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从1917至1927大革命失败前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和创作,即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也叫第一个十年。我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文学革命。“五四”前夕,中国一些急进民主主义者,面对辛亥革命后政治日趋黑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祖国现实,发动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认识到,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个“眷属”,旧文学封建腐朽的思想内容和僵死的语言形式,已成为禁锢人们头脑、腐蚀人们思想的工具和毒品,要反对旧政治、旧伦理,就不能不反对旧文学。1917年,倡导文化革命的《新青年》首先发难,很快形成了一个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文学革命运动。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坚决批判封建旧文学连同它的语言形式,清除旧基地,为新文学扫清道路,并产生了以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槃》为代表的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最初的、奠基性的作品。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1921年开始,新文学从一般新文化运动中分离出来,组成了独立的文学队伍。专门性的新文学社团和新文艺刊物,在全国范围内纷纷出现,形成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和“为艺术”的浪漫主义两大艺术流派,产生了各具风格的各种形式的作品,呈现出繁荣兴旺景象。1921年党成立后,一些早期共产党人,力图用马克思主义探讨发展新文学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诸问题,提出了建立“革命文学”的口号。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对新文学领导、影响的加强,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不断发展,引起了敌对阶级的仇恨、恐惧,对它的攻击、迫害,接踵不断。新文学为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这一历史阶段上,主要是同以林纾、“学衡派”、“甲寅派”为代表的封建复古派和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小市民文艺“鸳鸯蝴蝶派”的斗争;同时,也对以胡适、“现代评论派”为代表的右翼资产阶级进行了斗争。这种斗争一直贯穿于新文学的整个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写知识分子和下层社会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揭露黑暗现实,反映个性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倾向,用现代“白话”,借鉴西方文学,摆脱旧文学的格套,创造了各种样式的新文学作品,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及其发展趋向。小说方面,除鲁迅、郁达夫、叶绍钧、王统照、冰心、蒋光慈等作家作品外,许地山的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反映爱情婚姻问题的篇章,以曲折的故事,传奇的浪漫的色彩,异国情调和宗教情绪为特色。许钦文的《故乡》,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蹇先艾的《水葬》,彭家煌的《怂恿》,鲁彦的《柚子》等短篇小说,被视为“乡土文学”,以描写农村的衰败,封建落后的习俗和农民思想命运而受到注意。
诗歌方面除郭沫若、刘半农、刘大白、冰心、蒋光慈、闻一多等著名诗人诗作外,还有被称为湖畔诗人的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的诗集《湖畔》、《春的歌》、《蕙的风》,他们歌咏爱情,以情感的自然流露,天真而清新受到赞赏。浅草、沉钟社著名诗人冯至的诗集《昨日的歌》,歌颂真挚的爱情,揭露封建婚姻的罪恶,哀婉动人而又含蓄蕴藉。新月社诗人中朱湘的诗集《夏天》、《草莽集》,也显示了探索创作新格律诗的成果。
新文学散文小品的成功,被认为“几乎在小说戏曲诗歌之上”。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几乎都致力于散文小品的创作,写出了各种体式、各种风格的作品,不只发挥了极大的现实战斗作用,而且粉碎了白话不能写“美文”的滥言。散文名家当首推鲁迅,除最具特色的杂文外,还在各种体式的散文领域里做出了贡献。周作人的从容冲淡的小品,朱自清、冰心清新秀丽的散文,或长于描写,或善于抒情,都为人们所称道。此外,李大钊的杂文,或长或短,思想深刻,文词犀利,在当时文化革命、思想革命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散文集,热情地报道了苏联十月革命后的真实情况,认真地记录了个人思想变化发展的“心史”,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散文形式,为新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以它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不只迅速摧毁了封建旧文学的统治地位,而且为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