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沙涝碱的“克星”,老百姓的“福星”
释义

沙涝碱的“克星”,老百姓的“福星”

沙涝碱的“克星”,老百姓的“福星”

为官任职鞠躬尽瘁,造福人民碧血丹心。生是公仆心系百姓,死化焦桐长眠沙丘。

1922年8月16日,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了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县(今博山区)北崮山村一户贫苦农民家里,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便是焦裕禄。艰难困苦一直伴随着焦裕禄的童年。十几岁时,焦裕禄被日军抓到抚顺当矿工,因不堪忍受日寇的残害,在1943年,终于逃出虎口,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的焦裕禄,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缕阳光。1945年8月,他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民兵组织,投身革命,出生入死。1946年1月,焦裕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博山县解放后,焦裕禄任职于区武装部,带领百姓锄汉奸、斗地主、分土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948年5月,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尉氏县任宣传干部。同年冬天,他身先士卒组织队伍奔赴淮海战役前线,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被评为“支前模范”。1949年春,焦裕禄被调回尉氏做县委工作,他主动请缨冲在一线,领导队伍开展剿匪工作。

短短数年,焦裕禄经历了抗日、土改、剿匪等多次生死考验,充分证明了他是一名赤胆忠心、无私无畏的好党员,是一名有干劲有智慧的好干部。

风尘仆仆,临危受命。1962年,针对河南省兰考县的实际情况,组织上考虑选派一名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从古至今,兰考县灾害频繁,积重难返,是一个“难啃的光骨头”“沉重的大担子”。此前,组织上也曾先后物色了几个人选,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实现。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焦裕禄到灾情严重的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在做决定前,组织上找焦裕禄谈了一次话,向他介绍了兰考县的实际情况。焦裕禄郑重表态:“党组织把这个任务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并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一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带领兰考人民走出困境。

虽然兰考县的西北边有黄河相伴,但它没有享受到黄河水的恩惠,反而遭受到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历史上,黄河在兰考曾多次决口、改道、漫堤。兰考县志记载:“一岁三灾,三年大旱,四年大涝,麦尽于枯,秋禾无望,四野一空。”旧社会时,当地流传的民谣诉说着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

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

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兰考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1959年以来,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毁坏了全县的水利防御工程,肆虐的风沙使20多万亩麦田绝收。秋季收获时节,连续的雨水又将20多万亩庄稼淹没,白茫茫的盐碱烧死了10多万亩禾苗。农业经济凋零,兰考人成群结队外出逃荒要饭,局面很是严峻。就是在这样的紧急关头,焦裕禄迎难而上,带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来到了兰考县。

深入群众,摸清民情。1962年12月6日傍晚时分,焦裕禄到达兰考县委,恰逢县委开会研究当前灾情和救灾工作。焦裕禄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简明扼要、分量十足的发言,给当时参会的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大家还不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散会之后,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可能是上级派来的干部,但又有人感到疑惑,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全身上下就像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哪里像个救灾干部呀!后来向县委组织部一打听,才知道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焦裕禄就已经下乡调查民情去了。冬天的早晨格外寒冷,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焦裕禄带着几个同志,骑着自行车,逆风而行,来到了灾情最重的老韩陵大队。到了之后,他将大队的东南西北都转了一遍,看到风口上的麦苗枯黄,谷场上满是暄土,心情不禁沉痛起来。从这天起,焦裕禄每天都下乡和农民一起劳动,深入到农民家里访问,他的足迹踏遍了兰考县120多个村落。走到哪家,他就揭开哪家的锅盖看一看粮食够不够吃,摸一摸孩子身上的棉服能不能御寒。为了争分夺秒,尽快解决兰考人民的困难,他干脆不回县城,直接住在农民的草棚子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农民促膝长谈,在群众中学到了许多治理风沙、洪水和盐碱的办法。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焦裕禄陷入沉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说通过走访村民,对兰考的灾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对兰考人民的三大“敌人”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全县的沙丘、风口有多少个?洪水的流向如何?盐碱地的分布和碱化程度怎样?这一切,自己心中都还没个底。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要把兰考大地的自然灾害摸个透彻,亲自去会一会“三害”。

漫天黄沙查风口。1963年春天,弥天的大风沙又开始袭击兰考。焦裕禄正带着“三害”调查队的同志调查风口。狂风犹如排山倒海,夹着漫天飞沙,像海浪一般,一波风未平一波沙又起。大家的脸上、嘴里满是泥沙,但依然坚持追寻风口,直到沙落尘埃,才肯罢休!有一天早上,狂风骤起,黄沙弥漫,有同志建议,改天再去。焦裕禄说:“不起狂风,就显示不出风沙的来龙去脉,我们要抓住时机。哪里风沙最大,沙丘最多,我们就到哪里去。”焦裕禄的话鼓舞了同志们的士气,他们继续大步向风沙走去。最后,焦裕禄带领的调查队,查清了全县共有86个大小风口、261个沙丘、63个沙丘群、10多条沙龙,危害农作物30万亩。摸清“敌情”后,焦裕禄立即召开会议,集思广益,讨论如何治沙。在反复论证多个方案之后,大家决定借鉴农民通过实践摸索出的“土办法”,用淤泥压沙、种泡桐树固沙,终于成功地封固住黄沙。

烈日当头除盐碱。兰考县有盐碱的土地总共26万多亩,大片大片的庄稼被碱死。为了治理碱灾,焦裕禄跑了很多地方进行调查,向群众学习,找寻治理方案。他从一个老农那里得知,碱是分很多种类的,有盐碱、白而不咸的碱、卤碱、马尿碱……在调研时,焦裕禄经常会亲自“吃土”,对碱进行鉴别,并做好记录,以便后期对症下药。有了翻淤压沙的经验,焦裕禄决定带领兰考人民翻淤压碱。他对群众说道:“跟碱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们要是在战斗中有任何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大家反映缺少翻淤工具,焦裕禄立刻回到县里,安排供销社提供工具,并拨了几万斤粮食,支援群众翻淤压碱,最终刹住了碱这个“纸老虎”的威风。

狂风骤雨探水情。1963年,秋汛提前来到兰考。暴雨下了七天七夜,整个兰考县一片汪洋。焦裕禄认为此时正是探水路的好时机,可当时他的慢性肝病加重,医生劝他赶紧住院治疗,他却说:“同志啊,目前暴雨当头,大水成灾,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我怎么能去住院呢?我这个病是慢性病,慢慢治就好了。”同志们也劝他,让他先住院,等他们调查回来再向他汇报。焦裕禄摇摇头说:“不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快走!”话音刚落,焦裕禄就带着几个同志,冲向狂风暴雨。在途中,焦裕禄突然肝部一阵剧痛,不得不停下脚步。随行的同志劝他回去,但他打起精神,语气坚定地说:“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咱不能歇着。群众困难时,我们挨点儿雨淋,又算得了什么?走,不达目的,绝不回头!”调查队在风雨激流里度过了艰难的一个月,最后终于掌握了关于兰考县河流、沟渠、桥涵等基本情况,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兰考的“沙、涝、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丰收指日可待,兰考人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胜利的曙光。在消灾减灾的过程中,焦裕禄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为人民鞠躬尽瘁。焦裕禄的心里永远只有人民,没有自己。自己有了病,就用意志扛着,可当同志身体不适,他总是关怀备至,悉心照顾。焦裕禄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在去兰考前,焦裕禄就已经患有肝病。到了兰考之后,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艰苦、繁重、连续的工作,使他的病情愈加严重。在他的办公室有一把藤椅,每次肝疼时,他就拿一个硬东西,一头顶在肝部,一头顶在藤椅右侧。久而久之,藤椅右侧就被顶出了个大洞。上级领导和同事们都很关心他的病情,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但他一想到千头万绪的工作,总是找借口推迟。终于有一天,焦裕禄倒下了,不得不住院治疗。凶残的病魔折磨着焦裕禄,病痛让他无法入睡,身体极度虚弱。此时的焦裕禄,心里仍然惦记着兰考人民。许多人去医院看望他,每次他都不谈病情,总是问兰考情况: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秦寨的盐碱地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的泡桐栽了多少……

1964年5月初,焦裕禄病情恶化。弥留之际,他说:“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42岁。人们在整理他的病床时,发现了他的日记。日记上记着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焦裕禄的不幸去世,使兰考36万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化悲痛为力量,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焦裕禄生前曾经奋战过的兰考大地,在1965年,粮食初步实现自给。

焦裕禄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一位优秀县委书记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没有死,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