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弘明集》的主要内容,《弘明集》导读
释义

《弘明集》的主要内容,《弘明集》导读

《弘明集》的主要内容,《弘明集》导读

《弘明集》是一部佛教论文书信集。南朝梁代释僧佑 (见 “出三藏记集”)编纂,14卷。新、旧 《唐书》、《晁氏读书志》均著录。历代汉文大藏经均收入。另有万历十四年 (1586)吴惟明和近代金陵刻经处等单刻本。《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所收者为据吴惟明刻本影印或排印。藏本(包括大正藏)有作者前序,而吴刻本无前序。

《弘明集》原为10卷,后扩编为14卷。原10卷所载皆为梁以前的作品,后来扩充的则多半是梁代的作品。现在14卷本由来已久,或为僧佑自己增补亦未可知。收录文章包括论文、书信以及表奏、诏敕,计120篇(包括序文)。如果把其中往复书信全部分开计算,数目还要多一些。除卷1后汉牟子的《理惑论》、卷4后汉桓谭《新论形神》两篇外,其余皆为两晋南北朝的文章,其中以南朝的最多。作者百人左右,其中僧佑19人。书名用意,据僧口序说:“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谓之《弘明集》”。即以维护佛教,驳斥异教为宗旨,故凡“刻意剪邪,建言卫法”的文章,“制无大小,莫不毕采”。

原《弘明集》10卷本后面有作者的 《弘明论》一篇,现14卷本后面的 《弘明集后序》即系该文。这篇文章实际是对全书内容的概要总结,即主要是针对儒、道二教等不相信佛法的人们所提出的六大疑问进行答辩说明,劝人信奉佛教,修福修德。这六大疑问是; 1. 佛经迂诞,夸大无实; 2. 人死神灭,没有三世; 3. 没人见过真佛,佛教对治国无益; 4. 汉代以前没有佛法; 5. 佛教是夷戎之教,不宜在华夏教化;6. 佛教在汉魏势微,进入晋代才盛行起来。僧佑主要从这六方面收集“通人雅论,胜士妙说”,组织历代佛教学者的论文,去“指邪破惑”,“总释众疑”。本书所讨论的这些问题,基本上反映了佛教传入后它与中国固有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如,牟子的 《理惑论》(卷1),未详作者的《正诬论》(当著于东晋,卷1),东晋孙绰的《喻道论》,重点论证了佛教与儒家传统思想社会功能的一致性,有利于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又如,刘宋宗炳的 《明佛论》(卷2)、宗炳批判慧琳 《白黑论》的书信 (卷3)、刘宋郑道子 《神不灭论》(卷4),以及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形尽神不灭》、《明报应论》、《三报论》 (卷4) 等,集中论述了形灭神不灭和善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进而指出修行成佛。反对神不灭论、宣传神灭论的则有刘宋何承天的 《达性论》(卷4)、赞慧琳 《白黑论》信,以及齐梁间范缜的 《神灭论》(卷9)。又如,关于三教关系和夷夏关系上,南齐张融著 《门律》,主张 “道也与佛,逗极无二”,周颙他反复问难,虽认为二者不可等同,但也认为道教 “有裨弘教”,只是比佛教低下。道士顾欢著 《夷夏论》,主张佛、道二教同源,“道则佛也,佛则道也”,但二者有夷夏之别,有意贬低佛教。对此,明僧绍著 《正二教论》,谢镇之 《与顾道士书》(卷6),以及朱昭之、朱广之、惠通、僧敏著论多篇(卷7),皆予以反驳。齐末有道士假托张融著 《三破论》,攻击佛教破国、破家、破身,对此,刘勰作 《灭惑论》,僧顺作 《释三破论》予以驳斥。可见,《弘明集》以辩六大疑问为基本内容,而其重点在破神灭论和夷夏之辨。因为这是对佛教威胁最大的两个问题。

本书提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学说和社会文化思想方面的宝贵资料。这一时期的佛教论文大部已经佚失,保留在 《出三藏记集》中的主要是三藏目录和佛经序记,而本书所载录的文章涉及范围广泛,讨论的问题集中深刻,更有多方面学术价值。由于作者百人都是当时名流学者,如习凿齿、罗含、孙盛等虽有专集行世,但其余大多无专集行世,《四库提要》说:“梁以前名流著作,今无专集行世者,颇赖以存”,所以本书显得特别珍贵。此外,该书虽以颂扬佛教为目的,但同时还颇有魄力地保存了数篇极力反佛的论著,这是该书特色。

《弘明集》之后,又有 《广弘明集》。《广弘明集》是 《弘明集》的续编。“广”,即 “广综弘明”,意为对《弘明集》的扩大。它除搜集齐、梁以后有关佛教的文字外,还把一些齐、梁之前 《弘明集》所 “未讨寻”,没有辑录的重要佛教诗文编入。如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答纲琳二法师难》,竺道生 《答王卫军书》等文,都是研究东晋南北朝佛教哲学内部顿、渐之辨的重要文献。在体例上,也有突破。《弘明集》分卷不分篇,《广弘明集》则除分卷外,还按照所选文章的性质分为10篇,每篇都另作小序和评论。因上述原因,故不称 “续”而称 “广”。唐代高僧道宣编撰,30卷。历代汉文大藏经均收入,现在通行的主要为以下两种版本:1. 万历十四年(1586)吴惟明单刻本,出于宋、元藏; 2. 嘉兴藏本及常州天宁寺本。

道宣 (596—667),俗姓钱,润州丹徒 (今属江苏) 人,一说长城 (治所在今浙江长兴) 人。16岁出家,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学识渊博,著述颇丰,计有220余卷。除本书外,还著有 《续高僧传》30卷、《大唐内典录》1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4卷、《集神州三宝感通录》3卷、《释迦氏谱》1卷以及多种律学著作等。他是南山律宗的创始人。

本书宋、元、丽藏皆为30卷,明南、北藏及清藏为40卷。《四库》著录者30卷,系采明吴刻本。《四部备要》据常州天宁寺本,为40卷。《四部丛刊》据明刻本,为30卷。所收文章的作者自南北朝至唐共130余人,文章的体裁计有论文、序疏、诗赋、诏敕、铭文等多种,篇数达400多。

作者编撰此书目的,与僧佑大致相同,其后序说:“浇薄之党,轻举邪风;淳正之徒,时遭佞辩。所以教遗震旦,六百余年,独夫震虐,三被残屏”。他要借此书而使佛法为世人所了解、接受,以移风易俗,改善人心,流传后世。各篇基本内容如下。1. 归正篇。比较三教优劣而独推尊佛教,以为只有佛才是归于正觉的。2. 辩惑篇。对佛教两种主要疑惑的答辩。这两种主要疑惑是:不相信佛是圣人,不相信佛法是实在的。3. 佛德篇。叙述佛的祥瑞和颂扬佛的盛德。4. 法义篇。辩解真俗二谛等佛教法义,选文80篇。5. 僧行篇。选编了36篇有关高僧大德行事的文章。6. 慈济篇。论述人皆以慈悲为怀,自可胜残去杀。7.戒功篇。阐述以戒德约束自己,证取圣域的意义。8. 启福篇。选文38篇阐明佛教以慈济利众修福的道理。9. 悔罪篇。叙说诸佛大悲,不忍众生因造罪业长沦生死,而规定悔罪仪式使之自新。10. 统归篇。以上9篇从各个角度护法明教,此篇则就佛法陈词颂德,选文51篇。

道宣自称,在编撰 《广弘明集》之前,他曾 “博访前叙”、“寻条揣义”,广泛收集前人文章,即使 “孤文片纪”,凡能 “有悟贤明”,都 “撮而附列”。《四库提要》指出,该书 “采摭浩博,卷帙倍于僧佑”,所辑书文很多可补儒家史籍之不足,有“裨考证”研究。本书资料的重要性,首先是有关佛道之争的记述(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初傅奕反佛),其次是有关佛教思想争论 (佛性问题、二谛问题) 的记述。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