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释义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中考必背古诗文集锦

37.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于是砍了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走过去),往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射潭底,石上有鱼的影子,呆呆的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和游人一同欢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势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使人感到悲哀。因为这地方环境过于凄清,不可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作家作品

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者以明道”。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精炼,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柳河东集》传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词语解释

(一)重点词解释

[1]从小丘西行: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篁(huánɡ)竹:竹林

[3]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鸣。

[4]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伐竹取道:取:开辟

[6]下见小潭:下:向下。见:看见

[7]水尤清冽:尤,尤其、格外。冽,凉。(“洌”意为清澈)

[8]全石以为底:全:整块

[9]卷(quán)石底以出: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10]为坻(chí):为,成为。坻,水中高地

[11]屿:小岛。

[12]嵁(kān):不平的岩石。

[13]翠蔓:翠绿的藤蔓。

[14]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蒙,遮掩。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结

[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许:表约数,多,来。

[16]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7]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下,向下。澈,穿过,透过。布:映照。

[18]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9]俶(chù)尔远逝:俶尔,忽然。

[20]翕(xī)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2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22]其岸势犬牙差互:其,那。势,形状。犬牙差(cī)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一样。

[23]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使动用法,使……寒冷。

[24]悄(qiǎo)怆(chuànɡ)幽邃:悄怆,忧伤的样子。悄,寂静。怆,悲伤.幽:幽静。邃:深远。

[25]以其境过清:以:因为。清:凄清,冷清。

[26]不可久居:居,停留。

[27]乃记之而去:去,离开。

[28]隶而从者:隶:跟着。

(二)古今异义词

[1]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今义:住,住的地方。

[2]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3]余弟宗玄:余:古义: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

[4]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三)一词多意

[1]而:①潭西南而望:不译,表修饰。

②乃记之而去:不译,表承接。

[2]以:①全石以为底:用,介词。

②卷石底以出:而,连词。

③以其境过清:因为,连词。

[3]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

②明灭可见:可以,助动词。

[4]清:①水尤清冽:清澈,形容词。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形容词。

[5]环:①如鸣佩环:玉环,名词。

②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动词。

[6]道:①伐竹取道:道路,名词。

②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名词。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往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斗折蛇形: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四、问题设计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答:游览顺序。即: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谭源流——潭中气氛。抓住小石潭幽静的特点。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或(悲哀深沉)。

2.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

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3.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发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

答:《桃花源记》的写法更动人。陶渊明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相对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

答: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实在是茫然、遥远。

5.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

答: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

6.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答:①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睛之笔;②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③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

8.请举例说明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答: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9.重点句子梳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总貌句)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环境冷清句)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活泼可爱句)

[4]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写水清句)

五、主旨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遭贬后孤凄悲凉之情。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