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六观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原是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提出的批评诗文的六个方面:“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观位体,看作品在安排体制方面做得如何。刘勰认为应据内容和需要确定体裁,而各种体裁有相应的体制,即风格特点、写作要求;若不合体制,是为文之大忌。观置辞,看作品的语辞运用、章句安排等。观通变,看作品在继承革新方面做得如何,能否推陈出新。观奇正,看作品能否在雅正的基础上酌奇取异。刘勰主张“执正以驭奇”(《定势》),反对过分追求新奇以致于讹诡,反对“逐奇而失正”(《定势》)。观事义,看作品在援举事例、典故方面做得如何。南朝用典之风盛行,刘勰也主张渔猎古书,但要求“用人若己”(《事类》),精确合宜。观宫商,看作品字句的声音是否和谐。南朝齐永明年间诸文士写作诗文注重声律之美,嗣后,作者对此均十分讲究。《文心雕龙》亦有《声律》篇加以讨论,要求作者“音以律文”,使作品诵读时有“玲玲如振玉”、“累累如贯珠”之美。《知音》篇认为作品之高下是客观的艺术存在,可以通过正确的批评加以认识、衡量。但由于作品众多,形式、风格多样,而读者往往有所偏好,又常常贵古贱今、崇己抑人,其鉴赏能力亦高下不齐,故正确的批评颇为不易,乃标举六观,以为衡文之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