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与《日知录》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因为敬仰南宋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更名为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他年轻时曾参加知识分子反清团体“复社”的活动;1645年6月在家乡参加过武装抵抗清军的斗争,失败后在大江南北各地隐姓埋名,颠沛流离达20年之久。清顺治十四年(1657)离开江南,先后到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游历考察史地,拜谒明十三陵,并访问学者。1681年在由华阴到山西曲沃的途中患病,于1682年正月初九逝世,享年70岁。
顾炎武为学与为人统一,志高行洁,学博识精,重视实地考察,是清代朴学与实学的开创者。一生著作丰富,今有《顾炎武全集》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顾炎武收集资料特别强调以原始材料为标准。他平生最恨用第二手资料以证己说,认为利用第二手资料是买铁铸钱:“尝谓今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所铸之钱既已粗恶,而又将古人传世之宝,舂剉碎散,不存于后,岂不两失之乎?”(《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十》)为避免不重视原始资料的流弊,他主张引文必引原文,引立言之人。“凡述古人之言,必当引其立言之人,古人又迖古人之言,则两引之,不可以为己说”,“凡引前人之言必用原文。”(《日知录》卷十七《述古》《引古必用原文》)
《日知录》32卷,是顾炎武一生治学的结晶,也是顾炎武最重要的作品。这部书曾有多种版本,这些版本体现了顾炎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他曾形象地将该书的写作比作“采铜于山”般艰难不易,取材精粹,不像买废铜铸钱粗恶,可见他治学严谨勤奋,重视一手资料。康熙九年(1670)江苏淮安付刻8卷本,这是初刻本;康熙三十四年(1695),弟子潘耒在顾炎武30余卷遗稿的基础上经过删削整理,在福建建阳刻印,这是流传最广的32卷本。
关于《日知录》的研究论著和论文比较多。其中,集释类的著作有清人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影印出版的《日知录集释》(外七种)选收了李遇孙、丁晏、俞樾、黄侃、潘承弼等的校正补考作品,选本精良,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日知录集释》以及黄汝成校勘的《日知录刊误》《日知录续刊误》等,荟萃了前人研究心得,纠正了刊刻错误,前后辉映,逐层推进,鞭辟入里,体现了《日知录》研究精益求精的学术特质。陈垣撰《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注重史源考察,厘清原文与引文的区别,在今天依然是研究顾炎武学术与思想的重要参考。比较简明的选本,有赵俪生著《日知录导读》(巴蜀书社1992年4月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6月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