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诗词研究·汉代诗歌研究在国外
释义

诗词研究·汉代诗歌研究在国外

诗词研究·汉代诗歌研究在国外

汉代立国后,楚地民歌依然久唱不衰,甚至帝王、宫妃也时作楚声短歌。国外汉学家对这些宫廷作品给予较多关注,刘彻、刘邦、刘弗陵等帝王的作品,不仅有英译,而且多半载之于名集。汉代王室才女,也偶见以诗而远播者,如歌姬唐山夫人、藩王女细君(乌孙公主)、宫妃班婕妤。其他文人的诸体诗作,如梁鸿《五噫歌》(楚声变体)、张衡《同声歌》(五言)和《四愁诗》(七言)、秦徐赠答诗、蔡琰的《悲愤诗》(均为五言)等等,也有外译佳例。汉代民歌的外译,见于多种广为流传的译本,晚近还出现译介汉代民歌的专集。它们包括:日本泽口刚雄的《乐府》、小尾郊一的《文选》、伊藤正文的《汉魏六朝诗集》,苏联瓦赫克的《中国古代乐府选集》,法国马古礼(G.Margouliès)的《中国文学精选》,澳大利亚傅乐山(J.D.Frodsham)和程曦的《中国诗选》(实为两汉魏晋南北朝诗选),英国安妮·比勒尔(Anne Birrel)的《中国汉代民间歌谣》等。比勒尔的译作最晚出,傅汉思为该书撰写前言,强调民间歌谣具有普遍的吸引力。译者本人的导言重在说明民歌的文献价值、采诗制度、郭茂倩辑本、乐府诗文体和音乐特点等内容。《古诗十九首》译本较多,且有研究著作问世。 法国学者桀溺(J.—P.Diény)是“古诗”研究家,其专著《中国古诗之源》论及“民歌的采集”、“音乐理论与消遣”、“汉代抒情诗创作高潮出现的条件”和“乐府机关”。他对“古诗”的起源问题,在此做了细致而深入的阐释。美国傅汉思(H.H.Frankel)则是乐府诗研究专家,他首先将套语理论用于《孔雀东南飞》的诗语研究,撰有专文探讨乐府诗的形式与艺术特点,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中西民歌的平行比较研究。在《乐府诗》一文中,他认为,乐府诗包括两种明显不同的类型——祀歌与民谣,民谣是介于抒情诗和叙事诗之间的诗歌。它既有删冗去繁、保存精粹的倾向,又有精雕细刻、话头延宕的特色。日本历来重视汉乐府研究,尤重《古诗十九首》和《陌上桑》,铃木修次、吉川幸次郎、户仓英美、增田清秀、网祐次等是主要学者。如铃木的《汉魏诗之研究》推断“古诗”的产生年代,吉川的《推移的悲哀》则指出“古诗”的情感内容主要是“人由于意识到生于时间之中而产生的悲哀之情”。此外,东西方学者还有一些关于蔡琰诗真伪问题的讨论。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