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选集。又名《宛邻词选》。二卷。清张惠言、张琦兄弟编。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先生。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祖辈世代习儒,作馆师度日。先后七试礼部不遇,嘉庆四年(1799)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惠言工古文,是清代阳湖文派代表作家,有《茗柯文》;又深于经学,专治东汉虞翻《易》义,有《周易虞氏义》。又擅词,为常州派首领,有《茗柯词》。嘉庆二年(1797),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客居歙县金榜(檠斋,著名经学家)家课徒,授金氏子弟应珪、应珹填词,编《词选》一书。
《词选》选录唐宋四十四家词,凡一百十六首。其编选特色:一、门户森严,重婉约、雅正之作,轻豪放、俚俗之制。以温庭筠词为最高,录十八首,次为秦观、周邦彦等,苏、辛豪放词几乎弃置勿录,尤其贬斥柳永、黄庭坚词,一首不选。选词精严,但门墙过窄。二、重视词作的立意,对所选作品多作评笺,以探求比兴寄托的政治寓意。如评韦庄词,谓“此盖留蜀后寄意之作”(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评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等三阕,谓“三词忠爱缠绵,宛然骚辨之义”;评王沂孙词,谓“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等等。三、《词选》后有附录一卷,选张氏兄弟及常州籍当代词人词作,凡十二人、六十三首,系惠言弟子郑善长(抡元)据其授意编成,显示了常州派最初的作家群及其创作实绩。
《词选》前有张惠言自序一篇,是清代重要的词学论文,体现了常州派的基本词学主张。首先,他提出词体起源于诗,“唐之诗人,采乐府之音,以制新律,因系其词”;故词应上接《风》《骚》,“与诗赋之流同类而风诵之”。此论针对明以来词为“小道”、“卑体”的流行观念,力图推尊词体,是常州派的核心观点。其次,张惠言认为词的思想内容应该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即所谓“感士不遇”和“忠爱之忱”,纠正了浙派“词则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朱彝尊《紫云词序》)的主张。其三,他又力倡“意内言外”之说,强调在词中运用比兴寄托的表现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词的立意和政治讽谕性:“盖《诗》之比兴变风之义,骚人之歌,则近之矣”;另一方面,又符合创作中情、物感应的艺术规律:“莫不恻隐盱愉,感物而发,触类条鬯,各有所归”,从而体现“低回要眇”的审美风格。这些观点,为常州派树起了一面具有特色的理论旗帜。然而,张惠言所论,多得力于他研究《易经》的观点和方法,尤其是《词选》中对前人词作的阐释,常常割裂整体形象,脱离创作背景,字笺句解、穿凿附会,王国维《人间词话》批评说:“固哉!皋文之为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确实深中其病。《词选》后有张氏弟子金应珪《词选后序》一篇,可与张惠言序参看。
《词选》初刻于歙县,影响不大;至道光十年(1830),“同志之乞是刻者踵相接,无以应之,乃校而重刻”(张琦《重刻词选原序》),流行已广,直至近代,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唐宋词选本。张惠言去世后,其外孙董毅(子远)编《续词选》,选唐宋五十二家词一百二十二首,其中姜夔七首,张炎多达二十三首,旨在补《词选》之抉择过严、门墙太高,但似与张氏选词标准不合。
有《宛邻书屋丛书》本、《四部备要》本,1957年中华书局用《四部备要》据钱塘徐氏校本排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