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观止·苏洵·张益州画像记》鉴赏
释义

《古文观止·苏洵·张益州画像记》鉴赏

古文观止·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至和元年秋【1】,蜀人传言【2】,有寇至边。边军夜呼, 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3】,毋助变!众言朋兴【4】,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5】,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6】,其命往抚朕师【7】?”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8】,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9】,蜀人相庆如他日, 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10】。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11】:“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12】。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攲【13】,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14】,无矜容【15】。为天子牧小民不倦【16】,惟尔张公;尔繄以生【17】,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18】。重足屏息之民【19】,而以碪斧令【20】,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21】。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22】,吾不忍为也!’呜呼! 爱蜀人之深, 待蜀人之厚, 自公而前, 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23】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 尔死, 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 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 虽然, 于我心有不释焉【24】。今夫平居闻一善, 必问其人之姓名, 与其邻里之所在, 以至于其长短小大美恶之状; 甚者, 或诘其平生所嗜好【25】, 以想见其为人, 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 思之于心, 则存之于目; 存之于目, 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 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 【26】, 遂为之记。

公, 南京人【27】, 为人慷慨有大节, 以度量雄天下 【28】; 天下有大事, 公可属 【29】。系之以诗曰 【30】

天子在祚 【31】, 岁在甲午。西人传言, 有寇在垣【32】。庭有武臣, 谋夫如云。天子曰嘻, 命我张公。公来自东, 旗纛舒舒【33】。西人聚观【34】, 于巷于涂。谓公暨暨【35】, 公来于于【36】。公谓西人:“安尔室家, 无敢或讹【37】。讹言不祥, 往即尔常; 春尔条桑【38】, 秋尔涤场【39】。”西人稽首, 公我父兄。公在西囿 【40】, 草木骈骈 【41】。公宴其僚, 伐鼓渊渊 【42】。西人来观, 祝公万年。有女娟娟【43】, 闺闼闲闲【44】。有童哇哇【45】, 亦既能言。昔公未来, 期汝弃捐。禾麻芃芃【46】, 仑庾崇崇【47】。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 天子股肱 【48】。天子日归, 公敢不承。作堂严严【49】, 有庑有庭【50】。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 无敢逸荒。公归京师, 公像在堂。



【注释】

【1】至和:宋仁宗年号。至和元年即1062年。

【2】蜀:益州地处古代蜀国属地,秦汉改为蜀郡,故称。

【3】毋(wu):不要。

【4】朋兴:群起。朋:同。

【5】文令:文教政令,礼乐法度,目的在于“感化”人民。

【6】孰:谁。兹:此,这。

【7】抚:安抚、抚慰。

【8】屯军:驻守的军队。屯:驻守。

【9】朔:阴月每月初一。

【10】净众寺:在成都西北,又称万福寺。

【11】眉阳:指四川眉山,为苏洵故乡。

【12】弛:松,不急。

【13】敧(qi):倾侧不平,倾斜将倒的状态。

【14】油然:温谨而自然的样子。

【15】矜(jin): 自傲。

【16】牧:治理百姓。古代统治阶级把管理百姓比作放牧牛羊。

【17】繄(yi):是,此处指代张方平的治乱措施。

【18】绳:原为木工画直线用的墨线,引申为按一定标准去衡量、纠正。

【19】重(chong)足:迭足而立,不敢前进。屏息:忍住呼吸不敢大声出气。

【20】碪,又作“鍖”、“砧”(zhen):古代的一种刑具,即铡刀下的砧板。碪斧:在此指严厉的刑法。

【21】齐、鲁:春秋战国时的两个小国,地在今山东省一带,为古代文教兴盛之地。

【22】齐民:普通老百姓。

【23】稽(qi)首:叩头到地,古代一种跪拜礼。

【24】释:放下。

【25】诘(jie):追问,进一步深问。

【26】诘:反诘,无言以对。

【27】南京: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将应天府建为南京,即今河南商丘县。

【28】雄:称雄,即闻名天下。

【29】属(zhu):通“嘱”,托付。

【30】系:联缀。

【31】 祚 (zuo): 皇位。

【32】 垣 (yuan): 矮墙, 此指边防。

【33】 嘻: 惊惧声。纛 (dao): 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舒舒: 形容旗帜舒展漫卷的样子。

【34】 西人: 指蜀人。

【35】 暨 (ji) 暨: 果断刚毅的样子。

【36】 于于: 行动舒缓自得的样子。

【37】 讹 (e): 谣言。

【38】 条: 枝, 在此用作动词, 砍去枝条。

【39】 涤: 扫除。

【40】 囿 (you): 园林花圃。

【41】 骈骈 (pian): 并生茂盛。

【42】 渊渊: 鼓声。

【43】 娟娟: 美好的样子。

【44】 闺闼 (ta): 女子卧室。闲闲: 悠闲自得的样子。

【45】 哇哇: 小孩呀呀学语之声。

【46】 芃 (peng) 芃: 植物茂盛的样子。

【47】 仓庾 (yu): 粮仓。庾: 露天堆谷的地方。崇崇: 高大的样子。

【48】 股肱: 大腿和手臂。比喻帝王左右的得力大臣。

【49】 作: 建造。严严: 严肃庄重的样子。

【50】 庑 (wu): 堂周的廊屋。



【赏析】

本篇是苏洵于至和三年所作的一篇杂记体散文。张益州, 名咏, 字方平, 又字安道, 号乐全居士, 南京 (今河南商丘县) 人。官至参政知事,因曾任益州知州, 故称。张方平对苏氏父子的文才很赏识, 曾赞助他们出仕,因此很受苏氏父子的敬重。至和初年, 蜀地谣传南蛮首领侬智高即将进犯, 朝廷派张方平知益州治乱, 张入蜀后, 很快稳定了局势, 使蜀人恢复了正常、安定的生活。益州人民为感激张公的功业, 在成都净众寺为其建造画像, 本文即为记载此事而作。文章通过记叙张方平奉朝廷之命入蜀安民的经过, 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为天子牧小民不倦”的封建官吏形象, 肯定了张的宽厚爱民的政策及其使蜀人安居乐业、各事农桑的政绩。文章叙事简洁、严整, 议论曲折委婉, 有张有弛, 有散有韵, 是一篇很有名的杂记。

全文共分四段。前三段是散文, 主要写张方平知益州的经过及其治蜀的政绩,交代出益州民众为其造堂画像的缘由。第四段为韵文,以四言诗的形式歌颂了张方平的政绩,是对前三段内容的概括和重复。文章一开始,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剑拔弩张,危若累卵的紧张气氛之中:“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一派紧张、慌乱的景象。据史载,当时谣传侬智高将要进犯益州。益州地方官调兵遣将,筑城设防,朝廷闻报,也从陕西调兵赴蜀。引起当地百姓恐慌。实际上仅仅是外乱尚不足恐惧,一旦引起内乱,后果堪忧。在这种形势下,朝廷急忙选派人去治乱。可是这个任务又十分棘手,仅凭礼乐法度,文章教化不能解决问题,光靠武力镇压也不能平息骚乱、稳定局势,只有“能处兹文武之间”的“一二大吏”才能胜任。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向仁宗推荐了张方平。张公推辞不下,只好走马上任。张方平断定此说纯系谣言,因此到任之后,并没有像他的前任那样调兵遣将、筑城设防,而是调回驻防部队,撤除边境的守备,并严办了造谣惑众的人,采取了一系列抚民措施,并派人安抚各州县,益州很快恢复了平静。第二年元旦,蜀人像往年一样欢庆新年,从此相安无事。到了第三年,益州民众商定,要将张公的画像留在净众寺,这便是张益州画像的由来。接下来的第二段,是作者就此事发表的议论。苏洵认为:未乱易治,乱也易治,惟有“有乱之萌,无乱之形”的将乱之时最为难治。对于这种将乱而又未乱的形势,苏洵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至和元年秋天,就好象一件已经倾斜,却还没有掉到地上的器物。而这时的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张公能临危不惧,处乱不惊,力挽狂澜于既倒,这本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奇功伟业,到了苏洵笔下,却变得那样轻松、从容,仿佛不是在描写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倒象是在讲叙一件司空见惯的琐事。苏洵如此运笔,正是为了突出张公胜而不骄;并不居功自傲的节操,与“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相合。封建社会的官吏能够象张方平这样勤勉克己,“为天子牧小民不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为了进一步表现张方平宽厚爱民的特点,苏洵还引用一段张公对如何治理百姓的议论,从更深一步阐述了张公宽厚爱民的思想根源。“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欲治蜀先治”的说法古已有之。而张公却反驳了这种认为“蜀人多变”的偏见。他认为:老百姓没有一定的性情,只看上面如何对待他们。如果把他们当作盗贼,用处置盗贼的办法去处治平民百姓,他们忍受不了严酷的刑罚,就会铤而走险,官逼民反,这就是蜀地常常大乱的原因。如果用礼法去约束他们,蜀人就容易治理了。如果用对待蜀人那样的严刑峻法去对待齐鲁之人,那么齐鲁之人也会作乱,如果用对齐鲁百姓的办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用齐鲁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个“沐浴皇恩”的封疆大吏,能够处处为民众着想,不忍作“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之事,确实是很难得的。作为一名蜀人, 苏洵为张公对蜀人的爱护和体谅深深感动, 他在文中称颂张公“爱蜀人之深, 待蜀人之厚, 自公而前, 吾未始见也”。这不仅是他自己的由衷的感慨, 实际上也道出了8百万益州民众的心声。第三段, 用作者和民众对话的形式说明了益州百姓为张方平修建画像的原因, 在于“意使天下之人, 思之于心, 则存之于目; 存之于目, 故其思之于心也固。”文章先借作者阻止造像, 再由众人之口道出益州百姓立像的目的。最后再讲苏洵无言以对, 只好同意为张公立画像。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显得曲折婉转, 耐人寻味。最后一段, 作者采用四言诗的形式, 历述张方平的功绩,这并不是前三段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前三段内容的概括和集中。文章侧重表现四川人民在平息骚乱之后的男耕女织, 和平安乐的景象, 以此来形象地说明张方平治蜀的政绩, 这比起那种空泛的议论和说教要更加生动具体, 也更有说服力。

本文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在于成功地塑造了张方平这样一位处变不惊, 宽厚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作者选取张方平赴蜀治乱这样一个典型事件, 集中表现张方平临危不乱、果敢机智、出奇制胜, 终于化险为夷的雄才大略, 并通过对张方平宽厚待人、爱护百姓的品德的歌颂, 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只有爱护人民, 取信于民, 得到人民的拥护, 使人民安居乐业, 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虽然这一主张从根本上讲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但它无疑对保护劳苦民众的利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他提出的官逼民反的观点, 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残酷压迫的有力揭露, 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了塑造这一形象, 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第一段主要是从第三者的角度, 客观叙述张方平入蜀治蜀的经过, 第二段则从作者的角度深入阐发张方平“为天子牧民”的指导思想, 揭示其宽厚待民的思想根源, 第三段又从老百姓的角度歌颂张方平的治蜀功绩及其抚民政策的深入民心。最后一段, 作者又以益州局势稳定下来以后的和平、安定景象, 从治理“将乱”的结局的角度来反映张方平的政绩。这样的表现手法既使文章摇曳多姿富于变化, 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对张方平这个人物形象本身, 文章也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丰富性。朝廷举荐一节, 主要表现他在朝廷中的威望, 归屯撤守一节, 主要表现他能谋善断的雄才大略; 不忍以威劫齐民一段, 是在表现他宽厚待民的品格; 建立奇功, 却无矜容, 并禁止百姓为他画像, 则是突出他的谦恭和谨慎。这就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也更加生动、感人。

文章熔叙事, 议论, 抒情为一体, 叙事简洁, 议论委婉, 抒情真挚,有散有韵, 复沓回旋, 笔调富于变化。首段以叙事为主, 简练峻洁, 详略得当。二段夹叙夹议, 委婉含蓄, 韵味无穷。四段又以诗的形式重复前三段的内容, 与前三段的散文部分互相照应, 互为补充, 更使文章一唱三叹,别有一种咏叹调的韵味。文章写到谣言四起,边关告急之时,笔力遒劲,纵厉雄奇,有如雄关险隘;而写到将乱平定、万民安乐的景象,则又笔调轻松明快,有如青山秀水,柳绿桃红。老苏用笔变化神奇,确非虚誉。宗方域评此文“其文劲悍浑深,有西汉人笔力,诗衍文义,有干有华。”

应当指出的是,苏洵步入仕途之初曾受过张方平的提携和资助,张曾将苏推荐给欧阳修,使苏洵在已近知天命之年,文章才得到世人的重视,从此声名大振。因此文中难免对张公溢美称颂,赞扬备至,对于有着苏洵这样经历的封建文士来说,这是不难理解的,也不必对此过于苛求。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