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宋史》
简介
《宋史》,元脱脱等撰。四百九十六卷。其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记述宋朝320年的史事。
脱脱(1314—1355),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父马札儿台都官至中书右丞相。他本人也于至正年间二次出任中书右丞相,中外称为贤相。
《宋史》自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设局纂修,脱脱任都总裁官,至正五年十月成书,历时两年半。同时《宋史》又是二十四史中部头最大的一部。除天子、后妃、诸王公主外,为立传记的多达2529人,比《旧唐书》多一倍多;志的分量也大大超过其他史书。由于分量重,成书时间短,缺乏条理爬梳,故不免芜杂。在内容方面,《宋史》“大旨以表章道学为宗”,“先理致而后文辞,崇道德而黜功利”。为此,一些著名农民起义领袖、科技方面的重要人物,均被“黜”掉。又,所载内容详于北宋,略于南宋;传记对人物过恶多曲为隐晦,记功绩又多牵合不实。这都是《宋史》的重要缺点。由于《宋史》主要以宋人记录的国史为本,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史料,仍是研究和了解宋代历史不可少的重要著作。
寇准与澶渊之盟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①人也。父相,晋开运②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③。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④,年十九,举进士。……
帝⑤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⑥,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⑦,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⑧。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⑨,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⑩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既而契丹围瀛州,直犯贝、魏⑬,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⑮,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⑯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邪?”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⑰,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⑱。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⑲,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⑳于屏间,谓曰:“太尉㉑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㉒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㉓”琼即麾㉔卫士进辇㉕,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㉖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太半,乃引去。上还行宫,留准居城上,徐使人视准何为,准方与杨亿㉗饮博,歌谑㉘欢呼。帝喜曰:“准如此,吾复何忧。”相持十馀日,其统军㉙挞览出督战。时威虎军头张瑰守床子弩㉚,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㉛不绝而已。有谮㉜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㉝如军中议岁币㉞,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㉟,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注释
①华州:今陕西华阴和渭南之间;下邽(guī):属华州,在今陕西渭南和蒲城之间。 ②开运:后晋出帝(石重贵)年号(944—946)。 ③魏王府记室参军:后晋宗室中没有封魏王的,后汉高祖刘知远的长子承训追封魏王,但在开运中还不是显官;记室参军,相当于今天的秘书之类。 ④《春秋》三传:《春秋》相传为孔子编的春秋鲁国的一部史书。三传为解释《春秋》的《左传》、《穀梁传》和《公羊传》三部书。 ⑤帝:宋真宗赵恒。 ⑥毕士安(938—1005):宋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乾德进士。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复为翰林学士。出知潞州,召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除参知政事,力荐寇准为宰相,遂并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契丹入犯,与寇准力排众议,请真宗亲征。和议既成,择将守边,许通互市并加强战备。参知政事,副宰相。 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官称。 ⑧位士安下:按当时制度,首相兼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根据兼官的高低来定等次。 ⑨深:即深州,在今河北深县南;祁:即祁州,在今河北安国。 ⑩狃(niǔ):狎,习以为常,不复措意。 澶(chán)州:今河南濮阳。 瀛(yínɡ)州:今河北河间。 ⑬贝:贝州,今河北武城;魏: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陈尧叟:当时任签书枢密院事。 ⑮老其师:消磨敌人的士气。 ⑯庙社:太庙和太社,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⑰南城:当时澶州分南北二城,分别在黄河南北。 ⑱驻跸(bì)以觇(chān)军势:御驾暂时停留探测军事形势。 ⑲亢(ɡānɡ):咽喉。 ⑳高琼:当时任殿前都指挥使,领节度使。 ㉑太尉:禁军高级将领一般都有“检校太尉”的官衔,所以常尊称为“太尉”。 ㉒盍(hé):何不。 ㉓趣(cù)驾:赶快驾车出发。 ㉔麾:同“挥”。 ㉕辇(niǎn):皇帝坐的车子。 ㉖薄:迫近。 ㉗杨亿:当时任翰林学士,担任撰拟诏书的人。 ㉘饮博、歌谑(xuè):喝酒下棋,欢唱说笑话。 ㉙统军:即统军使,挞览当时任辽的南京统军使,是统率南京汉军的长官,辽南侵时的先锋。 ㉚威虎:属侍卫步军司虎翼军;床子弩:安装在座子上的弩弓,可发射箭至七百步。 ㉛羁縻(jī mí):束缚。 ㉜谮(zèn):诬害。 ㉝曹利用:真宗的亲信武官,曾出使契丹。 ㉞岁币:即宋朝每年送给契丹的财物。 ㉟幄(wò):军帐。
译文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父亲寇相,后晋开运年间,应征召做魏王府的记室参军。寇准少年时英俊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考取进士。……
真宗早就想任命寇准为宰相,但担心他性格刚直,不便让他一人独任。景德元年(1004年),任命毕士安为参知政事。过了一个月,寇准和毕士安一同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寇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次在毕士安之下。当时,契丹南下侵犯,派遣了一支游动骑兵到深州、祁州一带掳掠,但一遇到小小的不利就急忙领兵退却,游走徘徊,没有交战的意思。寇准说:“这是想叫我们习以为常,不复措意。应当训练军队,任命将帅,并选精锐部队占据要害地方,以防备他们进攻。”当年冬天,契丹军队果然大规模侵入宋境。报告军情的紧急公文一晚上就到了五次,寇准全都不打开,只管喝酒,谈笑自如。第二天,同僚将这件事报告了真宗。真宗大惊,询问寇准。寇准说:“陛下要了结这件事,不过五天时间就足够了。”于是提出请真宗御驾亲往澶州。同僚们极为害怕,纷纷打算退朝。寇准制止了他们,命令等候皇帝一同起身。真宗感到为难,想回内宫。寇准说:“陛下一进去,那我就见不到您,大事就完了,请不要回宫,马上就走。”真宗这才决定讨论对契丹亲征的事,并召见大臣们询问征讨的办法。
不久,契丹包围了澶州,直攻贝州、魏州,全国震惊。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请真宗去金陵;陈尧叟是四川人,请真宗到成都去。真宗问寇准的意见如何,寇准心中十分清楚他们俩的计划,但却故意装作不知道,说:“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真是该杀!现在陛下神圣英武,武将文臣都同心协力,如果您亲自出征,敌人自然会逃走。纵令敌人不逃,我们可派出奇兵去破坏他们的计谋,同时坚守城池以待他们的军队疲怠,如此以逸待劳,我们也稳操胜券。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而去江南、四川那样遥远的地方,致使所到之处,人心涣散呢?倘若敌人乘机深入我国境地,天下还能够保得住吗?”于是请真宗去澶州。
到了澶州南城,契丹军队的气势正盛,大家都请求真宗住下来,以观察敌我态势。寇准则坚决请求:“陛下如果不过黄河,人心就会更加恐惧,而敌人的气焰却没有压住,这样做,怎能树立军威取得胜利呢?况且,王超率领精锐强悍的部队驻扎在中山,控制着敌人的咽喉要害;李继隆、石保吉领兵分别布成了大阵,控制了左右两侧;各地来支援的军队每天都有到达的,在这种形势下,为什么还疑虑而不前进呢?”然而由于多数人都表现出畏敌情绪,尽管寇准竭力争论,真宗仍然犹疑不定。寇准退出来,在屏风间遇到了高琼,便对他说:“太尉蒙受国家的恩惠,今天能够有所报答吗?”高琼回答说:“我是军人,愿以死报效国家!”于是寇准又进去奏报,高琼跟进去站在行宫庭下。寇准大声说:“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对,何不问一下高琼他们!”高琼随即抬头上奏说:“寇准的意见是正确的,望陛下采纳。”寇准又对高琼说:“机不可失,应当催促皇帝赶快出发。”高琼就指挥卫士推进皇帝乘坐的车子,真宗于是渡过黄河,登上了澶州北城的门楼。远近军士们望见皇帝的伞盖,踊跃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外。契丹听到欢呼声,面面相觑惊愕不已,以致队列都混乱了。
真宗到澶州后,把军务全部委托给寇准去处理。寇准按照皇帝的旨意全权指挥决定,号令严明整肃,士兵们都很高兴。不久敌人有数千骑乘胜进逼到城下,真宗下令士兵迎击,斩杀和俘虏了敌军大半,于是敌军退去。真宗回到行宫,留下寇准住在城楼上。过了一会儿,真宗派人去观察寇准在干什么,却见寇准正与杨亿喝酒赌胜负,唱歌欢呼,打趣逗乐。真宗听到汇报后,高兴地说:“寇准这样轻松,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宋军和契丹相持了十几天后,契丹的统军挞览出来督战。当时,威虎军头张瑰守着床子弩,发动弩机,一箭射中挞览的前额。挞览中箭身亡,于是契丹秘密送上书信,请求订立盟约。寇准不同意,契丹使者请求得更加坚决。真宗准备同意他们的要求,但寇准却想要让契丹称臣,并且献出幽州一带地方。无奈真宗厌恶打仗,只想笼络契丹,不断绝关系就行了。这时又有人攻击寇准想靠战事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寇准不得已只好同意与契丹议和。真宗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商量每年送给契丹财礼的事,说:“百万贯以下的要求,都可以答应。”寇准把曹利用召到营帐中,告诉他:“虽然皇帝有命令,但你同意的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贯,超过了三十万贯,我就杀你的头!”曹利用到契丹军中,果然以三十万贯的数目达成和约归来。这次河北战事能够顺利结束,都是寇准的力量啊!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①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②,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③,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④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
复官,徙江宁府,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
注释
①庐州:宋属淮南西路;合肥:县名,治今合肥市。 ②大理:大理寺,官署名,主管刑狱;评事:办事官吏。 ③端州:以境内端溪得名。治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市、高要县、高明县地。宋时包括今四会、广宁等县地。以产端砚著称。 ④遗(yí,旧读wèi):赠予。
译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刚中进士时,朝廷授他大理评事,派遣他担任建昌县知县。他以自己父母都已年老,辞谢没有就职。又得到监和州税的差遣,包拯的父母还是不愿意离开家乡,他就辞官回乡奉养双亲。过了几年,父母相继去世,他在父母的墓旁建起茅屋守丧到期满,仍然在墓旁徘徊不忍离去,乡里的父老多次来劝勉安慰他。过了较长的时间,包拯听从调遣,任天长县知县。有人偷偷将别人耕牛的舌头割掉,耕牛的主人到县衙告状。包拯对牛的主人说:“你立即回去,把牛杀掉卖肉。”不久就有人来告发牛主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对这个人说:“你为什么割掉别人耕牛的舌头而又来告发别人呢?”这个盗贼大吃一惊地认了罪。
包拯调任端州知州,并迁升为殿中丞。端州的特产是砚台,以前的知州总是借进贡端砚为名,敛取几十倍于进贡定额的砚台,用来送给朝廷的权贵。包拯命令只制作刚够进贡之数的砚台,他任职期满离开端州时没有带走一方砚台。
……
包拯复官刑部郎中,调任江宁知府。奉召入京权知开封府,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为人刚强坚毅,皇亲贵戚、内侍宦官因而有所收敛,听到他名字的人都感到害怕。人们把包拯的笑比作难以见到的黄河水清,儿童妇女也都知道包拯的名字,称呼他为“包待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过去制度规定,凡是打官司的人,不能直接到官衙庭下投诉。包拯大开开封府衙正门,使告状的人可以直到官衙陈述案情的是非曲直,这样,府吏不敢从中欺骗。宦官和势家大族建筑园第亭榭时,侵占了惠民河岸边土地,因此造成河道堵塞不通,恰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下令将这些建筑全部拆毁。有人拿着地契说上面写明如此,实际是弄虚作假增大土地面积的,包拯都查明验实,上奏弹劾他们弄虚作假的行为。
……
沈括传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①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②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三岁郊丘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坛下张幔,距城数里为园囿,植采木;刻鸟兽绵络其间。将事之夕,法驾临观,御端门,陈仗卫以阅严警,游幸登赏,类非斋祠所宜。乘舆一器,而百工侍役者六七十辈。括考礼沿革,为书曰《南郊式》。即诏令点检事务,执新式从事,所省万计,神宗称善。
迁太子中允③、 检正中书刑房④、 提举司天监⑤。日官皆市井庸贩, 法象图器, 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 景表、 五壶浮漏⑥, 招卫朴⑦造新历, 募天下上太史⑧占书, 杂用士人, 分方技科⑨为五, 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⑩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⑬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⑮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擢知制诰,兼通进、银台司⑯。自中允至是才三月。为河北西路察访使。先是,银冶,转运司置官收其利。括言:“近宝则国贫,其势必然;人众则囊橐奸伪何以检颐?朝廷岁遗契丹银数十万,以其非北方所有,故重而利之。昔日银成县⑰、银坊城⑱皆没于彼,使其知凿山之利,则中国之币益轻,何赖岁饷,邻衅将自兹始矣。”
时赋近畿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括言:“北地多马而人习骑战,犹中国之工强弩也。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又边人习兵,唯以挽强定最,而未必能贯革,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如是者三十一事,诏皆可之。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⑲,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⑳请。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尝白事丞相府,吴充㉑问曰:“自免役令下,民之诋訾者今未衰也,是果于民何如?”括曰:“以为不便者,特士大夫与邑居之人习于复除者尔,无足恤也。独微户本无力役,而亦使出钱,则为可念。若悉弛之,使一无所预,则善矣。”充然其说,表行之。
蔡确㉒论括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以集贤院学士知宣州㉓。明年,复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㉔,又出知青州㉕,未行,改延州㉖。至镇,悉以别赐钱为酒,命廛市良家子驰射角胜,有轶群之能者,自起酌酒以劳之,边人欢激,执弓傅矢,唯恐不得进。越岁,得彻札超乘者千余,皆补中军义从,威声雄他府。以副总管种谔西讨拔银㉗、宥㉘功,加龙图阁学士。朝廷出宿卫之师来戍,赏赉至再而不及镇兵。括以为卫兵虽重,而无岁不战者,镇兵也。今不均若是,且召乱。乃藏敕书,而矫制赐缗钱数万,以驿闻。诏报之曰:“此右府㉙颁行之失,非卿察事机,必扰军政。”自是,事不暇请者,皆得专之。蕃汉将士自皇城使㉚以降,许承制补授。
谔师次五原,值大雪,粮饷不继,殿直㉛刘归仁率众南奔,士卒三万人皆溃入塞,居民怖骇。括出东郊饯河东归师,得奔者数千,问曰:“副都总管遣汝归取粮,主者为何人?”曰:“在后。”即谕令各归屯。及暮,至者八百,未旬日,溃卒尽还。括出按兵,归仁至,括曰:“汝归取粮,何以不持军符?”归仁不能对,斩以徇。经数日,帝使内侍刘惟简来诘叛者,具以对。
大将景思谊、曲珍拔夏封磨崖、葭芦、浮图城㉜,括议筑石堡㉝以临西夏,而给事中徐禧来,禧欲先城永乐㉞。诏禧护诸将往筑,令括移府并塞,以济军用。已而禧败没,括以夏人袭绥德㉟,先往救之,不能援永乐,坐谪均州㊱团练副使。元祐初,徙秀州㊲,继以光禄少卿分司㊳,居润㊴八年卒,年六十五。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㊵,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注释
①沭(shù)阳:今江苏沭阳。 ②昭文:昭文馆,官署名。掌收藏经、史、子、集四部图籍以及修写校雠等事。 ③太子中允:太子府属官。 ④检正中书刑房:官名,中书属官,掌管监督中书所属五房之一的刑房。 ⑤提举司天监:司天监长官。司天监是负责观看天象、写造历书等事的机构。 ⑥浑仪、景(yǐnɡ)表、浮漏:均为观象仪器。景:影的本字。 ⑦卫朴:北宋淮南人。精通历法。 ⑧太史:掌天文历法。 ⑨方技科:指录取天文、医学等方面人才的考试科目。 ⑩常平:国家粮仓名,即常平仓,用以平准粮价的粮仓。 集贤校理:官名,属集贤院。集贤院负责收藏、校勘书籍。 挻(shān):引诱。 ⑬市易司:官署名,掌乘时贸易、平衡物价等事。 解池:指解州的盐池。解州: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县。解池在运城和解县间。 ⑮忠、万、戎、泸:忠,忠州,今四川忠县。万,万州,今重庆万州。戎,戎州,今四川宜宾。泸,泸州,今四川泸州。 ⑯通进、银台司:官署名,隶给事中,掌抄录进呈奏疏等文件及颁布之事,二司分工稍有不同。 ⑰银成县:在今河北,当时辽宋边境处,具体方位不清。 ⑱银坊城:在今河北涞源东南,当时属辽。 ⑲黄嵬地: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 ⑳天池:即天池庙,在今山西宁武西南管涔山上。 ㉑吴充(1021—1080):宋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时任宰相。 ㉒蔡确:时任御史。 ㉓宣州:今安徽宣城。 ㉔知审官院:官名,掌管审官院;审官院,官署名,掌管京中朝官考核。 ㉕青州:今山东益都。 ㉖延州:今陕西延安。 ㉗银:今陕西榆林南。当时属西夏。 ㉘宥(yòu):今陕西靖边西北。当时属西夏。 ㉙右府:指枢密院。 ㉚皇城使:官名,无职掌,仅为迁转之阶。 ㉛殿直:武官名,属禁军殿前司。 ㉜磨崖、葭芦、浮图城:磨崖、浮图城,两城大约在今陕西子洲和米脂以北地区;葭芦:今陕西佳县。 ㉝石堡:石堡城,在银、夏州之间。 ㉞永乐:在今陕西米脂西北。 ㉟绥德:今陕西绥德,在永乐之南。 ㊱均州:今湖北十堰东。 ㊲秀州:今浙江嘉兴。 ㊳光禄少卿分司:官名。光禄寺副长官。光禄寺掌管祭祀时的供品安排等事。分司,官职名,此处指分司南京,在南京支取俸禄。 ㊴润: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㊵笔谈:即《梦溪笔谈》。
译文
沈括,字存中。由于父亲官位的恩荫,担任了沭阳县主簿。……考中进士后,被派编校昭文馆的书籍,担任馆阁校勘,删节制定三司的条例。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一次往南郊外的圜丘祭祀天地的礼仪,是由有关机构按照典籍记载安排,然后收藏起副本。办事人员往往借着行仪式之机谋求私利。祭祀前,在祭坛下面支起帐幕,在宫城外几里的地方修建园林,种植树木,装饰得色彩斑斓,雕刻飞鸟走兽,绵延不断放置于林木之间。将要从事祭祀的那天傍晚,皇帝亲自来观赏园林景色,登上端门的南面正门,陈设仪仗卫队,检阅戒严警卫的部队,游览赏玩,这些都不是斋戒祭祀时所应该有的景象。皇帝使用的一个器物,就需要六七十个工匠制作。沈括考察了礼制的发展变化,写成了一本书《南郊式》。朝廷于是任命他掌管郊祀的事务,按照新礼仪办事,这样一来,每次省下的经费数以万计,宋神宗十分满意。
随后,沈括升为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当时,掌管天文历数的官员都是些庸碌无为的人,对于天体的现象、图象及观象的器械,几乎一窍不通。沈括任提举司天监后,才设置了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并招请卫朴修成新的历法,向天下征集太史用的观测天象的书,此外他还在司天监中任用读书人,把方技科分为五项,这些办法后来都被采纳施行。
淮南发生饥荒,朝廷派沈括去巡视调查。他到达淮南后,便下令发放常平仓的钱和粮食,同时组织疏通河渠,修治荒芜废弃的田地,以此来消除水灾造成的困难。随后他又升任集贤校理,奉命巡视调查两浙地区的农田水利情况。当时,朝廷大量征集民间的车辆,人们不了解官家的意思,都引以为忧;市易司忧虑四川禁止不了私贩贩盐谋取暴利,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池的盐去解决四川的吃盐问题。上书议论这两件事的奏疏多得像织机上的纱线,但都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沈括侍立在神宗身旁,神宗看着他说:“你知道征集车辆的事吗?”沈括回答说:“知道。”神宗问:“这事怎么样?”沈括说:“请问征集车辆要做什么用途呢?”神宗说:“北面的辽军用马来取胜,没有车是不足以抵挡他们的。”沈括说:“车战的好处,在历代都可以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由五匹马来拉,有利于快速进退。现在民间的载货车笨重庞大,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所以人们称为‘太平车’,只能够在平时用用罢了。”神宗高兴地说:“别人的话没有说到这些,我要好好考虑一下。”又问他川盐的事,他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填塞掉而运解州的盐去,使盐都由官府发售,当然好。但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小盐井特别多,是不能够一下子禁绝的,势必要派人去守卫它们,这样一来,恐怕就得不偿失了。”神宗点头,认为很对。第二天,两件事都停止了。随即又提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从升任太子中允之职到这时候,才不过三个月。接着沈括又出任河北西路察访使。按以前的常规,凡是河北西路有人炼银的地方,转运使就设置官员,以取利。沈括发表意见说:“喜爱金银财宝就会使国家贫穷,这是必然的事。人如果多了,那么窝藏的奸伪之徒怎样检查呢?朝廷每年送给契丹数十万两银子,正因为它不是北方所有的东西。现在,原来的银成县、银坊城都在他们境内,假如他们知道开凿山中矿产的利益,中国的货币就更被看轻了,每年拿什么东西送给他们呢?与邻国契丹的矛盾就要从这儿开始了。”
当时,朝廷要靠近京畿的居民每户都交出马匹来作赋税,用来守卫边境,人民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沈括说:“北方的契丹地区马匹多,人又熟悉骑马作战,这就好比中国擅长用强劲的弓箭。现在舍弃我们擅长的技艺,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怎么能取胜呢?”另外,边境的人们学习军事技术时,只用拉弓的强度来确定高下,但不一定能射穿皮革;沈括认为,应该考核他们射箭的距离和射入硬物的程度。沈括提出的类似建议有三十一条,朝廷都下诏同意施行。
辽国的萧禧来争论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在宾馆不肯辞去,说:“我一定要达到要求才能返回。”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沈括到枢密院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往年商定边境的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代的长城为边界,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论述这件事。神宗特地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让他陈述。神宗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讨事情的本末原委,几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神宗命令,将所画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理屈词穷,才不再争论了。神宗赏赐了沈括白金一千两,让他出发去辽国。他到了契丹宫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议。沈括找到争论土地的文件数十件,预先让办事人员和幕僚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就让办事人员举例回答。另一天再提问,还是同样回答。杨益戒无话可答,傲慢地说:“你们连几里的地方也不愿意放弃,难道想轻易断绝两国的和好吗?”沈括说:“出兵有道理,士气就高,没有道理,士气就低落。现在你们北朝舍弃你们以前国君的重大信誓,用暴力来役使你们的人民,这对我们宋朝没有什么不利。”总共晤谈了六次,契丹方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屈服,就丢开黄嵬地区不谈,只要求将天池一带地方划归他们。沈括于是启程回朝。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淳朴和复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沈括曾经到丞相府中报告事情,吴充问他:“自从下了免役令以后,人民诋毁攻击它,到现在还没有能减轻一些。这件事到底对人民怎样?”沈括说:“认为不方便的,只是士大夫和城中历来被免除徭役的人,这不必怜惜他们。只是,贫穷寒微的民户本来没有出力役的,现在也要让他们出钱,那是应该考虑的。如果对这些人全部放宽,不收他们的钱,就好了。”吴充认为他说得对,上表报告朝廷,施行了这项建议。
蔡确抨击沈括,说他前后不一致,暗中危害司农寺颁布的法令,因此,沈括以集贤院学士的职名被派出去担任宣州知州。第二年,复官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再次被派出朝,担任青州知州;他还没有去青州上任,就又改任延州知州。到延州后,他把朝廷额外赐给的钱全部买了酒,命令街道平民中清白人家的子弟参加骑马射箭,比赛高下,每当看到有超群出众的,就亲自起身,斟酒慰劳。边境上的人们因而欢欣奋发,拿着弓箭,唯恐不能参加。过了一年,沈括共选得能够射穿箭靶、跳跃上车的人一千名,都补充到中军做志愿兵,因此,延州军队的威名和声望超过其他州府。由于副总管种谔攻下西夏银州、宥州立了功,沈括也因功加官为龙图阁学士。朝廷将守卫京师的部队派出到边疆驻防,两次赏赐他们财物,却没有赏给地方的士兵,沈括认为,京师的卫兵虽然重要,但是每年都参加战斗的还是地方的士兵,像现在这样的赏赐不均,会引起变乱。于是藏起敕书,假称有命令,赐给地方士兵几万贯钱,并通过驿站报告朝廷。神宗下诏回答他说:“这是枢密院颁布赏赐时的失误,如果不是你看到事情的要害,必然会扰乱军政。”从这以后,办事有时来不及报告的,沈括都可以自己作主决定,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将士,自皇城使以下的官职,也允许他以朝廷的名义补充授官。
有一回,种谔率部到达五原,遇到下大雪,粮食给养没有及时运达,殿直刘归仁率领部下向南逃去,三万士兵全部溃散退入边关,当地居民十分害怕。沈括出城,在东郊用酒食接待回来的河东部队,见到逃回的人有几千人,问他们说:“副都总管派你们回来取粮食,为首的人是谁呢?”他们说:“在后面。”便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兵营去。到晚上,又到了八百人。不到十天,溃散的士兵全部回到营房。沈括去检查部队,刘归仁来到,沈括说:“你回来取粮食,为什么没有拿军符呢?”刘归仁无法回答,沈括就将他斩首示众。过了几天,神宗派内侍刘惟简来查询叛乱的人,沈括将处理的情况报告了朝廷。
大将景思谊、曲珍攻下西夏的磨崖、葭芦、浮图城后,沈括提议修筑石堡城来对付西夏。但是,给事中徐禧来到,他要先修永乐城。朝廷命令徐禧指挥将领们前去筑城,命令沈括把他的帅府移到边界,以便接济军用物资和出兵救援。不久,徐禧失败战死,沈括因为西夏军队袭击绥德,先去救援绥德,因而没有能够援救永乐城,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元祐初年(1086年),又被改派到秀州安置。接着,被任命为光禄少卿,在南京领取俸禄,居住在润州。八年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而且都有论述和著作。他又把平时与宾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写成《笔谈》一书,记载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实、故旧老臣的情况,流传于世上。
岳飞大破“拐子马”
十年,……飞自以轻骑驻郾城,兵势甚锐。
兀朮大惧,会龙虎大王议,以为诸帅易与,独飞不可当,欲诱致其师,并力一战。中外闻之,大惧,诏飞审处自固。飞曰:“金人伎穷矣。”乃日出挑战,且骂之。兀朮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与韩常之兵逼郾城。飞遣子云领骑兵直贯其阵,戒之曰:“不胜,先斩汝!”鏖战数十合,贼尸布野。
初,兀朮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兀朮大恸①曰:“自海上②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兀朮益兵来,部将王刚以五十骑觇敌,遇之,奋斩其将。飞时出视战地,望见黄尘蔽天,自以四十骑突战,败之。
方郾城再捷,飞谓云曰:“贼屡败,必还攻颍昌,汝宜速援王贵。”既而兀朮果至,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于城西。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之,杀兀朮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索堇,兀朮遁去。
注释
①恸(tònɡ):极悲哀。 ②海上:即贝加尔湖。
译文
宋绍兴十年,……岳飞亲自率领轻骑兵驻扎河南郾城,部队斗志昂扬。
金兀朮非常害怕,便召集龙虎大王商议,认为宋军其他将帅比较容易对付,唯独岳飞不好抵挡,企图诱骗岳飞主力就范并与之决战。宋室朝野听了都非常害怕,诏示岳飞,要他仔细考虑自己的处境,加强防卫。岳飞说:“金兀朮已黔驴技穷了!”便每天派出士兵进行挑战叫骂,使兀朮很恼怒,调集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和韩常的军队进攻郾城。岳飞让他的儿子岳云率领骑兵攻击其阵。警告他说:“不获胜利首先斩你!”岳云与兀朮反复激战数十次,杀得金军尸横遍野。
当初,金兀朮的主力都是重铠甲,用熟牛皮条将三骑马联结在一起,叫做“拐子马”,宋军对付不了。这次金兀朮出动了一万五千名骑兵进攻,岳飞告诫士兵说:你们带上麻绳大刀,冲入敌阵后不要往上看,只管用绳索绊马,举刀砍蹄。因为“拐子马”串连在一起,只要一匹马倒了,其余两匹马就无法行动了。岳家军奋力进击,终于把金兀朮打败。兀朮十分伤心地说:“自从海上起兵以来,全靠‘拐子马’取得胜利,今天算是彻底完了!”兀朮援兵赶来,岳飞部将王贵指挥五十名骑兵与其先头部队相遇,奋斩其将。岳飞经常出来观察,发现作战区黄尘蔽天,亲自率领四十名骑兵冲了进去,敌人战败。
郾城再次告捷。岳飞对岳云说:“金兀朮屡次战败,必将转攻颍昌,你应该驰援王贵。”不出所料,兀朮果然前来进攻。王贵率领游奕军,岳云使用亲随军以高埠为依托战于城西,岳云用八百名骑兵向里猛插,两翼步兵随后跟进,经过激战,斩杀兀朮女婿夏金吾、副统军粘罕索索堇,仅兀朮逃跑。
辛 弃 疾 传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①人。少师蔡伯坚②,与党怀英③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④,因留事金,弃疾得《离》⑤,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⑥,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⑦,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匄⑧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至。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⑨,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⑩、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⑬,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签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⑮,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⑯。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⑰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良由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政⑱,而州不敢问;县以并缘科敛⑲为急,吏有残民害物之状,而县不敢问。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刬荡⑳,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㉑,与溪峒蛮獠㉒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㉓,略无已时。军人则利于优闲窠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之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至调大军,千里讨捕,胜负未决,伤威损重,为害非细。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㉔,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㉕、密院㉖,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㉗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㉘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㉙,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㉚,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㉛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㉜。……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跋绍兴㉝间诏书曰:“使此诏出于绍兴之前,可以无事仇之大耻;使此诏行于隆兴之后,可以卒不世之大功。今此诏与仇敌俱存也,悲夫!”人服其警切。……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为大理卿㉞时,同僚吴交如死,无棺敛,弃疾叹曰:“身为列卿而贫若此,是廉介之士也!”既厚赙之,复言于执政,诏赐银绢。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㉟题其二斋室。熹没,伪学㊱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注释
①齐:古齐国,今山东泰山以北之地及胶东半岛一带;历城:今山东济南。 ②蔡伯坚:即蔡松年(1107—1159),金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海陵王时尚书右丞相,封卫国公。工于乐府,有文名,兼善书画。有《明秀集》。 ③党怀英(1134—1211):金泰安(今属山东)人,字世杰,号竹溪。大定进士。莒州军事判官,除汝阴令,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能诗善文,工篆籀。 ④坎:八卦之一(),卦象为水,象征北方。 ⑤离:八卦之一(),卦象为火,象征南方。 ⑥金主亮:即完颜亮,又称海陵王,金朝第四个皇帝。 ⑦忠义军马:指北方汉族人民抗金武装力量。 ⑧匄(ɡài):“丐”的异体字。给予。 ⑨建康:今江苏南京。 ⑩承务郎:宋元丰改制前为从八品下阶文散官,元丰三年(1080年)后废文散官,遂为寄禄官。 印告:印指印信,告指告身。均为授官的凭证。 张安国、邵进:均为耿京的部属。 ⑬海州:今江苏连云港。 江阴:今江苏江阴;签判:宋代京官以上充州府判官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 ⑮乾道四年:乾道为宋孝宗年号,四年为1168年。⑯谭州:治今湖南长沙;湖南:南宋的荆湖南路;安抚:安抚使之略,宋代负责军务、治安的路一级长官。⑰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均为南宋湖南地区人民起义首领。 ⑱政:通“征”,指征收赋税。 ⑲科敛:即科配,指国家正赋外的额外征收。 ⑳刬(chǎn)荡:扫除。 ㉑两广:指南宋广南东、西两路。 ㉒溪:指五溪之地,今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一带;峒(dònɡ):对广西、贵州少数民族居住地的泛称;蛮獠(lǎo):指南宋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少数民族。 ㉓占破:主兵官占留兵员,使他们不参加校阅而做其他杂役。 ㉔摧锋、神劲、左翼:均为南宋地方军队名。 ㉕三牙:即三衙。掌管禁军的军事机构。即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南宋时徒有其名。这里泛指中央统军机构。 ㉖密院:即枢密院。宋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别称宥司。 ㉗马殷:五代时楚国的创建者。 ㉘傔(qiàn)人:唐制,节度使、副使都有傔人,相当于副官之职。 ㉙闭粜者配:原作“闭籴者配”,疑“籴”当作“粜”。 ㉚子钱:利息。 ㉛信守:信州知州。信州,今江西上饶。 ㉜秩:官吏升迁的品级档次。 ㉝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 ㉞大理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掌全国司法、刑狱。 ㉟“克己复礼”、“夙兴夜寐”:语出《论语》、《诗经》。前者谓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后者谓早起晚睡。 ㊱伪学:宋宁宗时,韩侂胄执政,与赵汝愚相倾轧,斥亲近赵汝愚的朱熹等所倡导的理学为伪学。
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县人。少年时拜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当时人称他们为“辛党”。最初准备出来做官时,他们去占卜,用蓍草来决定去向,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因此留在北方为金朝服务,而辛弃疾得到的是离卦,于是决心南下归附宋朝。
金国皇帝完颜亮死后,中原地区的英雄好汉纷纷起兵反金。耿京在山东聚集了一支人马,自称为天平节度使,控制管辖山东及河北地区的抗金武装,辛弃疾在耿京幕下当天平节度使掌书记,他力劝耿京拿定主意南下投宋。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论军事,辛弃疾间或与义端相处。辛弃疾到耿京军中后,义端也聚集了千余人马,辛弃疾说服义端,使他归属了耿京。有一天傍晚,义端偷了天平节度使大印逃走,耿京大怒,要杀掉辛弃疾。辛弃疾说:“请你给我三天的期限,抓不到义端,回来您再处死我也不晚。”辛弃疾估计义端必定是向金军统帅报告义军的情况去了,就急忙追赶,抓到了义端。义端说:“我认识您的本来面目,您是一头黑色的犀牛,力气足以杀人,希望您别杀我。”辛弃疾斩了义端的头回来献给耿京,从此,耿京对辛弃疾更加器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着书表归顺宋朝,宋高宗当时正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辛弃疾,对他进行了表彰并收纳了他们的书表,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官,并且用节度使的印信和告身去召耿京归顺。然而,耿京的部下张安国、邵进已将耿京杀害并投降了金国。辛弃疾回到海州,与耿京的旧部商量说:“我是根据主帅的意图去联系归顺朝廷,没有料到事情发生了变化,怎么去回复朝廷的命令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和抗金忠义人士马全福等直接冲向金军大营。这时,张安国正在和金军将领们畅饮美酒。辛弃疾在千军万马中将他捆绑出营,急驰南归,金军将领追赶不及。辛弃疾将俘虏送到行在临安献给高宗皇帝,高宗下令将张安国斩首在大街闹市中,仍旧授给辛弃疾原先所授的官衔,改任为江阴签判。这时,辛弃疾正好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通判。……以后提升为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当时盗贼接连不断地在湖南境内兴起,辛弃疾把他们全部讨平。于是,上奏给孝宗皇帝说:“现在朝廷的政治清明,近几年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等人接连发动叛乱,都能够一声呼喊,就聚集起千百人来,杀害官吏,抢劫民财,他们连死都不怕,以致必须用大军去剿灭他们。这是因为各州征收钱财赋税过于急迫,衙吏们有残害百姓的劣迹,而州官不敢过问;各县也是征收额外赋税过于急迫,衙吏们有残害百姓的现象,而县官不敢过问。农村的老百姓,州郡的官吏用聚敛来迫害他们,县里的官吏以额外征收迫害他们,衙吏们以勒索讨取来迫害他们,豪强地主以侵吞土地来迫害他们,强盗们以抢劫掠夺来迫害他们,他们不去当强盗,还有什么路可走呢?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而贪官污吏却迫使他们成为强盗,今年剿除,明年扫荡,就好比一棵树,天天刻、月月削,不死掉也会折断。希望陛下仔细考虑引起盗贼发生的原因,讲求消除盗贼的办法,不要只依靠平定盗贼的军队。要告诫各地方州县官员,把关怀爱抚百姓一事放在心头,凡有违反国家法纪贪图财利的人,让各级机构都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决不能像过去那样仅审查检举吏员搪塞,而为掩饰自己的过错找替身。”孝宗下诏对辛弃疾进行奖励。
辛弃疾还认为,湖南地势控制两广,又与溪峒蛮獠地域相连,草野盗贼经常作乱,这不仅仅是由于风俗顽钝剽悍,也是由于这里的武备空虚所导致。于是,又上奏章说:“军中政务的弊病就在于不能统一指挥,以各种名目拘占兵员派做杂役的事,从来没有停止过。军官们贪图悠闲自在的生活,只是坐在营帐中无所事事。他们忙碌奔走于衙门之内,只求有衣穿、有饭吃。因此,军队的教习训练废除,兵丁逃亡无人追赶,冒吃军饷没有人检举。平时为非作歹之徒根本无所畏惧,一有危急情况,士兵们都不能行军打仗,以致须得从千里之外调大军来讨伐捕捉,但是,胜负却难肯定,军队的威名既受挫伤,损失又很严重,危害实在不小。请依照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三军的例子,在这里另创建一支军队,以湖南飞虎命名,只隶属于三衙和枢密院,专门听从湖南军事统帅的管辖和调遣,这样可以使夷獠人等知道我军的威力,听到我军的声势便害怕而屈服。”
宋孝宗下诏令委任辛弃疾规划建军。于是,他就在当年马殷所建营垒的基础上进行测量,在那里筑起了营寨木栅,招来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除外。战马、铁甲也都准备齐全。开始时,先用五万贯钱在广西买马五百匹,又下诏命广西按抚司每年附带为湖南飞虎军买马三十匹。当时,枢密院官员中有不喜欢辛弃疾的,几次加以阻挠和制止,辛弃疾却进行得更加坚决,这件事终于没有被他们破坏掉。建立飞虎军用的钱数以万贯,由于辛弃疾善于经营调整,许多事情都很快地办成。朝廷中有人上奏章,议论辛弃疾大肆搜刮民财,孝宗于是颁下御前金字牌,让辛弃疾在接到金字牌的那一天起就停止飞虎军的建设。辛弃疾接到了金字牌,但却把它藏起来,仍然出来督促负责建造的人,命令他们在一个月内将飞虎军的营栅建成,没有完成则军法处置。飞虎军营栅按时完成,辛弃疾这才上书,向孝宗陈述营建的原委,并绘制了一幅飞虎军营寨图呈献给孝宗。孝宗于是消释了心中的疑虑。……飞虎军建成后,军势雄镇一方,成为当时长江沿线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
后任右文殿修撰,朝廷又派辛弃疾到隆兴府当知府,并兼任江西安抚使。当时,江西正闹大饥荒,孝宗下诏要辛弃疾负责救济灾荒。辛弃疾一到隆兴府,就在大街上张贴告示说:“囤粮不卖的人发配,向囤粮户强行购买的人处斩。”接着又命令将公家仓库的钱、银器全部拿出来,又召集城中的官吏、儒生、商人和市民,让他们各自推举其中有钱有才干的人,酌量借给他们钱财物品,责令他们负责买粮运进城,所借钱不向他们收取利息,限期在月底前运粮到隆兴府城下发卖。于是,运送粮食的船只接连而来,粮食的价格自动下降,老百姓靠这些粮食才得以度过灾荒。当时,信州知州谢源明向辛弃疾请求拨一些粮食来帮助他们救荒。辛弃疾部下的属官都不同意,辛弃疾说:“同是百姓,都是皇上的臣民啊!”就将装有粮食的船拨十分之三给信州。宋孝宗对辛弃疾进行了表彰,并给他提高官秩一级。……
辛弃疾为人性格豪爽,崇尚气节,只要他认为是有用的人才都给以提拔,所结交的朋友大都是海内的知名人士。有一次,他曾在一份绍兴年间的诏书后面写了一段题跋说:“假如这份诏书是绍兴之前颁发的,那就可以避免今天伺奉金国的奇耻大辱;假如这份诏书出现在隆兴以后,那就可以建成盖世的大功。现在,这份诏书是与仇敌同时并存,真可悲啊!”人们都非常佩服他这段题跋的精炼切要和寓意深刻。他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在于勤劳,应当把努力耕种当作最首要的事。北方的人,维持生计的办法,不求别人,因此说没有什么特别富或者特别穷的人家。南方从事工商业的人多,有害于农,因此,兼并土地的祸害就多,贫富的差距就大大不同了。”因此,他用“稼”字来给自己家里的轩堂命名。他担任大理卿时,同在大理寺的官员吴交如死了,没有棺材收殓尸体,辛弃疾叹息说:“位在九卿之列,但却贫穷到这种地步,真是一位清廉不贪的官员啊!”于是厚赠吴交如家,助丧葬费,又告知执政。孝宗因此下诏赐给吴家银两和绢匹。
辛弃疾曾经同朱熹一起到武夷山游玩,写了一首《九曲櫂歌》,朱熹则写了“克己复礼”和“夙兴夜寐”这两句话分别题在辛弃疾的两处书房的横匾上。朱熹死时,对伪学的禁令正严,以致朱熹的学生和原来的朋友竟没有一人去送葬。辛弃疾作了一篇祭文,前往朱家流涕吊唁,祭文中说:“永垂不朽,万代传名。谁说您已死去,凛凛神貌如生!”辛弃疾最擅长于填词,他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