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内容,《徐霞客游记》导读
《徐霞客游记》是详细描述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的地理著作。明徐宏祖撰。徐宏祖不仅是我国对石灰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研究的第一人,而且也是世界上研究石灰岩地貌的先躯。他在本书中,用了五分之四的篇幅描述和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貌。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记述和研究岩溶地貌的科学文献。
《游记》在作者生前未及整理成书,去世后,由季梦良整理成篇。最早的抄本是崇祯十五年(1642)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的稿本。后来,作者家乡遭受清兵浩劫,加以辗转传抄,原稿缺失很多。乾隆四十一年(1776),族孙徐镇才将其刊刻成书,此时距作者去世已130多年,原稿已经所剩无几。《游记》的抄本很多,刻本和校本也不少,如嘉庆十三年(1808)叶廷甲的刻本、1928年丁文江增绘36幅旅行路线图的《睛山堂贴》本、集成图书公司印本、扫叶山房印本、万有文库本和国学丛书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诸绍唐、吴应寿整理的《徐霞客游记》,分别采用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镇刻本、季会明抄本为底本,参校徐建极、陈泓清、杨名时等7家抄本整理而成,使《游记》更多地恢复了原来的面貌,是目前最好的版本。该书卷首有作者像、手迹和季会明、徐建极抄本书影及岩溶地貌图片多幅,精装本附徐霞客旅行路线图39幅。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号霞客,南直江阴县(即今江苏江阴)人。自幼“特好奇书,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他应试失败后,决心挣脱科举枷锁,从事他真正感兴趣的古今史籍和舆地图经的研究,并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为了考察祖国的山河大地,他自22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东渡普陀,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登太华,西南游边疆,足迹及于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16个省区及京津沪等地。崇祯十三年(1640)他在云南丽江境内身染重病,才被人送回家乡。次年去世。
徐霞客的旅行考察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他“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徐霞客游记》潘耒序),所到之处皆是人迹罕至的穷山僻壤。他登危崖、攀绝壁,涉洪流,探洞穴,不是奔波在川流峡谷之中,便是往来于崇山峻岭之间。他在路途中,曾两次遇盗,四次绝粮,数次出生入死,几度陷入绝境。但是,他“旅途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同上)。不论白天如何劳累,环境如何艰苦,他著述从不间断,露宿野外时,就点燃松枝,在火把下写作。终于给后人留下这部珍贵的野外考察记录。
本书10卷,约80余万字。日记体裁,按时间记载作者游踪及研究心得。卷1游天台山(2次)、雁宕山(2次)、白岳山、黄山、武夷山、庐山、九鲤湖、嵩山、太华山、太和山、游闽、五台山、恒山的日记;卷2是浙游、江南游、楚游日记;卷3粤西游日记;卷4黔游日记;卷5—10(上)滇游日记,卷10(下)附编。本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对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即岩溶地貌)的描述和研究。在石灰岩地区内,由于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突起离奇的孤峰的峰林,造成了千姿百态的地下裂隙和空洞,以及各种圆洼地(又名斗淋)和落水洞。有的圆洼地积水,便成为潭和池。书中不仅对这些岩溶地貌作了生动逼真的描写,而且对这些地貌的发育形态和形成原因也有正确的解释。在高温多雨的石灰岩地区,由于地下水的溶蚀和碳酸钙的重新结晶作用,常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如钟乳石和石笋等。徐霞客开创了研究这类地貌形态的科学,即岩溶学的分支洞穴学的先河。作者十分重视对岩溶的观测和研究,曾先后深入100多个岩洞考察和探险,有些大的岩洞,还不止一次地深入其中,反复进行观测,直到了解其内部的复杂结构为止。例如他对桂林七星岩整个山体和复杂的洞穴体系作过两次全面考察,并且对其中15个岩洞的方位、分布、形状、结构、特征等作过详细描述。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曾经对七星岩岩洞作过实地科学勘测,对《游记》记述的洞穴方向、结构、形态、特征作过仔细研究。结果表明,除部分洞穴分支未被徐霞客发现外,《游记》记述的内容完全真实可靠。本书对溶岩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对个别石灰岩地貌现象所作的孤立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对我国西南部整个石灰岩的地区分布、岩右性质、地质构造和区域特征所作的综合论述和研究。这一创举要比欧洲人爱士倍尔在1774年的研究早130多年,比瑙曼在1658年对石灰岩地貌的分类早两个多世纪。
本书自然地理学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对于河流水文的观察和推断,对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记述和论证,对于确认金沙江是长江上游,论证江源长而河源短,对于考证南北盘江并非发源于一山,都有所发现和贡献。有关人文地理的内容也不少;它对于西南地区农业、手工业、交通业运输、民族分布、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皆有所记。
明代以前,记述我国西南地区地理情况的文献不多,除《岭外代答》、《桂海虞衡志》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志书外,其他古籍很少。至明朝末年,滇、黔、川、桂的大部分地区仍是不毛之地,依然在难以驾驭的西南土司控制之下,与中原地区音讯难通,联系很少,地理情况究竟如何,往往不甚了了。本书比较系统地记载这一广大地区的山川形势、气候、植物、风土人情,填补了这项空白,故而较为珍贵。在徐霞客之前,我国的地理志书皆着重叙述疆域沿革、行政建置、风土物产、古迹名胜等,山川虽有类目,但叙述支离破碎,内容较为贫乏,很少系统描述岩石、水文、植物、气候等各种自然地理现象,更少探索与其有关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本书与大多数地理志书不同,绝大多数内容皆偏重于记述自然地理现象,并注重揭示与之有关的内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此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与过去大多数地理著作不同,它不是书斋的产物,而是徐霞客利用野外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途中写成的作品。在当时的地理学的各个学科都还处于萌芽状态,又无任何仪器设备可以借助的情况下,徐霞客根据个人观察所得而作的推论,大多与近代科学原理相符合,这是极为不易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徐霞客游记》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例像是一位二十一世纪的野外勘察家所写的考察记录。”(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第22章)《游记》的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钱谦益称它“当为古代游记之最”,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钱谦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徐霞客游记》卷10[下])奚又溥夸它“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徐霞客游记》卷10[下]《奚序》)是我国游记文学中佳制名篇,较范成大的《石湖居士骖鸾录》和陆游的《入蜀记》有过之而无不及。
参考文献
- 1.《徐霞客游记》,诸绍康、吴应寿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 2.吴应寿:《徐霞客游记》,巴蜀书社,1988。
- 3.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要籍介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