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架起太空桥梁的卫星专家
释义

架起太空桥梁的卫星专家

架起太空桥梁的卫星专家

2019年1月3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背面,人类首次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在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当天,另一张照片同样感动了无数国人: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彼时74岁,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女),彼时48岁,两代“嫦娥人”的手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紧紧地握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叶培建的探月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叶培建出生于江苏泰兴的一个革命军人家庭,受父母影响,他自小就充满了家国情怀。1968年,叶培建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天部卫星总装厂,从此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7月,叶培建赴瑞士纳沙泰尔大学微技术研究所留学深造,当飞机越过国境线的那一刻,叶培建的心里充满了不舍。

在瑞士的5年,叶培建一直牢记着出国前教育部同志语重心长的话语。当时每个留学生一个月所需的费用,相当于国内十几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这让叶培建心中始终怀着对祖国的感激之情,也激发了他的斗志。然而,对叶培建来说,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日子并不轻松,语言、融入新的学习环境和取得攻读博士资格等,都是他需要面对的挑战。平日里,叶培建舍不得浪费一点儿时间,下课后,叶培建总要借老师的讲义复印,通过自学慢慢咀嚼消化。当别的学生去酒吧休闲消遣的时候,叶培建依然在伏案苦读。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叶培建用很短的时间就通过了同等资格考试,获得了博士生资格,外语水平和专业课成绩也节节提升。

5年的留学生活对叶培建来说是如此的漫长,这是因为远离祖国的孤独和如烈酒般灼烧的乡愁,也因为其矢志不渝的赤子情怀。1985年,叶培建取得了瑞士科学博士学位。没有做任何走与留的思想斗争,叶培建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从此,也掀开了他人生中艰苦奋斗、竭力奉献的新篇章。

回国后,叶培建先是在航天部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1992年,叶培建被调至空间技术研究院,开始从事卫星研制工作。多年来,叶培建积累了丰富的卫星研制经验,为我国的卫星研发作出了巨大贡献。2004年,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全面启动,叶培建被任命为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当时我国已在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深空探测方面却还是一片空白。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航天发展第三个里程碑的开篇之作,作为卫星研制的负责人,叶培建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这不仅是一项科研任务,也是一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奔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深空探测历来是航天强国实现技术突破和资源竞争的竞技场,技术难度高,风险极大。嫦娥一号作为我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与当时现有的卫星和飞船都不同,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其研制工作遇到了过去近地飞行器所未遇见的一系列技术难点。面对挑战,叶培建带领研究人员在充分利用现有卫星研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不断思考、不断创新,采用了多学科、全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高起点地确定了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的总体方案,攻克了月食问题、轨道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卫星研制,不仅要仰望星空,还需要脚踏实地、严谨治学。在研制工作中,叶培建将质量视为卫星的第一生命,一直倡导“捕风捉影”“亡羊补牢”,绝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疑点。一天下午,在用地面电给卫星做加电测试时,电源控制器的指针晃动了一下,从正常的5伏电压变成了十几伏。这个小小的变化立刻引起了研制人员的警觉,因为过高的电压会在一瞬间烧毁卫星。研制人员立即停止供电,开始对地面设备进行检查。可经过反复多次检测,都没有发现问题,此时,疑点开始瞄向星上设备。大家在心里默默地希望这个最坏的估计和判断不是真的,因为第二天卫星就要被转移到别处进行力学试验,万一此时星上设备出了问题,试验肯定要被推迟。但如果继续给卫星加电,则可能会对卫星造成损坏,无数人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关键时刻,叶培建决定,在没有查清问题之前,绝不给卫星加电,必须得找出原因。经过一晚上的排查,大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一个地面设备上有接触不良的插座。在研制过程中,叶培建最鼓励的就是敢于并善于找碴儿的精神,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在不断的参考借鉴中,不断地进行问题的全面清查和补救。

已经62岁的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发团队,以精益求精、勤奋卓绝的精神,仅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2007年10月1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开始了奔向月球的旅程。11月7日,卫星经过10多天的飞行,顺利到达月球轨道,实现绕月飞行。11月26日,嫦娥一号传回并制作完成第一幅月面图像。至此,中国探月工程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成为现实,中国航天谱写了深空探测领域的新篇章。从设计方案阶段的论证到研发与技术攻关,从初样星到正样星,3年来,叶培建和所有研制工作的参与者历尽艰辛,挥洒着汗水与泪水,书写了中国航天器研发史上的传奇,演绎了“嫦娥奔月”的神话。

嫦娥一号绕月观测任务胜利完成后,叶培建一直忙碌在我国探月工程的一线,先后担任了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的总设计师顾问、总指挥顾问和首席科学家。叶培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质量控制上,对所有关键环节都高度关注,尤其是质量归零问题,事必躬亲。在研制过程中,叶培建从不掉以轻心,每次发射都必去现场,多次带病在发射场和年轻同志一起工作。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发射成功,为后续工作做了扎实准备。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控制最为精确的一次落月,也是自1976年以来人类的第一个软着陆月球的探测器,月球上第一次留下了中国月球车的轮印。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采用弹跳式返回精准着陆,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自动采样返回打下了坚实基础。

叶培建特别重视创新对于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对于应用型的卫星,一定要集中精力保成功,所以对其研制要多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而对于探索型的卫星,则应该有更多的创新。叶培建敢于“吃螃蟹”,这在航天系统是出了名的。他常说,老跟在外国人后面干有什么意思?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嫦娥四号怎么办?对此,争论很大。很多人建议应求稳,把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正面。叶培建却坚持认为,探月工程本身就是一次探索性的尝试,不要做重复的事情,要做就做一点儿新的东西,要大胆地走一步,主张将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背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论证,大家决定将嫦娥四号发射到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随后,玉兔2号探月车在月球背面开始活动,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国家,这是注定要载入人类航天史册的成就。嫦娥四号开创了多个人类“首次”,其任务团队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传承奔月精神,打造科学团队。长久以来,叶培建一直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打造了一支过硬的航天人才队伍。叶培建鼓励和培养年轻人挑担子,为他们创造大显身手的机会,把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激发出来,同时也帮助和带动年轻人,用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来激励大家。作为首席科学家,在日常工作中,叶培建十分尊重年轻设计师的工作程序和各种决策。但在重大关头,他总会及时地站出来,以科学、真理为依据,妥善处理每件事情,给年轻人撑腰,是大家心目中的“一棵大树”。嫦娥三号在发射前曾有过一个小插曲,一台设备信号突发异常,使得现场指挥员对能否按时发射产生了疑问和动摇。叶培建却主动担起责任,向上级说明可以按时发射。他解释说,这并非设备故障,而是塔架结构造成的信号干扰,过去不止一次遇到过,完全没必要怀疑设备问题,而且很容易就可以验证。最终,嫦娥三号得以按时发射。如今,“嫦娥”团队的核心成员已有了100多人。这支队伍先后培养出“嫦娥”系列各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16名、主任设计师28名,团队骨干多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2014年,他们还获得了国家“创新团队奖”。

50多年来,叶培建以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工作忘我投入的热情、对待祖国无比忠诚的决心、对待他人无私奉献的爱心,为推动我国卫星遥感、月球与深空探测及空间科学快速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表彰叶培建所作出的成就,2017年1月1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将国际编号为456677的小行星命名为“叶培建星”。

矢志航天铸辉煌,才智尽现皆忠诚。这就是我们的航天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的真实写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