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杜甫诗《丽人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
释义 |
杜甫诗《丽人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杜甫诗《丽人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匌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管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立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瞋! 这是杜甫创作的新乐府,“丽人”两字取自王无功《三月三日赋》:“聚三都之丽人”语(《困学纪闻》)。天宝五年杨贵妃入宫,天宝十一年贵妃堂兄杨国忠拜右相,诗或写于天宝十二年春。诗从上巳春游的角度写尽贵妃的姊妹兄弟的穷奢极欲、势可薰天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阴暗面,暗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历史规律,用以讽刺时事。史称贵妃三姊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与再从弟铦、锜,每从玄宗往华清宫,五家为五队,各着一色衣,竟斗奢丽,所遗钿钗珠翠满路。《唐摭言》说在开元、天宝盛时,诸司皆在曲江池设有观赏之地于岸边。那么,杨家在曲江池也当设有最好的轩馆。 杜甫深通画理,这首诗颇像唐画家周昉所画的仕女春游图和汉代画像砖所刻的贵族生活图像,人物描绘逼真而有立体感。色彩鲜丽,足以反映画中人物面貌与身份,人物众多而用笔凝炼。诗不仅写虢国、秦国夫人,但意在虢国、秦国夫人;不侧重写杨国忠,但意在杨国忠;言在此而意在彼,诗着重描述他们的骄奢淫逸炙手可热的神情。 诗从“三月三日天气新”起到“赐名大国虢与秦”写丽人,从“紫驼之峰出翠釜”起到“宾从杂遝实要津”写宴饮的盛况,从“后来鞍马何逡巡”起到“慎莫近前丞相瞋”写右相杨国忠的权势。三月三日是传统的修禊节日。汉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节。(见《汉书·礼仪志》)诗人用“新”字写气候之美。在长安曲江游春的丽人,容貌浓艳,仪态高昂。“肌理细腻骨肉匀”句描写“丽人”的形象入微,有立体感,寓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暗示。接着用与乐府诗《罗敷行》、《陌上桑》相近的手法写“丽人”的衣饰。“绣罗衣裳”六句,是写服饰入时而富贵,暗示人物身份。“就中”两句终于道出在“丽人”中她们就是赐号为虢国、秦国夫人的贵妃亲姊妹。下面写她们的宴饮,极尽骄奢淫逸,在描绘中寓有讽喻。紫驼峰肉由翠玉釜盛出,白鳞鲜鱼用水晶盘传进。“犀箸厌饫久未下”也是倒装句。夫人们早已吃够了这些珍味,因而犀角筷子迟迟不动佳肴,使厨房中忙碌地操刀赶制精美食品的人白费功夫。这些山珍海味,全由贵妃派宦官骑马传递,由御厨不断送进的。这就把杨家姊妹的骄奢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放任宠遇联系在一起了。接着又从宴饮的乐声和“宾从”之多渲染气氛,凸现了宴饮的权势色彩。特别是后一句,说这些“宾从”都是依附杨家而占据了朝中重要位置的人,这就暗喻国家命脉已在杨家之手,讽喻之意溢于言表。最后一段,先讲耳目所感受的气氛,然后点明丞相的到来。不少论家都说杜甫在这段诗里含蓄地暗示了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的暖昧关系,同时也刻画出了意气压倒一切专权不容异己的丞相形象。诗先从人们的感受写丞相的到来。“后来鞍马何逡巡”,日理万机的人自然“后来”,用“鞍马”代人,“逡巡”说他神态舒缓,从容不迫。“当轩”句言其仪态威严。杨国忠的到临,在有情人和知情人心中掀起了无限情波。因此,“杨花”两句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杨花雪落覆白蘋”,杨花如雪用北魏胡太后想念杨白华的《杨白花歌》故事,暗喻虢国夫人与杨国忠的不正常关系。“青鸟飞去衔红巾”,青鸟本是西王母侍者,暗写“宾从”向虢国夫人传递丞相到来的信息。杨国忠的出场成了全诗的中心,“箫管”之声顿消,宾从屏气,全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丞相一人身上。所以如此,因其“炙手可热势绝伦”。丞相的气焰可以达到烧手的程度,确是天下一人而已,谁敢轻易近前?所以说“慎莫近前丞相瞋”。从“宾从”悚惧状态极写丞相的威严,是全诗眼目。结句很像桓帝时童谣:“梁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相怒。”总之,这首诗先由“丽人”游春写到虢夫人等贵妃姊妹,由宴饮写虢夫人等的骄奢淫逸,最后写杨国忠的到临,三部分层层递进,揭示了问题的症结。通篇都可入画,富有诗情画意而又寓意深刻,其中的诗情和深刻的内涵,又是绘画所难以传达的。诗人写春游的“丽人”,写骄奢淫逸的宴饮和杨国忠的威严显赫,都用了乐府手法,语藏讽喻,成了杜甫留传于世的一篇名作。 |
随便看 |
-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忿滀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性恶者,心比木石,木石犹为人用,况非木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性情之德,则尽人有之.而君子致之者,其功在省察、存养,而乃以经纬乎天地.》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恶木垂阴,志士不息;盗泉飞溢,廉夫不饮.》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恶犹疾也,攻之则益悛(quan圈),不攻则日甚.故君子相求也,非特兴善也,将以攻恶也.恶不废则善不兴,自然之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惟真实敏事之人,岂但言不敢出,食不知饱,居不知安而已,自然奔走四方,求有道以就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成王霸固有人,亡国破家亦固有人.桀用于莘,纣用恶来,宋用唐鞅,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我以彼为小人,彼亦必以我为小人,此定理也.彼以我为伪学,我既以为不是,则我以彼为小人,彼又安肯是我哉?彼此不相为是,其又安所定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所谓作者,谓其兴于有感而志不容已,或情有所激而词不可缓之谓也.若必其是非尽合于圣人,则圣人既已有是非也,尚何待于吾也?夫按圣人以为是非,则其所言者,乃圣人之言也,非吾心之言也.言不出于吾心,词非由于不可遏,则无味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为尤难.》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一非其道,则足以败乱天下之人才,又况兼此四者而有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明《六经》之指(旨),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仍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什么意思,原诗出处,注解
- Talk time
- Accurse
- Craniofacial
- Sahib
- Simple event
- Be averse to
- Gideon
- Import ban
- Finance act
- Delimiting
- Sociolinguistics
- Coagent
- Suburbanite
- Annual output
-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 richard a. clarke
- richard-a.-clarke
- richard-a-clarke
- richard a clarke
- Richard and Judy
- richard-and-judy
- richard branson
- richard-branson
- richardbranson
- richard briers
- richardbriers
- richard-briers
-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 richard-buckminster-fuller
- richard burton
|