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释义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成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这篇文章写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八月十五日。其时,王禹偁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县)。这是他第三次遭到贬谪。据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所说:“王元之谪黄州,实由宰相不悦。”他到黄州任所后,就在“子城西北隅”,修建了一座竹楼。本文乃为其竹楼所作的记文。文中通过修建竹楼的记叙和描写,抒发了仕途失意、寄情闲适的思想情绪。

全文可分为四段。

文章的第一段,从“竹”写起,不仅落笔就点题,而且交代了以竹代瓦的原因。因黄冈之地多竹,而且“大者如椽”,把它破开,刮去其节,便可代陶瓦用,既便宜又省工。所以,黄州一带家家都是竹瓦屋。这一段写明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为下文作者自建小竹楼的叙写作了铺垫。

接下来第二段,由“比屋皆然”的黄州竹屋,自然转到本文所要写的小竹楼上来,在此段里,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了竹楼的建造地点,是在城外的西北角上,一个人迹罕至的地带,他为什么要把竹楼建在这里呢?因为这里与他早时自建的“月波楼”相通,显得幽静而不鄙俗。接着用四个短句描写楼外的山川景色。四句中前三句是对楼外所见景色的具体描写,后一句是集中概括。这样写来,有虚有实,寓繁于简,使人产生楼外风景美不胜收之感。下面又用六个排句,着力描写楼中六“宜”。前二“宜”字写天时之趣,后四“宜”字写人事之乐,而所有这些都是由于竹楼的共鸣作用所致,故段末用“皆竹楼之所助也”一句收住。竹楼之景甚多,而这里只从声音之美上着眼。楼外楼内,雨声、雷声、琴声、歌诗声、围棋声、投壶声与竹相应,奇趣横生,文致隽绝,使人神思飞越,犹如身临其境。

下面第三段,记叙作者谪居中公退之暇的生活。如果说,上一段是纯客观的描写,那么这一段则转为写人,而这人也就是作者自己。作者“公退之暇”,来此竹楼,身穿道衣,头戴道帽,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于楼中,借以解除世俗的烦恼。在这几句中,最可值得注意的是“消遣世虑”一语,它揭示了作者在官场中屡遭排挤的抑郁心情。尽管这里的话说得比较委婉,但细加品味,作者心头的难言之慨还是可以看出来的。他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除了江水和山峦之外,只见片片风帆、翩翩沙鸥、缕缕烟云和丛丛绿林青竹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生活中的快乐之处啊!前人评说:“此写登楼之胜,则遥情独往,翩翩欲仙矣”(见《古文观止》)但在这种超然物外,“羽化而登仙”的消极出世之慨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内心的激愤和不平。接下几句,又以“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楼与竹楼对比,意在表明自己不慕高贵豪华,宁过清贫的生活,从而使文章思想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文章最后一段,以抒写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慨叹结束。这一段虽是议论,开始仍从竹瓦易朽写起,显示不离题目。竹楼之前景固然不好,比之于作者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宋太宗至道乙未岁(995),到己亥年(999)闰三月,四年之间,王禹偁由翰林学士贬任滁州知州,又移任扬州,再被召回朝廷,复知制诰,再贬黄州知州。而且“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正因为如此,他“岂惧竹楼之易朽乎!”但出于对竹楼的眷眷深情,作者希望“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这,又回到了“竹楼”上来,承应文章篇首,行文十分严谨。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写法是别具匠心的。首先,作者把自己谪居的情怀寓于修筑竹楼的叙写之中,感情深沉而不显露。如文中写到读《易》、醉酒、玩景、品茶,这自然是一种消遣,但作者遭贬后的这种消遣不正暗示着内心的不平么!又如文章结尾,表面上是希望未来的同志能继续修整竹楼,使之不朽,而实际上则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激励自己的斗争意志。正是因为寓情于景,情从景出,所以文章才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其次,构思精巧,结构谨严。文章题为“竹楼记”,作者笔如游龙戏珠,抱而不脱,紧紧围绕着竹楼展开描写,先以竹发端,然后由竹进到竹楼,再写竹楼景色、楼中六“宜”,最后以希望“斯楼之不朽”作结,仍然归到“竹楼”本题上,这种承转自然,前后相顾,层次分明的结构艺术,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此外,这篇文章语言简丽平朴,写情真切传神,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