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鉴赏
释义

《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鉴赏

《史记·韩世家第十五·楚围雍氏,韩求救于秦。》鉴赏

秦未为发[1],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2]?”对曰[3]:“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于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4]?”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5]。楚威王攻梁也[6],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人于楚[7],韩固其与国也[8],是秦孤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9]。’今其状阳言与韩[10],其实阴善楚[11]。公待秦而到[12],必轻与楚战[13]。楚阴得秦之不用也[14],必易与公相支也[15]。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16]。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公不能救也[17]。窃为公患之[18]。司马庚三反于郢[19],甘茂与昭鱼遇于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20]。”公仲恐,曰:“然则奈何[21]?”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22]。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齐、楚必委国于公[23]。公之所恶者张仪也[24],其实犹不无秦也[25]。”于是楚解雍氏围[26]

【段意】 承上,接着记楚围雍氏又解雍氏之围的经过。楚攻雍氏,韩求救于秦。秦派公孙昧入韩。公仲侈问公孙昧秦果真会出兵援韩吗?公孙昧说:秦王必效张仪之故计(昔楚威王伐魏,张仪向秦献计,若援楚攻魏,魏败必导致楚、魏、韩的联盟,秦反受孤立;不如只出兵声援魏,让魏、楚大战,秦从中渔利),表面助韩,暗中与楚交好,挑动楚、韩大战,秦从中渔利。并分析形势,指出这次秦左相甘茂与楚相会见,表面上说要楚停止伐韩,实则另有密约。公仲侈听后求计,公孙昧提出不如走与齐、楚联合之路。公仲侈从其计,韩、楚讲和,楚兵撤,雍氏之围解。

注释

[1]秦未为发:秦兵尚未派出。[2]且:将。[3]对曰:以下所言意为,秦王这样说过“他将派两路军队,一路经南郑,一路出蓝田,出兵于楚,以待韩军”,恐怕不会与韩军会合了。南郑,秦邑,在今陕西汉中。蓝田,秦县,在今陕西蓝田西。殆,大概。[4]果乎:果真会这样吗? [5]祖:效法。故智:用过的计谋;老办法。[6]楚威王:熊商,前339—前329年在位。梁:即魏。魏惠王于前362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亦称梁。[7]此句谓,魏国战败就倒向楚国。折,战败。[8]此句谓,韩国本来是魏国的盟国。[9]以上三句:意谓秦不如只是出兵声援魏国,使魏壮胆而与楚大战,秦从中渔利取西河之外而归。到:欺骗;迷惑。西河:魏地,指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10]状:情状。阳言:假装说。阳,通“佯”。与韩:支持、帮助韩国。[11]阴善:暗中友好。以上二句谓,这次秦也是表面助韩,暗中助楚,挑动楚、韩大战,秦从中渔利。[12]到:到来。[13]轻:轻易地。[14]阴得:暗中知道。不用:不为所用。指不会为韩出力。[15]易:轻易地。相支:相对峙。[16]以上三句谓,韩胜楚,秦则以救韩之口实同您一起控制楚国,扬威周室而归。乘,控制。施,扬威。三川,指东周王朝京畿地区,有河、洛、伊三川。这里代指周室。[17]以上三句谓,韩不胜楚,秦则保有实力守险于三川以待楚,您就无法解救雍氏了。塞,阻塞。[18]此句谓,我私下真为您担忧。患,担忧。[19]此句谓,秦使司马庚三次去楚密谋。反,通“返”,此指往返。郢,楚都。[20]以上三句谓,秦甘茂与楚昭鱼相会于商於,他们表面上说是要楚国撤回攻韩雍氏的军队,实际上好像订有密约。昭鱼,楚相国。遇,会见。商於(wū),地区名,在今河南淅川西南。一说指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与於(今河南西陕)两邑及其之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一带。收玺,收取军符。类,相似。[21]然则奈何:真是这样,那怎么办呢? [22]以上二句谓,您一定要先考虑韩国的自身力量而后再去期望秦国的救援,先想定自身的对策而后再去考虑如何对付张仪的诡计。[23]以上二句谓,您不如赶快让韩国与齐、楚联盟,齐、楚两国必定尊重和支持您。亟:急;赶快。[24]张仪也:此指张仪之诡计。[25]犹不无秦:并不是目中无秦。[26]此句谓,韩公仲侈采纳了公孙昧之计,于是韩、楚讲和,楚国撤兵,才解除了韩雍氏城之围。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