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邹海仑《自然变异》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释义

邹海仑《自然变异》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邹海仑

【作家简介】纳丁·戈迪默(1923— )南非著名白人女作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文学院说:“她获奖是因其壮丽史诗般的作品使人类获益匪浅”,是因为“她的文学作品深入地考察了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有助于历史的进程”。她的作品曾迭获欧美文学大奖,她本人也曾被选为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和国际笔会副主席。

戈迪默1923年11月20日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省约翰内斯堡的一个矿山小镇斯普林斯。她的父母都是来南非定居的犹太人。她从9岁起便开始写一些诗歌和小故事。15岁时在约翰内斯堡的一家周刊上发表了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明天再来》。1946年她进入威特沃特斯兰大学。1948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面对面》。1952年美国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集《毒蛇的柔声细语》,1953年又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

戈迪默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作家,40多年来她平均每隔一年便出一本书。她的作品主要展示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所带来的普遍恶果。在她看来,这个制度不仅否定了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的基本权利,而且毒化了全部人类关系。她早期的作品贯穿了一种社会人道主义,这一时期写成的《陌生人的世界》(1958)就歌颂了一种人与人不分肤色友爱的理想。由于写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黑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危险,此书曾被南非当局查禁达10年之久。50年代末,戈迪默在非洲全境的旅行使她进一步认识到,在非洲决定历史命运的是大多数黑人而不是少数白人。她善于捕捉和描写南非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民众的痛苦,比如在《自然资源保护论者》(1974,获英国布克奖)中她便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反对革命的心烦意乱的地主,而在《博格的女儿》(1979)中则描写了一位白人进步人士的女儿的遭遇。戈迪默的作品擅长心理活动的描写,对生活细节有一种巴尔扎克式的细腻观察。在种族主义猖獗的南非,她的作品不仅受到黑人的赞赏,而且也得到许多白人的喜爱。

进入80年代以后,戈迪默不再满足于直接逼真地描写现实,而是采取了一种被称为“预言现实主义”的手法。比如1981年出版的《朱利的族人》中她就讲述了在未来爆发的南非全面种族战争中,一对开明的白人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依赖自己家从前的黑人仆人朱利及其乡亲的故事。而她198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自然变异》(一译《天性使然》),则以白人女郎海丽拉投身于黑人解放事业的故事为线索,向我们提供了一幅南部非洲社会与历史的全景画。她不仅写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写了在南非建立起一个黑人掌权的新的共和国的场面。评论界认为这是她最成功的作品,该书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87年在美国出版的5本最优秀的严肃小说之一。1990年戈迪默出版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叙述》,则是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来反映一个叫索尼的混血教师由于同情、支持黑人解放斗争,在南非社会中遭到迫害,同时也描写了他与一个白人女郎的爱情。这当然也具有反对种族隔离的积极意义。

《自然变异》,王家湘译,载于《世界文学》1992年第5期。

【内容提要】女主人公海丽拉·卡波兰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白人女孩,但由于父母婚姻破裂,成了一个孤儿。她个性很强,收养她的奥尔嘉姨妈和宝琳姨妈都管束不住她。好像没有东西能吸引这个少女:无论是奥尔嘉姨妈的古代收藏品和在社会上向上爬的诱劝,还是宝琳姨妈积极从事的争取黑人人权和社会进步的激进运动,都不能使她动心。后来宝琳姨妈发现海丽拉在床上和她的儿子萨沙搞在了一起,于是改变了收养她的初衷,她们的关系迅速恶化。不久海丽拉又退了学,独身一人在约翰内斯堡的一些地方流浪。这时,她结识了一个反政府的新闻记者雷伊,他们相爱,并开始同居。但是警察捣毁了他们的小屋,她便随他一起在1963年亡命国外,这时她还不到20岁。

命途多舛的海丽拉在达累斯萨拉姆被这位记者遗弃。该城当时已成为一个集合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的流亡革命者的重要港口城市。那些流亡的白人、黑人政治家们每天下午在塔马里斯科海滨筹划运动或发表滔滔宏论。这些男人都想追求美貌的海丽拉,他们不仅想占有她,而且希望她成为政治上对他们有用的人。海丽拉爱上了其中的一位黑人革命领袖惠拉,从一个单纯的海滨女郎变成了重要的黑人政治家的妻子。但是她丈夫惠拉却在运动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刻被南非政府派出的凶手刺杀了。海丽拉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投入黑人解放事业的斗争,并养大她与惠拉生的黑肤色的女儿,女儿后来成了走红巴黎的名模特。海丽拉在欧美和非洲为南非黑人解放事业而奔走,后来她又和一位日后成为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总统的政治家罗埃尔结了婚。海丽拉这时也成了与英迪拉·甘地和图图主教等名人来往周旋的国际舞台上的人物。她和丈夫在庆祝南非建立黑人政权的典礼上,成了自己祖国的贵宾,同时看到自己真正的情人——黑人革命家惠拉的理想得以实现的伟大场面。海丽拉是一个心地单纯的人,她似乎并不工于心计,只是在自己的天性指引下随机应变,却顺乎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了生活中的胜利者。

【作品鉴赏】《自然变异》是纳丁·戈迪默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前出版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其语言、风格和思想的作品之一。纵观戈迪默近50年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她到目前为止的全部作品都贯穿着一条线,这就是现实主义。她的作品部部都是贴近于南非的现实生活的。但是这种现实主义本身又是有发展的,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戈迪默的作品基本上是一种“照象现实主义”,是一种对现实的直接模写与反映,而进入80年代,这种现实主义则发生了变化,戈迪默不再只满足于逼真地去描写与刻画现实,而是在反映、揭示现实的同时,更去预言和描写尚未成为现实的历史未来的命运,并且把这种预言的现实与客观的现实浑然一体地结合起来,捧给广大读者,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称她的这种现实主义为预言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同南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流派一样,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手法的发展和丰富。在这部作品之前的另一部80年代作品《朱利的族人》中,戈迪默预言了种族隔离制度的发展必然导致全面的种族战争,而在《自然变异》中,她则预言了黑人政权在南非的建立。预言现实,这不仅是对未来的一种认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向往,是一种呼唤,一种断言。在七八年前作者正在创作这部作品时,那个未来在多数人眼中还是十分遥远的“现实”,那时南非国大党还处于非法状态,它的实际的精神领袖纳尔逊·曼德拉还被南非当局关押着,而今天曼德拉已走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南非已开始走上民族改革的进程,戈迪默在《自然变异》的最后一章结尾处描写的黑人革命者惠拉的祖国——南非的黑人多数政权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日子已是屈指可待。

在《自然变异》中故事的主线是女主人公海丽拉怎样在自己追求爱的本性指导下,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严酷现实中,不受社会上白人至上的传统观念影响,从生活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从一个单纯的少女,成为一个黑人解放事业的斗士。海丽拉的青少年时代其实也折射出戈迪默自己生活道路、思想发展的影子。像海丽拉一样,戈迪默少年时代也是一个既单纯又有个性的女孩子,身为白人却对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不以为然。她对黑人解放事业的态度也是从旁观到同情,最后到参加。正如戈迪默在一篇记述自己思想发展的文章《基本姿态》中所说:“任何一个作家,只要他生活在受歧视受压制的人民之中,只要他周围的人群由于种族、肤色、宗教的原因而被打入另册,就都会听命于时代,感受到大形势在他内心唤起的道德革命。”因而作家的基本姿态,“只能是革命的姿态”。《自然变异》反映了戈迪默对黑人解放事业的“心向往之”的思想倾向,而3年后的1990年,她本人加入南非国民大会,只是组织上也加入了,是她与这个组织认同的一个外化形式。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