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西方文学·电影·塔科夫斯基
释义

西方文学·电影·塔科夫斯基

西方文学·电影·塔科夫斯基

塔科夫斯基无疑是苏联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并不算多,才8部,但每部都很有分量,并引起很大争议。他较晚才进入莫斯科电影大学,毕业时已年近30。除去他的毕业作品儿童片《压路机与小提琴》可以说他是凭《伊万的童年》 (1962) 成名的。伊万是个12岁的孩子,德国人在他眼皮底下杀了他母亲之后,他就成了不怕死的游击队员,直到最后死去了。这种“鸡毛信”式的故事本来并不鲜见,关键在于塔科夫斯基的处理办法与别人不一样。他表现出来的是超常的恐惧和体验之下一个幼小生物失去常态的仇恨和极端心理。战争是一个恶魔而政治“错误”是其帮凶,它们毁掉了人的前途,毁掉了人性。因而,《伊万的童年》有与当时其它的卫国战争影片同步的地方 (如与《一个人的遭遇》),也有违背解冻电影的一般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地方。他离杜甫仁科比离爱森斯坦更近,正象他后来所表明的丘赫莱依比伯格曼离他更远一样。《伊万的童年》 中的水和树林(伊万穿行其间) 的含义就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主义中物只能具有的环境或细节的意义。而就人物的动机而言,爱国主义和意识形态都已退居至无关轻重的地步。他沿着这条可以称为“人性的摧毁”的道路走到 《安德列·鲁勃廖夫》 (1966),寻找人性中通往善良、创造的神性的一面。同时,上一部影片中伊万“冰冷的疯狂”变成了中世纪百姓的“炽热的疯狂”。这部影片有可能是战后最伟大的苏联影片。塔科夫斯基准备了很长时期,当时虽然彩色片已经普及,但他仍用黑白片拍摄了长达3个小时的这位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的传记,只在末尾拍他的绘画作品时用了彩色胶片。导演本人重要的倾向在这部影片毕现无遗。他一直对自己保持着极高的美学要求,坚信艺术作品应该是绝对个人的、美的,并与陀思妥也夫斯基一样坚信只有美才能拯救世界,而世界在这个沉思的主体(塔科夫斯基=陀思妥也夫斯基=鲁勃廖夫) 面前分明已临近末日,因而塔科夫斯基要描写思入冥冥和创造美的人。另一方面,他坚持电影净化道德的作用,这也与鲁勃廖夫的使命是一样的。他表现的是纯粹俄国的东西,反映的东西更偏向于革命前俄罗斯的民俗民情。完全东正教的,并带有俄罗斯特有的狂热。这是他受到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影片耗资巨大 (他的影片一般均较昂贵),一些场面足以名垂青史: 开头的农民造气球,原始性爱祟拜,小工匠找到合适的泥土时从山坡上滚下来。艺术家的痛苦融在全社会的大痛苦中,而创造物也正从痛苦中诞生。《镜子》 (1974) 基本上是自传性的,当时人们认为是他最接近伯格曼的作品,连标题都让人想到《犹在镜中》。影片同样奢华,病在床上的主人公的梦幻和内心独白构成了影片的主题,它虽不及《安德列·鲁勃廖夫》宏大丰富,但也不象《伊万的童年》那么单义。在此前后他拍了两部科幻片,指责机械对人的控制。这是他仅有的没碰到任何麻烦的作品。之后的塔科夫斯基越来越忧郁、内心化、超自然,他最后的两部影片都是在国外拍摄的,并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环境。《怀乡》是他在意大利于1983年拍摄的,他说:“一个苏联知识分子在意大利的旅行成为这样一个机会: 他思考寻找某种可能并不存在的东西。”影片实际上是执着地寻找对一个不可及的绝对的感受,场景在该片中异常重要,他对古建筑的利用更让人想起罗伯一格里叶而不是费里尼,塔科夫斯基复杂的感情不就是思念故土。因为在工作完成之后他拒绝返回苏联而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可是在这位大师猝然辞世之前他只又拍了一部影片: 《牺牲》 (1986)。该片应伯格曼邀请在瑞典拍摄,并用了伯格曼的原套技术人员及演员班底,塔科夫斯基用弊脚的英文或通过翻译指挥,对话为瑞典文,影片获86年戛纳电影片评委会特别奖。讲的是一个与家庭住在僻壤的知识分子在颇为神秘的气氛中越来越不安、直至歇斯底里的事。笼罩他的阴影是核战争 (这倒让人想起他的科幻片)。影片在许多方面类似《呼喊与细语》,节奏奇慢,最后主人公投入被认为是女巫的仆人怀抱时更让人怀疑他的原型是耶稣,而女仆的名字又是玛丽亚。而《牺牲》比伯格曼的晚期影片更支高破碎,充满了幻觉。主人公是愿献出自己、自己的妻子儿女以向上帝换取以前的宁静生活的人。但影片的其它部分有时就很难读解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