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汇》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我国第一部比较通俗、编排方法也有进步的字典,是明代梅膺祚的《字汇》。此书成书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以前,书首有其从兄鼎祚序,作于万历乙卯。全书正文以地支字标分12集,连卷首及卷末的附录,共为14卷,收字33179个。全部有释义,有注音。又前有首卷1卷,有《运笔》、《从古》、《遵时》、《古今通用》及《检字》5篇,分讲书法、字形变化及难字检查索引。卷末有《辨似》、《醒误》、《韵法直图》、《韵法横图》4篇。关于释义和注音,作者在凡例里说明:“字有体制(字形),有音韵,有训诂。兹先音切,以辨其声;次训诂,以通其义;末采《说文》制字之旨”。
这书最大的贡献,在全书组织方面创造性地使用部首编字,采取笔画多少先后排列次序,使查检大为方便。并且简化了从《说文解字》以来的字典的部首,共分214个部首字,按笔画顺序排列。从子至亥12集,减并的部首,差不多等于《说文解字》的1/2。这214个部首和笔画顺序的检字法,从《字汇》起,直到近世的各种词典,仍在继续使用。朱彝尊记当时的情况说:“小学之不讲,俗书繁兴,三家村夫子挟梅膺祚之《字汇》、张自烈之《正字通》,以为免园册,问奇字者归焉”。(见《汉简跋》),此书在《康熙字典》刊行以前,曾风行一时,深入乡闾。
《字汇》的注音方法是先列反切,后加直音,如“力”字:“郎狄切、音历”,直音中有声无字的,则以平上去入四声互证,或注音近某字。此书所收的字,除去经史常用的外,还有很多通俗字,怪僻不常见的字,则一律不收。对古文俗字皆加说明。在通用字下面,也列有古文或异体。对于每个字都是先注音,后释义,注音准确,释义清楚,有时还在注释末尾,采录《说文解字》的说法,以指出造字之旨。以上各点,都足以说明编者审慎细心,曾为普通读者着想。在古代字书中,《字汇》是比较通俗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