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禅诗《夜感》原文|赏析
释义

禅诗《夜感》原文|赏析

无眠动归心,寒灯坐将灭。

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

禅宗认为,人的“自性”是十分清净的,像日月一样光明,只是因为受后天污染,起种种知见,才使浮云遮蔽了日月星辰。禅人只有借助于“开悟”,才能吹散浮云,顿现“自性”。但“开悟”之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保住 “自性”,长养“圣胎”,也是禅人时刻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坛经》说: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则说: “悟则刹那,履践工夫,须资长远……悟明透彻,政(正)要调伏。”这说明开悟之后的禅人仍然需要与遮蔽 “日月”的 “浮云”作不懈的斗争。

简长这首诗写的就是 “凡心”和 “圣心”斗争时他如何保住“圣心”的情状。夜深难寐,归心已动,正是禅人最危险的 “思凡”时刻。如不保住“自性”,以前求“悟”的功夫就要毁于一旦。这时,诗人马上伴着寒灯,参禅打坐,归“闹”于“默”。漫漫长夜,他心中耽忧的只是: 生怕 “浮云”再生,遮掩了他心中的“日月”。“长恐浮云生,夺我西窗月。”既好像在写眼前之景,又含蓄地道出了诗人唯恐失去 “自性”的心情。而或显或隐地以“明月” 比喻禅人开悟后的 “本心”,在禅诗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寒山诗: “众星罗列夜明深,岩点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高世则居士开悟诗: “悬崖撒手任纵横,大地虚空自坦平。照壑辉岩不借月,庵头别有一帘明。” ( 《五灯会元》卷十四) 明白了禅人这些惯用比喻,再来看简长的诗,我们也就可以 “顿悟”其结尾两句的深意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