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法华经《第一节·奉命弘经·尼众请记》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释义

法华经《第一节·奉命弘经·尼众请记》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第一节·奉命弘经·尼众请记》经文|注释|译文|赏析|评赞

【经文】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

“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

【译文】

这时,药王大菩萨和大乐说大菩萨与其两万菩萨眷属,一起来到释迦牟尼佛的面前,宣誓说:“唯愿世尊不要担心忧虑,我们在佛灭度以后,当会奉持、读诵、讲说这部《妙法莲华经》。在以后的恶浊世界中的众生,善根逐渐转少,傲慢无知的人不断增多。他们贪图利益贪图供养,日益增加其不善之根,离成佛解脱越来越远。虽然这些众生很难教化,但我们仍将以巨大的忍耐之力,读诵此经,受持、讲说、书写此经,以种种供具供养此经,不惜捐弃自己的生身性命。”

这时,大众中有五百刚得受记的阿罗汉,他们对释迦牟尼佛说:“世尊!我们五百罗汉也自我发誓在其他国土之中,广泛讲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又有小乘有学位和无学位上的八千位刚得到受记的弟子,也从座位上站立起来,向佛合掌致礼,并发誓说:“世尊!我们这些人将在其他国土广泛演说这部《妙法莲华经》。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娑婆国土中的人,大多数性情邪恶,傲慢浮浅,功德浅薄,多恼好怒,污浊不净,谄媚折腰,虚伪奸诈,没有一点诚实之心。”

这时,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和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等有学位和四果无学位上的比丘尼共六千人,从各自的座位上起来,一心一意合掌致礼,目不转睛地看着释迦牟尼佛的尊颜。这时,释迦牟尼世尊对摩诃波阇波提说:“你为什么面带忧郁之色看着我呢?在你的心中是不是认为我没有说出你的名字,从而没有为你授无上圣智之记呢?憍昙弥,我一开始先总说一切声闻,他们都已得到我的授记了。现在你想知道自己的成佛之记吗?那我就告诉你。将来之世,你当在六万八千亿个佛的佛法之中为大法师,还有这六千位有学位和无学位上的比丘尼与你一起都作为法师。如此经过在六万八千亿个佛那里供养侍奉、说法教化,你渐渐具足了菩萨之道,从而最终成佛,名号叫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同时具足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这位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和六千菩萨依次授记,依次得至高无上的如来佛智。”

这时,罗睺罗的母亲、释迦牟尼佛未出家前的妻子耶输陀罗比丘尼,心中暗想:“世尊对这么多的比丘、比丘尼授记,怎么就不提我的名字呢?”释迦牟尼佛告诉耶输陀罗说:“你于来世,将在亿万个佛那里修持菩萨行,作为大法师,从而渐渐具足成佛之道,最后在善良国土中即身作佛,佛号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同时具足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该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这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和耶输陀罗比丘尼以及她们的眷属,都充满了巨大的欢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欣慰。她们便在佛前诵偈道:

“世尊啊!我们伟大的导师!您能使天上的众生的人间的众生得到安稳和快乐。我们这些比丘尼大众听了您给我们的授记,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安慰。”

诸比丘尼说完这道偈语之后,又对佛说:“世尊,我们这些人也能在其他国土之中,广泛宣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鉴赏】

通过“开佛知见”和“示佛知见”,众生因听佛的教化,开悟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相信自己可以成佛,也深信《法华经》的真实功德利益,所以弟子们开始心甘情愿地流通此经,发誓弘扬一佛乘妙法。虽然弟子们的发愿各有不同,但对《法华经》的信乐是一致的。

根据历史上一些高僧的解释,本节可以概括为“迹门弟子通经”,内容有三个层次。第一“菩萨奉命此土持经”,药王、大乐说等二万菩萨发愿在此土奉持此经;第二“声闻发愿他土弘经”,五百阿罗汉、有学无学八千人等发心到他国土广说此经;第三“六千比丘尼请记”波阇波提、耶输陀罗等六千比丘尼祈请佛陀为她们授记,之后她们也发愿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药王菩萨是非常重要的一位菩萨,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萨,二十五位大菩萨之一,他与大乐说菩萨最先发愿,在佛陀灭度之后要在此土奉持读诵、弘扬此经,不惜身命,而且在这里他们提到在此土弘扬此经的难处,但他们决心以大忍力,担当此事。

下面的“声闻发愿他土弘经”,我们可以看到几点不同。首先,这些声闻众,五百阿罗汉和有学无学八千人等都是得到佛陀授记的弟子,可见发愿弘扬《法华经》须要巨大的鼓舞和坚定的自信,而且他们对《法华经》的功德利益深信不疑;其次,这些声闻众都是娑婆世界的人,但他们却没有发心在此土世界宣扬法华,原因是娑婆世界的情况太浊恶,此土的众生刚强难化、顽劣不堪,他们发愿离开此土,也是对此土世界众生的一个警惕。总之,他们这些圣人以及下面得到授记的比丘尼众都不愿意在此土宣说法华,发愿去他土弘经,而且都认为在此土弘经是异常艰难的一件事,是不堪忍受的一件事,所以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关于如何弘扬《法华经》,消除对于弘扬此经的艰辛的恐惧,这样就为下面的“安乐行品”埋下一个伏笔。

“六千比丘尼请记”这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比丘尼在佛教中的地位有一定限制,组织僧团之初,佛陀坚决不允许女性出家,认为女性出家会减少佛法存世的时间五百年。《事钞尼众篇》云:“善见佛初不度女人出家,为灭正法五百年;后为说八敬,听出家,依教行故,还得千年。今时不行,随处法灭”。后来佛陀的姨母要求出家,又有阿难再三祈请,所以才有了比丘尼众出现在僧团中。当然比丘尼的地位和比丘相比有较大差异,比如八敬法的设施,比丘尼五百大戒的教导,这些都规定了比丘尼在佛教团体中的准则。《会正记》云:“佛成道后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度。阿难为陈三请,佛令庆喜传八敬向说,若能行者,听汝出家。彼云顶戴持”。但比丘尼在佛教中的历史作用和积极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在前面一直没有看到佛陀为比丘尼授记的事情,直到看到八岁的龙女成佛,又听闻佛陀再三关于一佛乘法的谆谆教导,佛陀的姨母波阇波提等六千尼众领解佛意,也对此经有了坚定的信心,所以从座而起,眼含忧色,内心期望佛陀为她们授记,佛陀应允,为她亲自现前授记,接着耶输陀罗也得到授记,这大大鼓舞了比丘尼众的信心和勇气,她们一一发愿,与他方国土,广宣法华。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