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吴翌凤·玉楼春》原文赏析
释义

《吴翌凤·玉楼春》原文赏析

《吴翌凤·玉楼春》原文赏析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阑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他乡时作品。围绕着“思乡怀归”的主题,词的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虽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上片,作者的形象并未直接“亮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园林景色。这就好比是电影艺术,此刻我们眼前的画面上只有景物,没有人物,而景物是随着画外音逐渐展开的。首句中的“空园”,是上片写景的对象。园而言“空”,是说这座花园游人稀少,空空荡荡。“空”即是作者对这座花园的总体印象,也是作者此时此刻心情的写照。“数日无芳信”,是说入春多日,并无一点春天的讯息,此中暗含一个“寒”字,因为所谓的“春之信息”说到实处即是一个“暖”字。一个“空”字,一个“寒”字概括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恻恻残寒”承上一句“无芳信”,道出这个“寒”字。残寒,此指春寒。恻恻,本指因某事而心感悲伤。杜甫《梦李白诗》云:“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料峭的春寒使作者郁郁不乐,黯然神伤。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呢?因为正是这本该退去、但至今“犹未定”的春寒推迟了“芳信”的到来,挡住了明媚的春光,使作者对此不得开心颜。事实上,外界气候的变化只能影响、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已经积聚起某种情感的时候,气候的变化才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顺水推舟”的影响。可见,在进入这座“空园”之前,作者的内心已经充满伤感情绪。

“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两句均写园中之景。燕子被人称作春天的使者,它是春天的标志。然而,柳树边下着蒙蒙细雨,为不肯退去的“残寒”助威,使燕子迟迟不肯归来。春燕归迟,即是春天来迟,也许这只是作者主观上的一种错觉; 但是,这种错觉却折射出作者希望尽快摆脱目前的伤感心情的心理。“帘影静”,明写、实写“帘静”,暗写、虚写“人静”。正因为“空园无芳信”,“残寒犹未定”,所以使人游兴大减,以致小楼上的人也无心思掀开帘子观赏园中风景。

总括上片,作者虽然没有发议论,谈观感,但是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的形象,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他感情脉搏的跳动。这种伤感、孤寂、凄凉之情缘何而起呢?词的下片告诉了我们。

下片开始,作者的形象便在词中“亮相”: “凭阑渐觉春光暝”。原来,作者一直在花园内的亭子里凭阑眺望; 上片中表达的所见、所感、所思,也许正是在这里发生的。一个“渐”字,既写出作者眺望的时间长度,也写出作者一面眺望、一面思索出神的神态。当作者从感情的王国中走出来的时候,夜幕开始降临。于是,他便把目光投向江面。“怅望碧天帆去尽”,这是化用了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是,李白的诗寄寓了他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而这首词则寄寓了作者对远在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天色渐暗,帆没远空,作者的心情也更加黯然,留给他的只有说不尽的惆怅和寂寞。

然后,作者又把目光投向江边的大堤,只见大堤上芳草萋萋,更增愁绪。“满堤芳草”既是作者当时所见,同时又是用典。汉淮南小山《招隐士》中有句云: “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后人因此往往在诗文中把“芳草”当作怀人的典故。作者客居他乡,见芳草而倍思亲;但为了谋生,他不得不强按愁绪,继续滞留他乡。“不成归”三字,饱含着作者的遗憾和痛苦,同时也点明全篇题旨。最后,作者以景句作为全词的结束:“斜日画桥烟水冷”,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横桥卧波、烟笼寒水的图画,格调悲凉,进一步烘托主题,表情含蓄而意境深远。

总括全词,一个“空”字、一个“寒”字贯穿全篇。燕归迟、帘影静、帆去尽、不成归突出“空”字;无芳信、柳边丝雨、春光暝、烟水冷突出“寒”字。“空”和“寒”同时又充实思乡怀人的主题,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