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法华经《第四节·文殊陈答·曾见今同》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释义

法华经《第四节·文殊陈答·曾见今同》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第四节·文殊陈答·曾见今同》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殖诸善本。”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惓。”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

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号曰燃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着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注释】

① 大士:菩萨之通称,有时也以此称声闻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称,别于凡夫而称为大。又有一种解释:士者事也,能够做自利利他之大事的人,谓之大士。 ② 阿僧祇劫:即是无数劫,就是指无法计算的时间。阿僧祇:印度数目名,译曰无数,或作无央数。 ③ 从如来到世尊,是佛的十个名号,诸经论开合略有不同。十号是诸佛的通号,而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日月灯明等则为佛之别号。1.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2.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3.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4.明行足,佛依戒定慧之脚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慧和行门都已具足;5.善逝,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自在好去入于涅槃;6.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7.无上士,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至高无上之士;8.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善于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9.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10.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④ 初善,因序分是佛经最初部分,称为初善;正宗分居于中,称为中善;流通分居最后,称为后善。三部分都圆满,所以都称为善。 ⑤ 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交结左右足背而置于左右股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于左右之一股,名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 ⑥ 佛土:佛所住之国土,佛所化之领土也。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之别。佛土不同于世界,其含义和范围都要比世界更为广泛。 ⑦ 小劫: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也有人认为,一增一减分别各为一小劫。 ⑧ 中夜:印度时间单位,一天分作昼三时夜三时合为六时。昼三时为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为初夜中夜后夜。此处为夜晚中分。 ⑨ 世间眼:佛菩萨之尊称。佛能为世人之眼,指示正道。又能开世间之眼,使见正道。 ⑩ 无漏实相:诸法实相之理体,无垢清净。故曰无漏。 ⑪ 天中天:佛之尊号。天为人之所尊,佛更为天之所尊,故曰天中天。又天有五种,第五之第一义天,即佛,佛为天之至极,故曰天中天。 ⑫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意为到彼岸的六种途径。

【译文】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弥勒菩萨及诸大众说:让我看来,今天释迦牟尼佛将要说大乘佛法,如下大法雨滋润众生,吹大法螺号召众生,击大法鼓惊醒迷梦,演大法奥义,觉悟众生。诸位善男子,我在过去世随诸佛修行的时候曾见过这样的瑞相。以我的经验,凡是放出这种神奇的佛光,必然会讲说大乘无上之法,所以,你们应当知道,今日释迦牟尼佛现出这种瑞光,也同过去诸佛一样。他是想让众生都能听闻知悉一切世间之中最神妙难信的佛法,所以才现出这种瑞相的。各位善男子,譬如过去不可思议无数无量劫中,有一古佛名叫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佛为众生演说纯正的佛法,从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始终义趣深远,语言巧妙,纯一圆顿之法门,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日月灯明佛随机说法,因人施教,他为求声闻乘者说苦、集、灭、道等四谛之法,以使他们度脱生、老、病、死,进入涅槃解脱的境界。他为求辟支佛乘者说十二因缘之法。他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之法,以使他们证得无上佛智,从而断除无明,达到无所不知的一切种智。此佛之后又有一佛同样名叫日月灯明佛。如此一共有二万位佛都是同一名字,号日月灯明,所有的佛都是十种称号具足,他们演说佛法也都分初、中、后三个阶段。

最后那位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有八位王子,其一名叫有意,其二叫善意,其三名叫无量意,其四名叫宝意,其五名叫增意,其六名叫除疑意,其七名叫响意,其八名叫法意。这八位王子皆有威仪德行,各自统领四天下。诸王子听说其父出家修行,已获无上圣智,便都舍弃王位,跟随父王出家为僧,发誓要求证大乘佛法。他们一心修习清净的法门,成为福慧具足的大乘法师。这些王子已于成千上万的佛面前,种植下了众善的根本。

那时,日月灯明佛正在演说大乘法经典,经名叫《无量义经》。这是教化菩萨的法门,深受佛的护持眷念。这位日月灯明佛说完《无量义经》后,便于大众中结跏趺坐,进入义趣无穷的禅定之中。入定中的佛陀,身体安安稳不动,心地纯净不乱。这时,天空中下起了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这些天花散在日月灯明佛及听法大众的身上。与此同时,大地也产生了六种形式的震动。这时,法会中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以及诸小王、国王等皆惊喜不已,叹为观止,他们都双手合十,目不转睛地看见日月灯明佛。忽然,佛在其眉间放出一道白毫光相,这束佛光灿烂无比,绚丽多姿,一直照到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佛国世界,所到之处,无不明亮清晰,就像今天大家所见到的那些佛国世界一样。

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那时法会中共有二十亿菩萨,个个喜欢听佛说法。这些菩萨看见佛的白毫相光照耀东方诸佛土后,都深感自己从未见过,所以很想知道这种佛光之所以发放的有关因缘。那时,有一位菩萨,名叫妙光,他一共有八百个弟子,都随他一起来日月灯明佛的居处听法。日月灯明佛,从禅定之中起来后,为妙光菩萨讲说大乘经典,经名叫《妙法莲华经》。此乃教化大乘菩萨的无上法门,常受诸佛的护持与关怀。日月灯明佛讲说《妙法莲华经》一共历时六十小劫。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佛一直端坐不动,身心不乱。那时,法会中的听众也都各坐一处,不起于座,历时六十小劫而身心不动。他们听佛宣讲如此妙法,个个全神贯注,如醉如痴,六十小劫犹如一顿饭工夫就过去了。当时,法会之中的所有听众,没有一人身体疲倦,心神懈怠。日月灯明佛历经六十小劫,说完此经后,便当着梵天王、魔王、沙门、婆罗门以及天神、人众、阿修罗等大众宣布道:如来佛将于今天夜里进入无余涅槃。那时,在场的众人中有一位名叫德藏的菩萨,日月灯明佛当众为他授记,告诉比丘们说:这位德藏菩萨将在我涅槃后成佛,其号为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日月灯明佛授完记后,便于半夜之时,入于无余涅槃。

日月灯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便传承师说,一心受持《法华经》,为众生演说开示,历时八十小劫。日月灯明佛的八位王子皆师从于妙光,妙光则诲之不倦,殷勤教化,使诸王子坚定了求证佛智的信心。这八位王子为了追求无上圣智而恭敬供养了成千上万个佛,最后终于自身成佛。其中最后一位成佛者名叫燃灯。妙光菩萨的八百弟子中有一位名叫求名的人。此人贪求名利,追求享乐,虽然也在读诵各类佛经,但总是理解不了,读过之后便全忘了,所以称其为求名。不过,此人虽然慧业未修圆满,但其所植福业不小,善根深厚,他曾在千万个佛面前,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呀,你可知道,那时的妙光菩萨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前身。那位求名菩萨正是你的前身。今天,我看见释迦牟尼佛所现的这种瑞相,与过去日月灯明佛说法时的瑞相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想今天如来佛将是要说大乘经了,这经即是《法华经》,一部教化大乘菩萨,常受诸佛护持的无上妙法。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想复述刚才所讲的故事,便以偈颂形式对大家说道:我回想过去无量无数劫中,有一位人中至尊的古佛,号日月灯明。这位世尊广宣佛法,度脱了无量无数的众生,使数亿菩萨证悟了佛的大智大慧。佛未出家前所生的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修行,也都跟着出家习佛。当时,这位如来佛正在大众之中广泛演说一部名叫《无量义》的大乘经典。佛讲完此经后,便在座上打坐,进入深妙的禅定之中。这时,天空下起曼陀罗花,天鼓也自然鸣响。诸天众、龙众以及各类鬼神都来虔诚地供养这位人中最尊的如来佛。忽然间,大地震动起来。日月灯明佛的眉间放出夺目的瑞光,显然出稀奇而美妙的景象。

日月灯明佛的这束白毫相光一直照耀到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佛国世界,展示出一切众生善恶业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断轮回的全景。通过这种佛光,我看到了各个佛国世界的庄严景象,那里的一切均由琉璃、玻璃等珍宝构成,佛光照来,一片璀璨。诸天神、人类、龙神、夜叉、乾闼婆、紧那罗等前来供养自己的佛陀。各世界中的如来佛皆是累劫修行从而顺理成章地成就了成佛大业。这些如来佛身体像金山一样光亮明净,端庄威严,妙不可言。犹如洁净的琉璃一般,内外莹澈,现出真金之像。这些佛都在大众之中敷演深奥的佛法义理,教化各自世界中的众生。各个佛世界中的众生芸芸难数,其中随佛听法的声闻弟子也多得难以统计。由于佛光的照耀,所有这些大众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有的比丘居住于深山老林之中,刻苦修道,勤勉不息,严守清净大戒,昼夜六时毫不懈怠,犹如守护明珠一样,持戒守律,洁身净心,朝着解脱的目标前进,有些菩萨从事布施、忍辱等修行,其数目多得像恒河沙一样,都处在佛光的照耀之下。我还看见有的菩萨在修习禅定之功,他们入定极深,整个身心皆已寂然不动,这部分人是想以此禅定之功求证无上的佛道。另外一些菩萨已了知万物空寂无实、本性寂灭的道理,他们在各自的佛国之中到处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以此来积功累德,成就佛道。

那时候,四众弟子看见日月灯明佛现出如此巨大的神通,个个内心充满欢喜,他们相互询问,佛的这般瑞相到底因何而来?正在这时,天人所供奉尊重的日月灯明佛从甚深的禅定之中起来。他当着大家的面,赞叹妙光菩萨说:“妙光菩萨,你是世间一位明眼善士,一切天人终将皈依信奉于你因为你能奉持如来佛的佛法宝藏,我今天所说的微妙法旨,只有你才能证知。世尊的这番赞叹,使妙光菩萨惊喜不已。接着,日月灯明佛开始讲说《妙法莲华经》,历时六十小劫,不起于法华座席。佛所讲说的这种至高无上、深奥微妙的法义,妙光法师都能领悟信受。佛宣讲这部法华经,也使法会中其他所有的众生倍感欣喜。日月灯明佛于讲完法华经的当日又告诉天人大众说:“诸法实相的妙义今天已全部为你们讲说完了,我将于今天半夜入于涅槃。往后,你们应当自勉,一心精进,切莫懈怠放逸。要知道诸佛是非常难遇的,亿万劫中才会出现一位,所以,你们应牢记法华经句,奋发图强,勇猛精进”。日月灯明佛的八个儿子听说父亲将要涅槃,无不悲伤万分,感叹佛这么快就要入灭。这时,身为众生之主,佛法之王的日月灯明佛安慰大家说:“如果我灭度时,你们不必忧伤恐惧,我虽离你们而去,但尚有德藏菩萨,他现在已通达无漏实相之法,继我之后将要成佛,号为净身如来,到时,他也将像我一样,教化度脱无量众生。”那天夜里,日月灯明佛入于涅槃,犹如薪尽火灭一样,寂然而化。世人将佛的舍利分散各地,建起无数个佛的舍利塔,供养起该佛的法身。佛灭度后,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比丘、比丘尼皆遵从佛的遗志,更加精勤修行,专心致志地追求至高无上的圣道。

这位妙光法师遵照日月灯明佛的遗嘱,奉持佛法宝藏,在八十小劫之中,广泛宣讲法华经。日月灯明佛的八位王子也受到妙光菩萨的教化,从而坚定了求证无上圣道的信念。也正因为如此,八王子必将于当来之世,得见无数位如来佛。他们依次恭敬供养这些佛之后,必然会随顺诸佛而行无上佛道,所以,他们最终也必将相继成佛,辗转依次而得授记。其中最后一位天中天、圣中圣名叫燃灯佛,他是诸仙的导师,到处说法教化,度脱了无量众生。那时,这位妙光法师有一弟子,身心懈怠,贪求名利,经常出入于名门大户,舍弃了所习的佛法经典,荒废了道业,以致什么也不能领悟。为此,大家才称其叫求名。不过,他也作了许多善事,积下了一些福业,所以,还有机会遇见无数个佛,并供养于诸佛,从而潜移默化,随着佛的道法修行,慢慢地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种解脱成佛之法门,由此历尽无量劫的严净修持,终于在今日遇见释迦牟尼佛,并将继释迦牟尼佛后作佛,号为弥勒佛。到时,此佛将主持教化,超度无量无数的众生。日月灯明佛灭度后的那位懈怠者不是旁人,就是你。那位妙光法师就是我。我看日月灯明佛的瑞光同今日释迦牟尼佛的瑞光是相同的,所以我知道今日的释迦牟尼佛是要说《法华经》了。诸佛所现说法之瑞相,是一种善巧方便之法。现今释迦牟尼佛所放的这种光明是扶助开发实相义门,所以,大家应当心中有数,恭敬合掌,一心等待佛的说法。众生等待佛法,犹如干渴思饮,所以,佛将广施大法之雨,普润一切众生之心,满足一切求道者的要求。那些追求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的人,若还有什么怀疑、后悔的话,佛将为其讲说法要,以断其疑根,除其悔退,使其再无任何疑惑,而一心修行大乘之法。

【鉴赏】

这一段主要是别序部分的第五段答问序。前一段中与会的大众看到佛的种种瑞相后,十分欢喜,但同时心生疑念,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弥勒菩萨代表大众向文殊菩萨提出这个问题,请求解答。这里是文殊举出自己以前所见到与现在所发生的一些相同的事情来回答弥勒的请问。

文殊菩萨为过去八佛之师,赞誉为智慧第一,文殊菩萨见到佛所显现的一切瑞相大概知道其中的含义,所以文殊首先简要地说明这些瑞祥是表明佛将要说微妙难思的大法,并指出以前也发生过相同的事情可以为今天的事情做一例证。我们可以看到文殊是非常谦虚谨慎地处理弥勒的问题,刚开始是体会佛的大意,接着又用事实来进行论证,说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先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最后又会三归一,释迦牟尼也是如此,没有例外,大众应该断除疑惑。而且紧接着文殊对事实详细展开,循序渐进地列举事实。

在“广举曾见以答”时,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引一佛同”,文殊引述过去的古佛日月灯明如来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也是分别说三,因机施教,过去佛是这样,所以现在释迦牟尼佛也应该是这样。第二,“引二万佛同”,在日月灯明如来之后的两万个佛也是如此这般地教化众生,可见文殊菩萨的宿命通之久远,这是一般声闻的神通无法比拟的。第三,“引最后佛同”,这是文殊举例的重点,文殊菩萨对最后一个佛的事迹与释迦牟尼佛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首先是说了曾见到的事与现在发生的事情相同,比如过去佛有太子,释迦牟尼也有罗睺罗太子;其次,是曾见到的事与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当下相同,主要指两件事,释迦牟尼佛显现的种种瑞相与古佛相同,大众的疑念也相同,就是“现瑞同”和“疑念同”。最后述说了曾见到古佛时发生的事和释迦牟尼佛时未来要发生的事也会相同,主要有五件事:因人说法同(过去也是因为有人疑问所以古佛为大众说了《法华经》),时节同(六十小劫,与会大众不起于座),唱灭同(在这个法会中,宣布自己将入涅槃),授记同(佛为菩萨授记,将来作佛),灭后通经同(佛涅槃后,《法华经》还会继续流传,利益众生)。

这里有个历来存在异议的问题就是关于时节中六十小劫的时间长度,按照一般的几种算法,六十小劫也就相当于现在时间的十多亿年,比如按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这个算法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即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这显然与我们所能理解的时间概念是有出入的,天亲菩萨在《法华论》中就提到这个问题,他认为这个时间不能按照这样计算,应该按昼、夜、日、月、年,用这个来计算劫数,窥基大师后来也认为这个时间不能按一般的小劫算法来计算。总之佛教的时间观念也是一种特色,三论宗的理论似乎可以解释这个冲突,一切法没有确定性,相同的时间段里也有不同的各种境界,《华严经》也善于阐述类似的微妙境界,关于六十小劫的理解应该以一种开放的价值判断态度,运用抽象的时间概念思维,作出佛教相应的理解。重颂部分内容与长文相似,层次结构也大概相同。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7 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