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注释】
选自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负:辜负。
双慈:双亲。指嫡母盛氏和生母陆氏。
【赏析】
夏完淳是明末著名的少年爱国英雄。他的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爱国志士。他14岁就跟随父亲、老师参加抗清斗争,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七月被俘,九月就义,年仅17岁。《狱中上母书》是他在南京狱中写给生母盛氏的诀别信,他奉献给母亲的是高于个人哀伤的爱国情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夏完淳有对家事的嘱咐,有对国难家仇未报的遗恨,有对母亲生养之恩的感激,还有一如既往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
意思说:我的身体是父亲给的,但我的身子应该为国家所用,父亲已经为国捐躯,我为了父,为了国家战斗,即使死了,也不会辜负两位母亲。
据《明史》记载,1645年夏完淳随父起兵松江,以水军为骨干,联络各处义军围攻苏州,试图切断清军在南京与杭州间的联系,阻其南侵。但围城45天失败,清军反攻,夏允彝投水自尽,以身殉国。1646年春,他与老师陈子龙、岳父钱栴再次起兵,不久兵败,陈子龙投水自杀,他与钱栴被俘。夏完淳自知必死无疑,产生了“不得以身报母”的遗恨。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勤于王事,四海奔走,没有一天孝顺供养母亲。现在被俘,决意以身殉国,母亲的大恩大德,不能回报万一,因而内心十分愧疚和自责。
然而,在忠、孝两难面前,他澎湃的爱国情感,始终高于一己之私情,于是掷地有声地提出“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的爱国论断,将自己的“报国”之志与“报母”之恩有机地融合起来,心中想的是,继承父亲的报国之志,在反抗外族入侵的斗争中一展宏图,即使为抗清复明捐了躯,也没有辜负母亲的养育之恩。也就是说,国家一天没有恢复,杀父之仇一天未报,自己就一天不能心安理得地承欢于双亲膝下。
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明知将不久于人世,却没有丝毫的懊丧与茫然,也没有丝毫的失望与恐惧,有的只是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对亲人的牵挂,对自己先国后家信念的至死不渝,如此情怀,显示了少年英雄崇高的思想境界,令人肃然起敬。
他的《狱中上母书》,也因此成为千古不朽的爱国主义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