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赏析与原文
释义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题一作《惠崇春江晚景》,又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为神宗元丰八年(1085)苏轼所写的一首题画诗。

惠崇,宋代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人,僧人。《图绘宝鉴》称其“工画鹅、鸭、鹭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亦称其“尤工小景,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

这首诗的景象特征突出了早春;艺术构思上体现了“画中有诗”。

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从春江岸边落笔。“三两枝”,见其稀疏,还未到万紫千红的盛开时节,显示出早春之象。桃花开在“竹外”,呈掩映之势。桃为红色,竹为绿色,又现对衬之意。早春景象得到出色的描画。

次句,笔触由岸边移入江中,以“鸭”提挈诗意。春江水暖,显示出春意已到人间。那么,何以知水之暖呢?诗人独特地以鸭来感知。一个“知”字,意韵四出,使诗由起句的质实趋于空灵。鸭群因“知”水暖而自由自在地悠然浮游在江面上。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色图便活现在人们眼前。

次句的“知”字已包含有诗人的想象了,第三句继续加以发挥,突破《春江晓景》本身的画面,想象出“蒌蒿满地芦芽短”。蒌蒿,即白蒿,江淮间人用作鱼羹;芦芽,即芦笋,《本草纲目》说“河豚宜于蒌蒿荻笋同煮”。这一句是说春暖时节,该是蒌蒿满地,芦笋一片毛茸茸的景象吧。

结句“正是河豚欲上时”的“河豚”系鱼名,肉质鲜美,但肝脏和血液有剧毒;春天溯江而上,于淡水中产卵。梅尧臣有诗《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苏轼这首诗的结句化用了梅尧臣的诗句。三、四两句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以“河豚”相关合。“正是河豚欲上时”,不仅点明季节、时令,而且由美景推及美食,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内容。

这首题画诗不仅有实描,而且有想象,使得诗画之间相互发明,诗意葱笼、画意浓郁,给人以美的享受。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