战士们又一次感受到新来的副排长不含糊。

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全排战士埋伏在村外树林里,雷振林误以为高山初次打仗心情紧张。高山提出去抓个俘虏以了解敌人内幕,雷振林恐她干不了,要一班长同去。事实上,高山很快就把俘虏抓到,从俘虏的口供里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计划。雷、高两人带领战士,偷袭敌人阵地,战果显著。战斗结束后,高山严肃地指出,雷振林被个人英雄主义蒙住眼睛,有勇无谋。雷振林难于接受,两人争吵起来。

上级又下达了新的战斗任务。由于雷振林的莽撞只身陷入敌人包围,此时上级令全排掩护撤退。可是雷排长仍在敌人包围中,形势十分危急。雷振林被敌人困在磨房里,敌人火力猛烈向他扑来,他突然想到高山对他的批评,他万分懊悔,自言自语:“现在我连向你认错的机会都没有啦!”他和冲进来的敌人拼命搏斗。突然院子里烧起冲天大火,在敌人织成的火网中,高山奋不顾身冲入磨房,终于在一班长带着战士的配合下,救出雷振林。

全排平安撤离到远离村庄的小山上。行军路上高山强忍着伤痛要来绷带,不准旁人帮助自己悄悄包扎了伤口,但伤势过重已是寸步难行。雷振林背起高山啜泣着:“我连累了全排,一个老兵牺牲了,仙鹤负了伤,还有你……”高山温柔地安慰道:“和敌人战斗,谁能保证没有牺牲、挂花的。”雷振林惭愧之极; “我回去就请求处分!”

和煦的阳光照在打谷场上,全排战士聚在雷振林周围,他一边听仙鹤提意见,一边在本子上记录。他由衷地接受副排长对他的批评,战士们为此而鼓掌。大家都很想念负伤住院的高山。雷振林代表全排去医院看高山。

在野战医院的临时病房里,高山不安地躺在床上。护士和医生不明白为什么高山执意不做手术。团长来了,高山无可奈何地吐露真相:“我欺骗了你,隐瞒了组织——我……我是个女的!”团长、医生、护士顿时大为惊讶。团长质问高山: “为什么不早说?”高山怯生生地说: “过去,我并没有隐瞒,自从整个小队和我父亲牺牲了以后,我才想到冒充男同志,谁想这第一仗……”。

雷振林扛着一只沉甸甸的口袋来到病房。团长一见他劈头就说:“叫这样的一个同志跟着你瞎闯,受这么重的伤,我都替你害羞!”雷振林自知错误,耷拉着脑袋,不吭气。雷振林蹑手蹑脚地走进病房,一看见高山便兴奋地握住高山的手:“老高,可把我想死啦!”接着滔滔不绝地讲起排里的事。当高山把自己的身世讲给他听时,他先是不信,而后惊愕地愣住,他看到高山递过来的照片:扎着双辫的姑娘偎依在父亲身旁。雷振林越发觉得对不起高山,越发觉得高山可敬可爱。不过两人间不再像以往,都显出了拘束。

第二年春天,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前疾进。高山站在后勤机关的队伍里,黑黑的短发,整齐的军装,她终于看到了战友们。雷振林跑上前摘下指挥刀,送给高山做纪念。高山接过刀,紧握着雷振林的手深情地说:“等着你胜利的消息!”雷振林坚决地说:“不会辜负你的好意,你等着吧!”高山含情脉脉语意双关地回答:“我一定等着!”

【鉴赏】

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三代著名导演王炎的成名之作。他和新中国的许多电影工作者一样,先革命后献身于革命文艺工作。王炎1937年投奔抗日部队,在战斗的烽火中边学边干,成为一名又拿枪又拿笔的文艺战士。共和国成立后,他才投身于电影工作。

1959年,王炎偶然读到部队作家陆柱国的长篇小说《战火中的青春》,不仅小说描写的解放战争的生活和他的亲身经历非常贴近,更因为小说的传奇性与青春气息令他激动。他决意将小说搬上银幕。然而,原作者陆柱国因为小说已挨了批评而心有余悸。王炎却认定这是一个主题思想积极又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作品,为什么不能拍成电影?事实上当时在大跃进政治运动的气氛下,制片厂的领导也是战战兢兢,惟恐犯错误。剧本完成后厂方一拖再拖,不置可否。对于剧本当时也有不同意见,分歧的焦点是:到底女扮男装的高山,是一开始就告诉观众呢?还是剧终时再真相大白?王炎自有主张。他认为:我要写的就是那个时代、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思想感情。我依生活中规定情景来塑造人物,一切从实际出发。你认为是女的就是女的,你认为是男的就是男的。王炎在艺术上主张尊重生活,不故弄玄虚;主张塑造真实而富有激情的人物性格。他正是遵循这样的美学思想创作了《战火中的青春》。

尽管《战火中的青春》依然是一个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是,与同时期的同类作品有很大区别。它不再把革命战争局限在敌我双方的战场搏斗或者是战略战术的较量;它把阶级斗争、敌我矛盾向后推移,以表现革命队伍中的错误思想为主线;它不是一般地表现革命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是在挖掘人物的真情实感中传达高昂的革命理想。《战火中的青春》一问世便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这正因为它对当时已形成的题材模式的破格,特别是对描写革命队伍中的爱情主题,简直是离经叛道。为此,在影片问世后的七八年间一直被列为歪曲丑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毒草,不断遭受批判。

《战火中的青春》构思巧妙,布局严密。人物少,情节单纯。围绕着高山与雷振林的战友关系的发展变化展开了一个类似“木兰从军”的故事。影片首先确立了观众与剧中人物的不同视角。从区小队长高山在激战中与牺牲了的父亲(区委书记)告别后,到她来到青年排当副排长。这段情节已让观众感受到高山的性别。由于给观众设置了全知视角,观众在得知高山隐匿了女性身份的同时,获得了关心高山命运的极大兴趣。在影片的主体部分中人物的视角却是有限的,这种与观众视角的差异,造成影片结构特别有吸引力的戏剧性情境的悬念。但是,影片又不在主人公性别上大做文章,它只是依照生活的逻辑铺陈故事。例如:高山初来青年排深夜查铺发现战士营房险些失火,她果断地处理了战士用玉米芯引火事件之后,高山坐在火堆旁为战士缝补棉鞋,雷振林毫无顾忌地穿着短裤跳下床点火抽烟。对于两个男性军人来说这是极自然的生活细节,可观众却感到十分有趣并从中感受到雷振林的粗犷,高山的女性细腻。也是这一段戏把原本雷振林对高山的不信任化为“另眼相看”——“你还真是个好当家的”。

影片的情节冲突设立在雷振林与高山两个人物思想、性格的差异上。高山初到青年排时,从战士到雷排长对这个矮小瘦弱的副排长很不以为然,雷振林甚至有意表现出轻视的态度。高山看在眼里却不露声色,面对雷振林的自负和对她的挑刺儿,她不卑不亢,偶尔还用语言予以温和的“还击”。高山以自己参军三年当过区小队长的战斗经历,从管理内务整顿军风纪、深夜查房,到机灵地深入敌区抓俘虏……一次次显示出她的才干、智慧和共产党员的思想水平与军人的作风。同时,表现出雷振林的耿直、豪爽、勇敢和毛手毛脚、大大咧咧的性格。至此,高山与雷振林冲突的第一回合告一段落。在这个回合里两个人的关系已日渐融洽,雷振林及其战士接纳了新来的副排长。接下去青年排在雷振林的率领下又一次打了胜仗,雷振林十分得意。高山抓住时机向雷振林提意见,两人的思想冲突达到高潮。高山指出雷振林“瞎闯出来的英雄,不算真英雄”,“不要叫英雄主义蒙住眼睛!”雷振林满不在乎,说:“这正是我的战斗作风,对敌作战嘛,就是你死我活一锤子买卖。”“意见算什么?雷振林就是没叫敌人撂倒,英雄排还是英雄排。”果然,在新的战斗中,雷振林鲁莽的游击习气和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一发不可收拾,终于被敌人团团围在了磨房里。直到高山指挥若定,把雷振林从围困中营救出来以后,雷振林才真正清醒,领会高山的批评。

高山这个人物在影片里既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艺术个体,同时她又作为党的化身出现,她与雷振林及其青年排的关系不单单是副排长与排长、战士的关系,还是党教育、指导部队的关系。雷振林在高山的教育下终于从满身游击习气的农民改造成自觉的革命战士。青年排自然也成了一个具有革命纪律的无产阶级战斗队伍。从这个叙事的意义上看,《战火中的青春》带着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自觉体现的政治教育意义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那个年代,许多文艺作品中党和母亲的形象是合而为一的,这里刚好高山又是女性,她与战士的关系又自然流露出母性的情感。这就使一个政治性很浓的主题带上了温馨的人情味。

影片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木兰从军”式的故事,通过人物情感的波动、撞击,传达出战地爱情的潜在内容,从而使高山、雷振林两个人物不是干巴巴的政治思想符号,他们成了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获得了情感的力量。在共同战斗的生活中,高山与雷振林之间的战斗情谊日渐深厚,作为女性的高山几乎不自觉地萌动了对雷振林的爱慕。雷振林直瞪瞪看着高山的时候,她会突然慌乱和羞涩起来;高山负伤后,雷振林背着她行军,雷振林为自己的错误后悔莫及,高山除此却有更多的感情慰藉。哪怕是高山对雷振林的批评也是恨铁不成钢,恨爱交织的感情流露。高山竟说出:“这一点你太不叫人喜欢啦。”在医院里,高山向雷振林公开了自己的女性身份,雷振林从怀疑、惊愕、自责、不安到恋恋不舍。影片结尾,已是春暖花开时节,大部队向前进发,高山站在后勤部队里,和青年排的战友们告别。雷振林把最心爱的指挥刀送给高山“留个纪念”,这刀是对那段战斗生活的怀念,也是战斗友谊的见证,更可以看成是爱情的信物。高山紧握着雷振林的手深情地说:“常写信,等着你胜利的消息!”雷振林坚决地说:“不会辜负你的好意,你等着吧!”高山语意双关地回答:“我一定等着!”影片含蓄、熨帖地把握和描写了人物间微妙、细腻的感情,把革命信念、斗争精神、友谊爱情融会为一,使蓬勃的青春激情流贯全片。这里,对于革命英雄的描写少了许多概念化和公式化的东西,多了一些感情的、内心的与具体的描绘。对于当年那些形象的政治教科书似的影片,《战火中的青春》分明是一次挑战。

王炎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影片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无论是战斗场面,还是部队兵营的战士生活,都展现得生动、真实。虽然情节带有传奇色彩,也不失戏剧性的曲折,但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与典型性,以及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至今仍有诱人的魅力。他们身上传达出中国一代青年的革命意志和理想情操,对于后人来说其认识价值将葆有长久的生命力。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17: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