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雕塑·敦煌莫高窟
释义

雕塑·敦煌莫高窟

雕塑·敦煌莫高窟

是我国现有保存下来的众多佛教艺术石窟中,开创年代最早,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以及保存比较完整的石窟艺术。莫高窟,俗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东南25至30公里处,界于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的河谷断崖上,南北迤逦一千六百多米。石窟上下五层,高达十余丈,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启让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乐僔和尚创凿洞窟,法良禅师继续建造。所以,莫高窟当始凿于公元4世纪中叶,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初、西夏各朝,迄于元代,为时千年,凿窟累累,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 000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五十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

莫高窟的窟形可分三种。早期窟多是在一个平面四方形窟内的中央偏后处竖立一个四方形的中心塔柱直承窟顶,塔柱四面各有佛龛,是塑像所在,窟顶前部呈两带横斜坡状,如人字形屋顶,即“人字披”。人字披上或画或塑以屋椽之形,模拟屋顶,人字披后为平顶,上饰斗八藻井以装饰。这是源于印度支提窟的窟形,因而也称“支提窟”,但与印度之支提窟又有区别。印度的支提窟其平面为里圆外方呈马蹄状,中央设舍利塔,石柱并列于周围,用于佛徒礼拜。我们的窟形融入了中国建筑的形制,任人瞻仰,宣扬佛法。第二种窟形是覆斗形窟,窟内无中心塔柱,佛龛设在石壁中央,窟顶作方斗形,中为藻井。此窟形式源自印度的“毗河罗”,主要为隋唐时所建,数量最多,占百分之九十。第三种窟形只是在覆斗形窟的基础上略有变更,它的四壁无佛龛,窟内稍后置佛坛,坛后竖立一背屏者,背屏直承窟顶,屏前坛上置塑像,窟顶仍为覆斗形,其四隅或有一凹槽以为四天王画像处,这种窟形多见于晚唐五代初几个大型窟。因莫高窟的石质是砂砾岩,故未成为石刻艺术,只能在凿窟之后壁面涂泥抹光施以壁画,以佛龛内外彩塑神像为全窟的精典所在,而彩塑、壁画位居其次。

莫高窟现有圆雕彩塑两千多躯,属于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者三百多;用模印制成,贴在四壁或柱龛上部的影塑小千佛约千数。从题材内容看,彩塑题材较简单,不过是释迦牟尼佛的趺坐、半跏坐、依像,或与弥勒、多宝佛的对坐像。就其活动内容看,则有禅坐、说法、思惟、苦行或降魔;其次是菩萨胁侍像:有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以及作为菩萨身的弥勒;再次则是佛弟子比丘像,最多的是大迦叶和阿难,以及天王、力士等。浮雕方面除早期的小千佛之外,最多的是飞天、伎乐和作为龛楣装饰的龙和忍冬卷草的高浮雕。从其形象造型、服饰与作风看,约是5世纪末叶之前,即北魏早期十六国时代,造像的面型多丰满而椭圆,鼻梁高直通额际,即“通天鼻”者;眉长眼鼓而唇薄,均能看出含有西域形象的特点。其衣着或袒肩或通肩,衣纹细密而合体,菩萨高冠大髻,掮肩长裙与裸其上体等等,都可看出有“曹衣出水”之趣和犍陀罗作风的影响。然而其形象的情感和整齐的衣纹和圆中带平的处理手法,显然又是汉代雕塑的传统发展。自从魏孝文帝改革以后,汉化趋势更明显,“秀骨清像”的面相成为流行造型。塑像表现的内容增加了,性格类型化逐渐显著,如佛的庄严慈祥,力士的威猛粗犷,菩萨的清秀恬淡,飞天的飘逸闲畅等,从这些形象上可看出当时士大夫阶层中风靡的“通脱潇洒”的风貌,这也是向汉民族化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莫高窟时代演进的概势可分四个阶段。首先是十六国时代,此时的雕像及壁画均表现出古朴的作风,浓郁的异域情调,这在整个石窟艺术中都是最突出的。例如第275窟,为覆斗型小窟,正中七大龛各有塑像一身,中央较大的塑像为狮子座上的交脚弥勒,两壁上方各有三个小龛,小龛形式有作中国式屋顶、左右两阙的,其中各塑弥勒菩萨一身,壁画执麈尾人二身。其次到了北魏,代表窟第254号,这是一个南北长6.7米,东西宽9.5米的支提窟,其中心柱的四面和南北两壁共有17个佛龛,塑佛菩萨十七铺二十六躯,中柱上部有影塑千佛一百多躯,四壁的壁画上部各有一排伎乐供养菩萨和贤劫千佛,下部又各一排金刚力士,无论石刻、壁画,作风与从前的均不相同,色彩浓重起了变化,笔法趋于严谨而工整,俨然如古典法画的风格,表达了明显的构图意向和独具一格的特色。接下去是西魏时代,从壁画内容形式看,这时仍以故事画为重点,宣扬佛法无边的思想,同时中国传统神话题材与形式有了明显地呈现,较前窟更见典雅飘逸之风,线条与设色上却更向民族化迈进。最后是北周时代的窟龛,壁画的内容更加繁缛细密,形式上已配列于窟顶,这在此前的元魏是没见过的,显然这已是向隋过渡的洞窟了。所有洞窟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428窟,这是一个大型支提窟,南北宽18.8米,东西长13.8米,中心柱龛四面有佛菩萨塑像四铺二十二躯,四壁上部另有影塑千佛很多。四壁壁画较完整,内容主要是佛传和佛本生故事,其中《萨陲太子本生图》所描述的故事为人们相传。壁画的作风以粗放豪健见称,设色浓重,用笔简略有力,手法自由而纯熟,承汉晋绘画之某些因素,但其作风之严整、劲健甚为不同。如山水人物相兼的“如钿饰犀栉”,上色方面“伸臂布指”、“刷脉镂叶”的形式,以及人物禽兽高出山峰许多的“人大于山”之势都很显然。可见,六朝的山水画形式和中国传统的人物故事画的连环画法在此无形地结合在一起。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受外来的冲击和民族传统相交互作用的复杂现象,它把一部中国中世纪文化史具体而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尤其它所处的时代,是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最精华、最有变化的时代,而敦煌又地处边陲,是中西交通的咽喉枢纽,是中西政治、经济、文化等彼此交流影响的桥梁,因而能较早接受外来文化艺术,加之此地气候干燥、人烟稀少,这有利于保存这些艺术瑰宝。所有这些条件,促进、形成、保护了莫高窟这个中国极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研究欣赏古代的艺术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异彩。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