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宣验记》简介|鉴赏
释义

《宣验记》简介|鉴赏

《宣验记》简介|鉴赏

志怪小说集。作者刘义庆。约成书于晚年(元嘉十七年)之后。该书最早见于《隋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三卷(一作三十卷)。两《唐志》不录。鲁迅据《太平广记》、 《说郛》等书辑其佚文三十五条,编入《古小说钩沉》内,这是目前较为完备的辑本。

《宣验记》是南朝出现较早的、专为宣明因果应验的佛家观念而产生的志怪小说。当时由印度传来的佛教影响很大,它的灵魂不死、天堂地狱和因果报应之说,在社会上特别盛行。法琳《辨正论·十代奉佛上篇》记载:“宋世诸王并怀文藻,大习佛经,每月六斋,自持八戒,笃好文雅,义庆最优,……著《宣验记》,赞述三宝。”《宋书》本传也说刘义庆“晚节奉沙门颇致费损”,可见作者的确是一位佛教的信徒。他编撰的《幽明录》已记叙了一些佛徒佛法的故事,言之不足又专门搜集应验事以为《宣验记》。作为“释氏辅教之书”,它“大抵记经像之显效,明应验之实有,以震耸世俗,使生敬信之心,顾后世则或视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宣验记》记叙的故事,由于系明显的说教,或云敬奉佛法而得福,不敬佛法而受惩;或记杀生受报应,观世音显灵验。宗教色彩浓厚,少有人情味,远不如《幽明录》那样生动有趣。如《沈甲》条:

吴郡人沈甲,被系处死。临刑市中,日诵观音名号,心口不息。刀刃自断,因而被放。

类似故事还有略为详细的,如《车母》条:

车母者,遭宋庐陵王青泥之难,为虏所得,在贼营中。其母先来奉佛,既然七灯于佛前,昼夜精心念观世音,愿子得脱。如是经年,其子忽叛还。七日七夜,独行自南走。常值天阴,不知东西,遥见有七段火光;望火而走,似村欲投,终不可至;如是七夕,不觉到家,见其母犹在佛前伏地;又见七灯,因乃发悟。母子共谈,知是佛力。自后恳祷,专行慈悲。

在佛教的宣传中,观世音是救苦难的菩萨,据说有难者只要呼观世音名号,既能寻声往救,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对他礼拜最勤。 《宣验记》关于观世音感应的故事记载较多。在它之前,尚有谢敷《观世音应验记》一书,但题材范围狭窄,影响不大。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观世音为观音,后遂流行此名。 《宣验记》所记正作“观音”,盖唐人引改,非原书如此。

《宣验记》内有的故事则说明不敬佛法受惩事,如《孙皓》条:

吴主孙皓,性甚暴虐,作事不近人情。与婇女看治园地,土下忽得一躯金像,形相丽严。皓令置像厕傍,使持屏筹。到四月八日,皓乃尿像头上,笑而言曰: “今是八日,为尔灌顶。”对诸婇女,以为戏乐。在后经时,阴囊忽肿。疼痛壮热,不可堪任。自夜达晨,苦痛求死。名医上药,治而转增。太史占曰:“犯大神所为”,敕令祈祷灵庙,一祷一剧。上下无计。中宫有一宫人,常敬信佛,兼承帝之爱,凡所说事,往往甚中, 云:“陛下求佛图未?”皓问:“佛大神邪?”女曰: “天上天下,尊莫过佛。陛下前所得像,犹在厕傍;请收供养,肿必立差。”皓以痛急,即具香汤,手自洗像,置之殿上,叩头谢过,一心求哀。当夜痛止,肿即随消。

这类故事,都在宣扬佛法无边,威灵显赫;信佛者能得到保祐,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不敬奉佛者,立受报应,甚至连最高的封建统治者也将受到惩罚。

《宣验记》里还保存了“鹦鹉灭火”的佛经故事: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言: “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 “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这则故事取自吴康僧会所译《旧杂譬喻经》二十三,又载《异苑》卷三。它写鹦鹉有意志和同情心富有积极意义,且形式类似寓言,有言有行,拟人化手法也可取。

总的来说, 《宣验记》是属于“释氏辅教之书”,以神佛为内容,以宣教为目的,大部分条目千篇一律,实际不能算小说。和同时期出现的保存优秀的民间传说、情节委婉、描摹细腻的志怪小说相比,它是应属于宣扬神佛迷信糟粕较多的作品之列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4: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