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荒诞派戏剧作品分析
释义

荒诞派戏剧作品分析

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资产阶级文学流派。两次大战之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人道的理想在世界性大屠杀面前黯然失色,人们对人类的良知、理性、道德等传统观念失去了信心,他们的追求落空,信念受挫,动摇与彷徨带来的只有烦恼与痛苦。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感知是阴森、畸形、混乱、肮脏、扭曲、苍白、荒凉、怪诞、无聊,因此感到大地是一片荒原(艾略特*),他人变为地狱(萨特*),自我又陷入荒诞(萨特),天空是一块尸布(狄兰·托麦斯)。在旧有的信仰破灭之后,人们就接受了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和弗洛伊德*以及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戏剧方面结出的第一个果实。荒诞派认为世界是丑恶的、荒诞的、不合理的,在这荒诞的世界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不正常的,人被社会所压迫、扭曲、异化,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人变成了“非人”。他们感到世界既然已如此丧失理性,那么表现这种非同寻常的非理性的现象,用重理性的传统形式是不合适的,于是,用荒诞形式表现荒诞现实的戏剧样式便应运而生。

荒诞派诞生之初,它和2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系列实验性戏剧一起被统称为先锋派戏剧,直到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才定名为“荒诞派戏剧”。荒诞派剧作家蔑视一切传统的戏剧形式,公开扯起“反戏剧”的旗帜。他们反对传统戏剧的模式,强调用离奇的、夸张的、荒诞的、象征的手法突出人的精神苦闷;他们打乱时间顺序,使戏剧成为超脱时间的、抽象的东西,从而让其具有“普遍的人性”;他们不是让观众通过舞台上的人物所编演的有情节的故事去认识世界,而是通过赤裸裸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没有情节、没有个性、没有台乎逻辑的语言的怪诞的非理性的舞台形象本身来认识世界。这里展示的是在非理性的世界中崩溃下去的支离破碎的人物形象。逻辑被打乱,心理被分裂,个性被肢解。这里表现的是资本主义丑恶现实在小资产阶级头脑中引起的恶梦。

荒诞派戏剧首先兴起于法国,尤内斯库*、贝克特*、阿达莫夫*等法籍外国人是其代表。50、60年代传到世界各国,英国的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瑞士的迪伦马特*、日本的别役实*等都是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他们的创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使荒诞派戏剧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1949)、《椅子》*(1951)、《犀牛》*(1958),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3)、《剧终》*(又译《最后的一局》,1957)、《啊,美好的日子》*(1961),品特的《一间屋》*(1957)、《生日晚会》*(1957)、《代管人》*(1960),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1959)、《美国之梦》*(1961)、《谁怕维吉尼亚。吴尔夫?》*(1962)等都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用特殊的方式曲折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部分现实,尤其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资产阶级生活的平庸、思想的空虚与困惑、心情的苦闷与焦虑。

到了80年代,荒诞派戏剧已不那么时髦,但却留下几位值得研究的作家和作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反复上演的一批作品,以及他们的大胆探索和这一探索给予人们的启迪。荒诞派戏剧的艺术主张已不同程度地被“黑色幽默”*、“新小说”*等流派所接受。如果说现实主义是用平面镜照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相,那么荒诞派则用哈哈镜把它的尊容扭曲成触目惊心的丑八怪展现在观众面前。恶梦催人醒,荒诞派作家展示给观众的恶梦的世界,不能说毫无认识价值。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4: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