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就是生命力
郭文斌
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总书记这番话讲到了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梦实现的关键之处:家庭建设。那么,家庭建设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我理解,应该是敦伦尽分。当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家庭自然就和谐美满。当父母尽到父母的责任,儿女尽到儿女的责任,丈夫尽到丈夫的责任,妻子尽到妻子的责任,公婆尽到公婆的责任,儿媳尽到儿媳的责任,兄长尽到兄长的责任,弟妹尽到弟妹的责任,这个家庭,怎么能够不和谐呢。当每一个家庭都是和谐的,这个社会怎么能不和谐呢。
而这个责任,又如何体现呢?在《弟子规》中,一个“孝”字,是通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等诸多细行来体现的。在古人看来,一个儿子,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是尽到了做儿子的本分。当然,时代在发展,其中一些内容已不可取,但其原理性部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正文部分,我讲到,八德的根本是孝道,五伦的根本是婚姻。家庭建设,根本也孝道和夫妻道。孝道是立柱,夫妻道是横梁。此柱不立,此梁不正,家庭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孝道和夫妻道是一道,那就是和气。没有和气,孝也难,爱也难。而和气,来自正气,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讲的正能量。正气又来自正念。
正念又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就是祖先们留下来的神圣经典,比如《了凡四训》《孝经》《弟子规》等。
所以,家庭建设还是要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反省日记还可以作为家训传至后代。当你想象到自己的这一部反省日记,将来自己的子孙后代会看,就会变着花样去做好事。只有做出来,才有资格写。你就会带着创意去生活。
反省日记不在字数多少,也不在文学水平有多高,在于每天写。今天我的言行中,高能量的哪几件,低能量的哪几件,本质层面上的哪几件,非本质层面上的哪几件。晚上结算时,看看自己的人生账户上是进项多,还是出项多。当进项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个人也就真正踏上了凡之路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反省的民族。中国有着太多的家谱家训就是供子孙后代作为反省的镜子用的,也供我们连根养根的。过去几乎家家有家谱,现在我们都没家谱了,我们都成没谱的人,做起事来就没谱、没章法。一个家没有家训,就没有家风,家族的船不知道开向哪里,肯定走不远。
树立家风比给孩子存银存金更重要。如果我们给孩子留下太多的财富,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奋斗的动力,一些孩子会拿它吃喝嫖赌,反而害了他。如果家长把反省日记留给他,告诉他提升能量的秘密,让他自己去奋斗,那就是对孩子莫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