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禅诗《登总持寺浮屠》原文|赏析
释义

禅诗《登总持寺浮屠》原文|赏析

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郊开帝宅,阡陌逗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

此诗作于孟浩然羁留长安时。“总持寺”,隋大业年间建,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浮屠”,又称“浮图”、“佛图”,梵文佛陀窣堵波 (塔)音译之讹略,即佛塔。孟浩然年过40方进京应举,一试不第,心情比较郁闷,此诗殆即诗人落第时的心理解脱。

前六句描写诗人登塔远眺所见之景。“半空跻宝塔,时望尽京华。”首二句凌空落笔,略去游寺经过,开篇点题。“半空”,喻塔之高; “尽”,见望之远; “京华”,指京都长安。三、四句承“望”字,描绘四周山水之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富饶的渭河两岸,绿竹遍绕、辽阔的上苑逶迤连绵,遥接远山。五、六句进一层表现人物之繁:“四郊开帝宅,阡陌逗人家。”京城四周屋宇高耸,画栋雕梁,夸耀着帝王的华贵; 平坦的原野上,小路蜿蜒,通往农户田舍。“逗”,曲行。此四句由远而近、由物到人、由帝王写到平民,笔法恢宏,景致优美,气象高浑,为后面抒写禅理做反衬。

后六句表现禅境的感悟。诗人失意之时,登塔四望,心情是复杂的。京都的繁华曾令他向往,可应举失败打破了他的京华梦,如今置身佛境,纵目京师的山川风物,不觉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反思。“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劫”,佛教所谓的劫运,“累劫”,指其数量多。《无量寿经》下说: “世世累劫,无有出期。”“初地”,佛语,又称欢喜地,《华严经·十品地》:“欢喜地,为菩萨既满初阿僧祗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禅宗北宗认为,人需经过无数劫的修持,才能渐悟成佛。本句是讲无数劫的修行,要从初地开始。“聚沙”,佛教典故,说一童子聚沙为塔,供养释迦牟尼,因此功德,后世投胎成为印度著名君王——阿育王。作者用这个典故,喻指自己在儿童时代就受佛教的影响,至今赤子之心不泯。如今看到佛塔,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纯真无瑕的童年岁月,顿觉释去牵累,轻松自由。“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描写自己登塔时的心理感受。“功德”,佛语,佛教称诵经念佛、建寺修塔等善事为功德。“道心”,指佛心、佛性。《归敬义》 中说: “福业不成,道心无涉。” “福业”,亦即功德。孟诗本此,反用其意,说自己登上佛塔,如已建功德,心中更有所悟,渐渐进入了佛境。末二句“坐觉诸天近,空香逐落花。”正是表现诗人在禅境中的心灵幻觉。“坐”,因此。“诸天”,佛教指生活在三界之内的诸天神。“空香”,空中飘香。“落花”,暗用散花典故。佛教谓高僧说法、参禅达一定境界时,诸天神均为赞叹,并散花示贺。末句“空香逐落花”,说诗人仿佛在诸天嗅到了浓郁的香味,看到了一瓣瓣飘舞的落花,感到了诸天神正赞叹这一块禅悦福地。后六句由神爽写到悟道,由悟道写到近佛,逐层表现了诗人登塔时的心理变化,情感真挚,想象丰富,“佛地幻语无不具” (刘辰翁语)。

此诗以望京华起笔,以幻觉诸天散花收笔,将京城的无常与佛界的永恒进行鲜明的对照,寄托了诗人对佛教清境的向往,虚实相衬,韵味深厚。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