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王阳明与《传习录》
释义

王阳明与《传习录》

王阳明与《传习录》

明初,与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相应,朱熹的学说也被朝廷利用,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到明中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土地兼并严重,“饥荒流民”遍地,农民起事频仍。王阳明巡抚镇压,了解实情,说:“其间想亦有不得已者:或是为官府所迫,或是为大户所侵,一时起错念头,误入其中……此等苦情,亦甚可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阳明等学者起而批评朱子学,提倡独立思考、理性自觉,“破心中贼”,挺立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代思潮的代表。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因平定宸濠之乱等被封为新建伯。穆宗隆庆元年(1567)追封侯爵,谥文成,后人尊称王文成公。神宗万历十三年(1584)从祀孔庙。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高祖父王与淮精研《礼》《易》,祖父王伦,翰林编修,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父王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阳明幼年志向高远,以学圣贤为天下第一等事。21岁中举,遍求朱熹遗书读之,在其父亲官署中,与朋友一起实践“格物穷理”说,“穷格竹子的道理”,或三日,或七日,皆劳思致疾。《大学》八条目以格物为起点。何谓格物?格物如何与致知、诚意等修养环节相统一?用阳明的话说:“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诚得自家意?”对朱熹格物说的实践和思考,成为阳明心学产生的起点。

阳明28岁中进士,34岁在京倡言身心之学,时人“咸目以为立异好名”《,只有湛若水(1466~1560)一见定交。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弄权,谏臣下狱,阳明直言救之,也被下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正德三年(1508),抵龙场。静坐沉思,“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此即“龙场悟道”,阳明心学诞生了。

正德四年(1509),38岁,“始论知行合一”。明年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开导人心,不事威刑。正德十一年(1516),升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贛等处,行十家牌法,选练精兵,对付流贼,奏巡抚改为提督,“得以军法从事”。十三年(1518),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修复濂溪书院,刊刻古本《大学》及《朱子晚年定论》,《传习录》(即今《传习录》上卷)由门人薛侃刊行。正德十四年(1519),48岁,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引来阉党嫉恨,身陷谗嫉。在各种磨难体验中,益信良知威力,遂于南昌提出“致良知”说,阳明心学走向成熟。

嘉靖元年(1522),在越守父丧,阐发《大学》“万物一体”之旨。嘉靖三年(1524),南大吉取薛侃首刻《传习录》,增补续刻为五卷(增补内容即今本《传习录》中卷)。嘉靖六年(1527),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带病征广西思州、田州,临行前以“四句教”概括其思想宗旨,史称“天泉证道”。阳明在广西迅速平定叛乱,翌年班师奏捷,病卒于江西南安归途,时嘉靖七年(1528),终年57岁。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字。士民闻丧,远近遮道,沿途哭送,直至越中。

后人将其著作编为《王文成公全书》,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了吴光等学者编校整理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置于卷首。

《传习录》书名出自《论语·学而》:“传不习乎?”其上、下二卷分别收录徐爱、陆澄、薛侃及陈九川、黄直等弟子所录师生答问,中卷有《答顾东桥书》等书信八通,附《训蒙大意示教刘伯颂等》及《教约》。徐爱搜集阳明早期言论,薛侃、陆澄增补,正德十三年(1518)于赣州首次刊行,是上卷;嘉靖三年(1524),南大吉增收阳明门人所藏阳明论学书,由其弟南逢吉校刊重刻,嘉靖七年(1528),陈九川校正删减,钱德洪增录《答聂文蔚》第二书,移《答徐成之》于外集,将《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附录于后,改论学书为问答语,称《续刻传习录》,除去薛侃等刊刻部分,即今《传习录》中卷;嘉靖七年(1528),钱德洪、王畿等人搜集阳明遗言,嘉靖三十五年(1556),曾才汉刊行于湖北,名《阳明先生遗言录》,后钱德洪加以删削,刻于宁国(今安徽)。嘉靖二十五年(1546),钱德洪又增加了部分内容,重新刊刻,即今《传习录》下卷。

上、中二卷经过阳明自己裁剪,能确实反映阳明的思想,下卷为阳明殁后门人从不同角度采择而成,未经阳明手订,或有歧见。从思想内容看,上卷主要反映阳明早期的思想,下卷有些篇目受人怀疑,唯中卷经作者审阅,又定于其思想成熟时,学者重之。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